首页 百科知识 健康与幸福

健康与幸福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但健康与幸福的关系却十分复杂。短期的体育锻炼带来积极的情绪状态,长期的锻炼则产生更强的幸福感。WHO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关系上的全面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总之,对于拥有较多幸福感的人群而言,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都较低。实验表明,是乐观提升了健康。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身体,生命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是“皮”,而我们人类孜孜以求的幸福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无论如何,珍视身体、生命、健康,你才更有资本幸福。否则,幸福将是虚幻和不真实的,不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但健康与幸福的关系却十分复杂。

短期的体育锻炼带来积极的情绪状态,长期的锻炼则产生更强的幸福感。短期的锻炼效果归因于锻炼导致大脑产生的内啡肽和类吗啡的释放。与长期的锻炼相关的幸福感的持续提高归因于有规律的锻炼减少了抑郁和焦虑,提高了我们工作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升了我们的自我概念,促进了血管的健康和机能。整个成年时期有规律的锻炼降低了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几率,使人更加长寿。另外,有规律地锻炼的人经常和别人结伴运动,因此他们的总体的幸福感也能从这种额外的时候支持总收益。

WHO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关系上的全面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生活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不是精神病患者,但却总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乐观的人不容易生病。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幸福感与健康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多年对血管疾病、传染病、癌症以及各种原因的死亡率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当所有其他风险因素保持不变的时候,具有较多积极情绪的人得心脏病的概率较低,积极情绪有助于预防感冒与流感,高度乐观的人群罹患癌症的风险更低,特别是乐观主义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只有悲观主义者23%。总之,对于拥有较多幸福感的人群而言,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都较低。实验表明,是乐观提升了健康。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幸福的人不太抱怨,他们很少会显露出痛苦和疾病的症状;一般而言,他们呈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相反,悲观的人会更多地抱怨痛苦,表现出更糟糕的健康状况。两者在事实上可能有着相同的生理状况,是悲伤与幸福感改变了他们看待自己身体症状的方式。或者,也可能这只是反映了人们在描绘症状时的偏见:悲观的人们总是只注意到消极症状,而快乐的人们只看到好的一面。因此,抑郁者感受到的痛苦更多,更容易生病;快乐者感受到的痛苦较少,患病也较少。

那么乐观是如何发挥保护作用,使人不太容易生病的?存在以下三种可能:首先乐观者采取行动,并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健康,而悲观者认为自己是无助的,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不会有任何改观。乐观者愿意尝试,而悲观者则陷入消极失望。因此,乐观者很容易接受医学建议。再进一步说,生活满意度高的人,比生活满意度低的人更有可能控制饮食、不吸烟,还能经常锻炼身体。有研究表明,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睡眠好。乐观主义者不仅容易听从医生的意见,还会采取行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而悲观者是被动的。当飓风警告来袭时,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有可能到飓风避难场所寻求安全,而悲观者则会听天由命。你身上的坏事越多,疾病也越多。第二,社会的支持。朋友和爱越多,你会越少生病。如果你有一个能在凌晨三点打电话倾诉烦恼的朋友,你就会更健康。而孤独的人的健康状况明显不如朋友多的人。快乐的人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网络,而社会关系能减缓衰老。俗话说,“同病相怜”。如果你常有相怜的人,就不太会生病,倒是悲观带来的孤独可能会导致疾病。第三,生理机制。实验证实,乐观者相对于悲观者的血液对于病菌的反应更活跃,产生的抗感染的白血细胞和T淋巴细胞也更多。另外在循环系统对反复压力的病理反应方面,悲观者容易放弃,会承受更多的压力,而乐观者能更好地应对压力。面对反复的压力,特别是当一个人感觉无助时,很可能会调动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及其他循环系统反应,从而诱发或加重对血管壁的损害,同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导致持久的炎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