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石油行业国际化中的文化障碍[]

中国石油行业国际化中的文化障碍[]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石油行业国际化中的文化障碍[]_跨文化管理精品案例 案例导读中国是一个油气资源贫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的石油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不尽如人意。此番情况下,国际化道路中的跨文化交融成了重要的一环。但是在中国石油行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其中文化障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近20年来,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是在不断下降的。

案例导读

中国是一个油气资源贫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国内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盛。政府及企业开始关注,如何才能有效获取资源以保障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又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作为国内石油三大巨头——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长期处于石油工业的垄断地位。这三家国有企业肩负着重任,走上了一条由原本单纯的贸易逐步转为向海外进行投资、并购的道路。然而,这是一条崎岖艰难的路。中国的石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结果令人吃惊震撼: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有着极高的失败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并不低的出价,真诚的态度,却屡遭失败的打击。中国的石油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不尽如人意。此番情况下,国际化道路中的文化交融成了重要的一环。企业与当地民众的冲突究竟该何去何从?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血液的注入。中国的石油行业自然担当起了国家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日渐稀缺,中国石油走上国际化道路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在中国石油行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其中文化障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石油

中国是一个油气资源储量较为贫乏的国家。根据BP统计,截止2008年底,中国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1.2%,依据现有开发速度,储采比例仅为11.1。同时,近20年来,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是在不断下降的。

而同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指数上升,保持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经济的大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强,1980~2008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与GDP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980~2008年中国石油消费与GDP统计[2]

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到相关系数为0.9397,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

据EIU的预测[3],到2012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将超过美国,达到2304百万吨原油量,这样的能源需求对于自身资源并不丰富的中国来说,提出了非常紧迫的任务,无法寻找到稳定的能源供应将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2008年,中国原油总产量为189.7百万吨,进口原油217.8百万吨,数据如图。中国进口原油最多的地区来自中东、西非地区,占总进口量的60.2%。在总石油进口量中,原油进口178.8百万吨,制成品进口39百万吨,这意味着大量的国内石油炼化企业必须依靠进口获得充足的原料进行生产,通过加工转化为各种不同的石油制成品。

中国对海外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获取国外的油气资源,以保障国内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同时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的能源战略安全问题。

2008年中国原油进口区域构成

中国的石油企业概览

中国的石油工业格局基本上处于寡头垄断的局面,三大企业——中石油CNPC、中石化Sinopec、中海油CNOOC三家共同控制了中国的海、陆石油的开采、加工和销售的主体。三家企业大体上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中石油的生产经营主要集中于中国西北部油气资源相对集中地区,中石化的生产经营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市场中较为发达地区,中海油则集中精力于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经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CNP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是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商、供应商,中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25位。

中石油在1999年11月5日作为独家发起人和控股股东设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PetroChina”)。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Sinopec:China Petroleum&Chemical Corporation)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的销售网络、在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石化于2000年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截至2007年底,中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他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和其他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另外还有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中石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中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8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CNOOC: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5.7万人。

自成立以来,中海油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上游(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中下游(天然气及发电、化工、炼化、化肥)、专业技术服务(油田服务、海油工程、综合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等产业板块。2008年,中海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48亿元,利润总额678亿元,集团总资产4095亿元,净资产2059亿元。全年油气当量达4293万吨油当量。

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之路

中国的石油企业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实际执行者,是海外油气资源获取的主体。中国的石油企业一路发展,从油气资源出口、进口、海外并购直至跨国投资。从贸易走向投资,表明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深入,通过取得控制权,进一步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从企业微观角度来看,海外并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石油企业走上了一条跨国并购的道路。

近年来,中国的石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表2为中国石油企业近年来最大的5宗海外并购。

表2 中国石油公司最大的5宗海外并购

但是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多起海外并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左右而失败。中国企业的国外并购额升至1400亿元(205亿美元),但失败率却惊人地高达67%,2008年全年海外并购亏损也达到了约2000亿元。而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多数央企尚不具备海外并购条件,其问题的核心在于公司的治理结构。而石油行业由于其资金量巨大,引起的关注也较为广泛。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例子有:

2009年9月,由于利比亚政府的反对,中石油放弃了以4.6亿美元收购以利比亚业务为主的加拿大Verenex能源公司方案。

2009年7月,中海油和中石化宣布拟以13亿美元全现金方式,联合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32区块产品分成合同及联合作业协议项下20%的权益。之后安哥拉国有石油公司Sonangol公司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阻止该股份售给中国公司。

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高达185亿美元的收购报价。

中国石油企业近年来的并购活动异常频繁,但是遇到的阻力也在加大,最重要的问题源自于当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理由的担心。

以下为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回放。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优尼科是一家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在美国石油公司中排位第九。在优尼科已经探明的17.5亿桶油气储量中,70%位于美国本土以外,包括亚洲的印尼、泰国、缅甸、孟加拉和中亚的阿塞拜疆等国及里海地区。近两年其经营不甚景气,市值低于同类公司30%左右,因此董事会一直在考虑寻找买家。

优尼科公司2005年年初决定挂牌出售。3月,中海油开始和优尼科高层接触,展开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经过内部30多名专家和国际大型评估公司的几次评估,收购得到了绝大多数董事会成员认可,同时成立了涵盖技术、法律、财务、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及交易支持领域的六个工作小组,并聘请了各领域知名公司组成的顾问团队:如投资银行是高盛和摩根大通;法律顾问是DPW、Herbert Smith;税务顾问是德勤;技术顾问是Miller Lents;公关和媒体顾问是Brunswick,PSI;政策顾问是Akin Gum。

3月7日,中海油决定向优尼科提出一个每股59~62美元的报价区间。该报价属于意向性报价,不具有约束性。“其目的是表明中海油对本次收购的诚意,争取一张进入优尼科收购者行列的入门券,以打开进入尽职调查阶段的大门”。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说。

3月10日,优尼科董事会接受了中海油的非约束性报价,允许中海油进行“确认性”尽职调查,时间为2周半。尽职调查结束后,中海油收购项目组最终确定了优尼科公司的估值范围——51.9~67.7美元/股。

3月30日是中海油向优尼科提交准确报价的最后期限。但是由于中海油四名外籍独立董事认为此举过于仓促,管理层存在一味追求规模而进行不理智的兼并决定,拒绝对该并购计划表态,导致董事会会议未能完成向优尼科提交准确报价。

4月4日,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宣布以25%的现金(65亿美元)、75%的股票(1.03股雪佛龙股票换1股优尼科股票)收购优尼科公司。按照雪佛龙公司4月1日股票59.31美元的收盘价,收购价约为62.07美元/股。优尼科管理层初步接受了该报价。

4月8日,中海油外籍独董之一舒爱文因健康原因宣布辞职。

从4月5日开始,中海油管理层加紧了说服独董的过程。直到5月21日,与独董达成一致。

6月22日,经过长达6个多小时的讨论,董事会最终授权管理层在65美元到69美元之间给优尼科进行报价。作为独董之一的柯凯思以“避免利益冲突”为由,回避了对收购一事投票,其余七位董事则一致同意收购。

6月23日凌晨,傅成玉通过电话向优尼科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了口头报价:67美元/股(总价18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

6月24日,美国国会能源商业委员会主席Joe Barton和Ralph Hall致信布什,表示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有所担忧,称这桩收购案对美国能源和安全会构成“明显威胁”,要求政府确保美国能源资产不出售给中国。当日,共有41名国会议员向布什总统递交了公开信,要求政府对中海油的并购计划严格审查。据统计,前后共有64名国会议员参与到这场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游说行列中来。

反对中海油的收购不能完全用“担忧国家安全”来解释。据英国《金融时报》后来搜集的公开资料显示,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部分美国议员从2002年起累计从中海油此次并购的对手——雪佛龙公司获得超过10万美元的政治捐款。这也引发了人们对雪佛龙涉嫌操纵政治力量、阻挠中海油收购的猜测。

6月24日,雪佛龙副董事长Peter Robertson在《纽约时报》发表讲话,称“雪佛龙与中海油进行的绝非商业竞争,而是与中国政府在竞争,这是不公平的”。6月27日,52位众议员联名致信总统布什和财政部长斯诺,要求财政部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依据《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EXON-FLORIA)法案严格审查中国政府在这一收购案中扮演的角色。

6月28日,中海油代表团赴美与优尼科展开新的谈判。优尼科表示,中海油的报价虽然高于雪佛龙,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来自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美国的《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法案。该修正案以是否危害国家安全为标准衡量外国投资,若审查的答案是肯定的,则监管机构有权中止一切投资活动。经过近一周的谈判,中海油就包括以下主要问题在内的兼并协议达成了一致:①在中海油违约不进行交割的情况下,法院判决如何执行的问题(因为中海油在美国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所以双方约定中海油要在美国一家银行的专用账户中存入20亿美元);②为获得《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的批准,资产的处理问题;③因为中海油的加入,如果导致雪佛龙与优尼科的谈判破裂,中海油需要向雪佛龙支付分手费(5亿美元);④在兼并完成前,油价的保值问题。

同时美国政界也在积极活动。6月30号,众议院投票通过财政拨款修正案,“禁止财政部将拨款用于审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7月11日,两位参议员写信给美国商务部,要求审查中海油的贷款是否违背WTO的规则;7月13日,众议院军事服务委员会举行了听证会,会议的内容亦主要围绕中国的崛起可能给美国造成威胁的内容展开。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接受多家海外媒体专访,解释了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商业动机和价值,承诺优尼科在美国境内出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只在美国销售。

7月14日,优尼科董事会召开会议,要求雪佛龙和中海油加价,并宣称如果双方都不加价,拟另觅买家;7月15号,优尼科董事长威廉姆斯给傅成玉打电话,第二次要求中海油加价;7月16号傅成玉回复对方说,可以加到69美元,但有三个条件:①优尼科付5亿美元分手费;②优尼科要站在中海油的立场游说政府国会;③承诺雪佛龙出局。

7月19日,雪佛龙被迫加价,报价改为40%现金,60%股票,折合每股63.1美元。

在雪佛龙加价后,中海油的价格优势已经基本丧失——中海油报的67美元同雪佛龙的63.1美元之间,虽有4块钱的差价,但这一差价尚不足以补偿“政治风险”和“时间成本”。

7月21日,中海油发表声明,表示了三点意见:①对优尼科没有改变推荐表示遗憾;②认为中海油每股67美元的全现金收购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③鉴于维护自己公司股东最大利益的考虑,没有意愿改变价格,同时将继续关注市场发展的动态。

7月3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能源法案新增条款,要求政府在120天内对中国的能源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报告出台21天后,才能够批准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这一法案的通过基本排除了中海油竞购成功的可能。

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

傅成玉认为,选择在8月2日退出是一个最佳时机,“第一,我们决定退出来,要有资本谴责美国国会的那些议员,要让世人知道,是他们的政治干预,而不是我们价格上失去竞争力迫使我们退出来。第二,我要让优尼科的股东理解,我们是认真的,不是虚晃一枪、闹着玩儿的。第三,我们中海油的股东,要认为我们做得对。第四,资本市场的分析员认为这个也是对的”。

宣布退出当天,中海油股票上涨了5.6%。事实上,自6月23日开始,到8月10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中海油市值就上涨30%以上,从220亿增长到30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在8月3日的报道中称,“如果调查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结论肯定不是死于自然原因。这是一个明显的不公平竞争的案例。美国政界的反对扼杀了此次竞购”。香港《南华早报》8月3日的报道指出,“傅先生以及中海油可能是这场没有赢家的收购战后唯一屹立的,原因如下:整个收购战中,中海油证明了自己是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障碍

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对的障碍来自于经济、政治、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但是对于文化这一软性因素仍应高度重视。亨廷顿认为,在后冷战时代,暴力冲突不再因为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摩擦而发生,而是世界主要文明之间的文化和宗教差异。

中国这一东方文明的代表,由于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出现的障碍也在增加。这一点表现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尤为明显。正是因为对于跨文化沟通上的信心不足,导致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仍然采取一种保守的进入方式。

在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的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中,中石油和中海油的跨国指数(TNI)极低,CNPC为2.7,CNOOC为9.4,Sinopec未知。从资产配置、销售额以及雇员三个方面,海外部分均占极小比重,主要运营仍以国内部分为主,从这一指数上分析,中国的石油企业距离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对国外环境的不熟悉,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投资大多采取直接购买某一块开发区,从国内派出管理人员和技术劳务,较少与当地公司合作,在本地员工雇佣上远远不及其他国家的大型石油公司。缺乏相互之间的接触导致沟通上存在较大的障碍,由此导致了“中国威胁论”的抬头。在非洲和南美等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中国的援助以及双边贸易被认为是从这些国家掠夺资源的手段。政府层面上的援助虽然帮助这些国家修建了不少基础设施,但是由于这些建设无法直接受益于当地人民,当地民众对于中国企业或政府的进入还是存在一些误解。另外,石油企业作为雇主,更加倾向于招聘华人员工,而非当地劳动力。其主要原因在于:①语言文化上的一致性更容易交流与合作;②思维观念上的趋同性更容易管理。从短期上看,这一做法可以解决当时的劳工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当地的人们会感觉到由于中国企业的到来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掠夺了当地的资源,只有索取而缺乏对当地的回报,因此,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会时有发生。

中国工人具有勤劳肯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石油行业,铁人王进喜一直是石油工人的榜样。而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更加注重的是个人权利的保护。在生活态度上,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欧美国家石油公司的外籍员工相比,中国员工在当地消费得较少,从区域和谐的角度来看,这种只进不出的方式必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这对于期望在海外长期经营的中国石油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讨论问题

1.在2005年3月30日的独董风波中,你如何看待机会与理性的较量?其中折射出了什么样的文化倾向?

2.在西方媒体提出“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在当地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3.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如何提高企业的跨国指数?

4.面对中国大步迈开的能源国际化步伐,如何解决这些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矛盾?

5.在人才战略上如何吸引国际经理人为中国的跨国企业工作?

6.与石油行业相比,例如汽车、电子等行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会面临哪些独特的跨文化问题?

注释

[1]本案例由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麦科文大学商学院亚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江苏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黄颖,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魏小军博士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张艳编写。此案例仅作为课堂讨论的材料,作者无意阐明案例是否有效地应对了一个管理情景。为了保密,作者可能在案例中有意隐去了真实姓名或其他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收藏或转载。

[2]数据来源:BP Statistics and IMF data.

[3]China:Energy report.(2009,January).Energy&Electricity Report:China,Retrieved August 18,2009,from Business Source Complete databas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