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回老本行,成就了香港“手套大王”

做回老本行,成就了香港“手套大王”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香港“手套大王”之称的叶建明养过猪、卖过冰棍、开过工厂,结婚后又跟着妻子到香港打拼,几经波折,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草根传奇。在家人的鼓励下,叶建明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手套。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如今有20年以上历史的手套生产企业只剩下20多家,叶建明的嘉鸿公司跻身前3名,他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手套大王”。

有香港“手套大王”之称的叶建明养过猪、卖过冰棍、开过工厂,结婚后又跟着妻子到香港打拼,几经波折,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草根传奇。

叶建明出生在福建泉州。一家5口人,父母、哥哥、妹妹和他,住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里,靠在供销社上班的父亲每月30多元的工资和母亲搓麻绳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13岁时,家里养了6头猪,从此叶建明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去买喂猪的豆腐渣。自行车的两侧各挂一个大桶,车后放着一个大包,100多斤的重量超过了叶建明的体重。

16岁时,叶建明到当地一家铸造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多元。但没干多长时间,因为在工作中被烧伤,叶建明不仅被迫辞去了工作,而且至今左眼边还留有烧伤的疤痕。

没有了工作,叶建明开了一家杂货店。虽然杂货店的生意不怎么好,但叶建明却发现了另外的商机。当时,一到夏天,就有人在街上背着小桶叫卖冰棍。叶建明动起了脑筋,他找到冰棍厂,提出替他们批发冰棍。由于没有冷藏设备,叶建明就用大木桶和棉被来代替。他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骑车一个多小时到冰棍厂批发冰棍,然后销售给沿街叫卖的商贩,细算下来每天的收入居然有二三十元,超过了在工厂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建明来到一个工业手套配料厂,意外地发现这里的生意很好,拉货的人都排起了队。一个念头萌发了,他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开一家这样的工厂?在做了一番调查之后,叶建明揣着借来的两三千元跑到上海、厦门,购买机器、原材料,招聘工人。手套工厂开工时,叶建明才19岁。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工厂逐渐上了规模,机器增加到100多台,产品也很有销路。就在这时,他生命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

叶建明与香港的妻子结识并结了婚。1985年11月,23岁的叶建明揣着200元去了香港,开始了新的创业生涯。来到香港的第二天,叶建明就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工厂负责包装棉纱,一天可以挣到60多元。每天站在流水线旁包装滚烫的棉纱,工作非常枯燥,半年后,叶建明辞职去了一家生产蜡烛的工厂。

这里的工作更加艰辛。叶建明一个人要看管200台模具,将滚烫的蜡油倒入模子后,必须趁蜡油还没有冷却,就用手将蜡烛起出。厂房里不但热,而且到处弥漫着蜡油的味道,一天下来,叶建明不仅没有了任何食欲,腿还被炽热的油桶烫出了一个大泡。不到半年,叶建明又离开了这家工厂。

叶建明又到一家生产服装垫肩的工厂做工。不到1年的时间,叶建明把工厂的每一个工种都干了一遍。有人找到叶建明,提议合伙开服装垫肩厂。叶建明想方设法借来了钱,再度创业。为了推销产品,他跑遍了香港各地,只要是有服装厂的楼宇,就钻进去,一家一户地敲门推销,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与呵斥。1986年下半年的一天,叶建明到位于元朗的一间羊毛衫厂催款。不久前,他还给这里送过货。这次却突然发现,羊毛衫厂已经倒闭,50多万元的货款就这样泡汤了。于是,叶建明在香港的首次创业以失败而告终。

1986年11月,叶建明的大儿子出生。由于香港的生活条件艰苦,他只好把孩子送回内地老家,请父母帮助抚养。在家人的鼓励下,叶建明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手套。

1987年3月,嘉鸿公司成立。为了开拓销售渠道,叶建明对着电话黄页一家家地给贸易公司打电话推销,然后送货上门。有时要送货到很远的地方,疲惫不堪的叶建明在地铁上睡着了,被一路拉到总站。就这样,叶建明还经常被人坑害:他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时,客户并没有提出异议。但几天后,他前去收款时,客户却从中挑出一两件有瑕疵的产品,说产品质量不合格,耽误了生意,声称要投诉他。

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叶建明痛下决心:绕过贸易公司,自己做出口。他从香港贸发局买来国际客户的资料,给全世界的客户发函,大海捞针般地找客户。

1988年,当叶建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嘉鸿公司的业务逐渐有了起色,规模也开始扩大。

22年前,当叶建明开始创业时,全香港的手套生产企业有200多家。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如今有20年以上历史的手套生产企业只剩下20多家,叶建明的嘉鸿公司跻身前3名,他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手套大王”。现在,他的公司每个月都要向世界各地发出几十个集装箱的手套。

谭传华和叶建明的经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绕过很大的一个圈,也曾走过很长时间的弯路,但经历了一番坎坷之后,他们又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喜新厌旧大概是人类的本能,所以人们都喜欢追求新鲜感和刺激,开拓新的事业,追逐新的梦想。但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老本行里还有发展的空间,就不要轻易舍弃,因为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