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科技致富之路的茭农张永根

走科技致富之路的茭农张永根

时间:2022-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走科技致富之路的茭农张永根文/周 佳创业者档案张永根,男,生于1961年2月,是桐乡市董家村立旗桥村民组的一位农民,也是远近闻名的董家茭白的创始人、种植能手和营销大户。他是中共党员,今年51岁,小学文化,农民技师职称,现为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家茭白在张永根的带动下逐步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优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技致富之路的茭农张永根

文/周 佳

img17

创业者档案

张永根,男,生于1961年2月,是桐乡市董家村立旗桥村民组的一位农民,也是远近闻名的董家茭白的创始人、种植能手和营销大户。他是中共党员,今年51岁,小学文化,农民技师职称,现为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1987年至今,张永根由于发展董家茭白成绩显著,多次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1999—2002年荣获省、市“农村科技示范户”,其间多次被龙翔街道评为“优秀村组长”,2002年和2003年被授予“桐乡市十佳农民”称号,2003年和2008年被评为“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荣获“桐乡市劳动模范”称号。

所在地情况

龙翔街道(原炉头镇)是浙江省桐乡市的新市区,街区交通便利,距沪杭高速公路屠甸出口处10公里,距320国道3公里。全街道总面积40.1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3个村民小组,农村常住人口25860人。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9亿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2445元,较上年增长9.07%。龙翔街道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杭嘉湖平原,气候适宜、降水丰富、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传统的粮食、蚕桑、杭白菊、榨菜、晒红烟生产基地。现有13200亩茭白种植基地、7000亩杭白菊基地、18000亩出口蔬菜、1500亩晒红烟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并与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建立了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业项目

茭白种植

创业感言

要致富,一靠科学,二靠勤劳。

创业故事

在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村,没有几家农户不种茭白,也没有一户茭农不知道张永根。张永根是董家茭白创始人、种植大户、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自1987年,他引进“梭子茭”茭白种苗开始,董家茭白走到今天已有25年历史了。2010年龙翔街道茭白种植面积已有13200亩,年销售总收入达8000万元。现在董家茭白的产值收入已经占了龙翔街道农业经济总产值的45%以上。

我最早知道张永根是在中考的试卷上,有一道材料分析题就是有关董家茭白的。为了探究他致富的秘密,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于2011年2月8日拜访了他,在访谈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创业起步 初尝喜果

1987年张永根从杭州郊区崇贤引进“梭子茭”种苗,试种了0.4亩,喜获丰收,一年两季茭白收入达1200元,比常规农产品高出4倍多。说起当时为什么想到种茭白,张永根介绍当时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资源“优势”——烂水田多,不适合种其他经济作物,考虑到效益问题,他选择了种茭白。当初的资金、土地都是自己的,劳动力都是家人,技术靠自己一点一点摸索,产品销售也要靠自己。因为只是小面积种植,政府等相关部门并没有支持的政策。

张永根逐渐扩大茭白种植规模,2004年与他人合伙承包了金牛村、龙泾村的300亩水田,打算规模种植茭白。但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龙翔街道信用社主任计炳坤与信贷员一起为他安排了5万元的农业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茭白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邻近农户也来种植,全街道种植面积从起初的0.4亩发展到目前的13200亩,董家茭白已成为桐乡市的一大特色产业和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捷径。

注重科技 高效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董家茭白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靠先进的种植技术。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张永根深知技术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在种植初期,他自己摸索管理方法和种植技术,后来虚心向省、市有关农技专家请教,并多次到余姚、黄岩等地的茭白老产区取经。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张永根积累了一套包括品种提纯复壮、新品种引进、早熟促成栽培技术、茭田放养青萍护茭、分次培土保茭、结合耘田删除黄老叶片防治螟虫物理防治以及“二浅二深”水浆管理等种植技术和方法。经过几年的实验改进,由他总结出来的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董家茭白优质高产的核心技术。

农副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有一年春季茭白上市时,由于出茭集中,市场趋于饱和,茭农辛辛苦苦采摘的茭白从起初的每公斤2.6元跌到了0.8元,甚至更低,有的茭农干脆把它烂在了田间地头。

茭农们认识到只有发展大棚茭白种植和兴建茭白保鲜冷库,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2004年起张永根多方联系周边地区冷藏库,使得茭白旺季不滞销、不压价,缓解了旺季销售压力,维护了茭农利益。在龙翔街道信用社的资金援助下,董家茭白合作社一方面大力发展茭白大棚种植,拉开茭白上市周期,使春茭上市的时间提早20天左右,经济效益可增加30%以上;另一方面兴建茭白保鲜冷库,在上市高峰期予以保鲜储存,缓解市场压力,董家茭白合作社现有保鲜冷库32座,总容量达到了7500吨,保鲜期可达100天。

董家茭白在张永根的带动下逐步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优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质量品牌 稳步发展

随着茭白规模种植经济效益的显现,茭农的扩张意识日趋增强,董家茭白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大,产量一年比一年多,但由于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有时很难保证质量。有时因个别营销户的无序竞争,既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导致难以稳定占领市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限制了董家茭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来引导农户理性发展,保护好全体茭农的利益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2002年在市、街道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茭白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张永根带头联系该村几位茭白生产经营能人,组建由118户茭农参加的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张永根担任合作社副社长。这个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出发点的合作社,为茭农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董家茭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通过专业合作社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建立健全田间档案制度,实行统一收购,按标准分级后统一品牌、包装、批发,鼓励批发商进场交易,确保了交易程序和产品质量。

董家茭白以其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市场信誉赢得了很多荣誉。2002年获浙江省农博会优质产品金奖,2003年先后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2004年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称号,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2008年“董家”牌茭白被认定为嘉兴市、桐乡市级知名商品,2009年被认证为嘉兴市著名商标

几年来,张永根与杭州、上海、无锡、常熟、苏州等地客商保持良好的关系,由他直接营销的茭白占总产量的50%以上,外地客商对他的诚信服务十分称赞,无锡客商王忠全说:“永根师傅我们信得过。”正是走以质取胜之路,提高了董家茭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

2010年春季,董家优质大棚茭白一上市,行情就十分火爆,而上海市更成了“董家”茭白的主销售区,当时街道70%的大棚茭白都销往上海市的漕安市场、江桥市场和奉贤区南桥镇农贸市场,销售量翻了一番,售价也涨了一倍。借着这么好的势头,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将目光瞄向了上海世博会。经过多次努力,合作社与上海市金山区的一家世博会农产品供应商取得联系,通过该供应商,董家茭白以配菜的形式供应上海世博会。龙翔街道董家村的茭农可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和自豪,因为自从他们的董家茭白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每天的销量增加了3500公斤以上,当时预计平均每户茭农年纯收入将达到3.5万元。

扶贫帮困 共同发展

致富不忘他人的张永根,经常在物资、技术等方面帮助有需要的农民。1997年他主动把价值500多元的茭白种苗无偿送给同村贫困户高全娜,并把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使高全娜走上了致富之路。1999年,帮助同村残疾农民朱金龙搭建大棚,并多次帮忙管理大棚,使3.2亩大棚茭白获得丰收,增收7000元。茭农不仅能从张永根那里获得技术指导,还能了解市场行情。

多年来,张永根总是主动为茭农做示范,把自己的茭白田办成优质高效的示范田,负责茭白生产基地的常年技术辅导工作,同时尽心尽责把市场营销工作搞好。

担任合作社社长后,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市场营销和产品质量管理上。张永根经常思索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茭白产业发展带头人,要为茭农多着想,要多为茭农排忧解难。”2002年茭白市场行情曾一度低落,张永根就主动出击。10月的一天,他把装有4500公斤茭白的货车直接开到无锡蔬菜市场,进行产品质量宣传和营销,引来了众多客商,因过硬的质量,这车茭白被一抢而空,成了无锡市场.销货。第二天,无锡客商的货车一清早就在董家茭白专业市场门口等候。以后全村30万公斤秋茭以平均每公斤1.2元的价格销售一空,并打开了董家茭白在无锡等地的市场。

在访问期间,有一位茭农亲自到张永根家里询问茭白的管理方法。张永根还接了一个关于茭白大棚的电话,他叮嘱农民现在天气热起来了,要把大棚的塑料膜掀起来。

说起种茭白给农民带来的财富,张永根形象地说:“现在龙翔街道上吃羊肉面最多的就是种茭白的人。”一碗羊肉面可是要十二三元的,可见种茭白的效益是可观的。张永根还说:“茭白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在茭白管理的忙季,一工有100多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家庭和睦,缩小城乡差别。”

在与张永根联系的时候,我发现连他的手机铃声都是介绍董家茭白的语音广告,张永根为了董家茭白的发展真是煞费苦心!在采访过程中,张永根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师傅,他认真地回答我问题,虽然自己很忙,但仍然很详细地介绍董家茭白的发展历程。

谋划发展 憧憬明天

2011年1月21日,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在龙翔街道董家茭白市场召开代表大会,共有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社长张永根回顾总结了合作社2010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是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培训与推广;二是注重合作社自身建设,增强合作社服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运行机制的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四是加强合作社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在谈到2011年工作打算时,他结合合作社实际提出了四项重点工作,包括引种、示范、推广新品种,提高大棚茭白管理技术水平,改良种植模式及扩大营销人员队伍,为做大做强董家茭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接受访谈时,张永根也提到打算局部发展,不能盲目,一哄而上,要结合市场,有计划地发展,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为茭农增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茭白附加值,使茭白进超市。

张永根希望政府能多出台有利茭农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产业化补助资金和大棚建设项目资金,建立行销大户奖励制度等。

相信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茭农们踏实勤劳的品质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董家茭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董家茭白的名号也将越来越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