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求知的欲望,共同的向往

求知的欲望,共同的向往

时间:2022-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父亲因对时局的不当评论,受到组织上的“处分”,被发配到离泗门镇20多公里远的慈溪庵东农场去接受劳动锻炼。陈燮中对书屋的热爱远远胜过他的母亲,他当时并不懂得母亲含辛茹苦地开办这个“出借书屋”的初衷,是想让书屋为她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开销起到一点点补充作用。时间长了,同学们把陈燮中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来去自如,从来都不拘束。

1958年,父亲因对时局的不当评论,受到组织上的“处分”,被发配到离泗门镇20多公里远的慈溪庵东农场去接受劳动锻炼。从此,一家八口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那时,陈燮中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在学校读书,母亲又不愿意让哪个孩子辍学,只好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养家。

母亲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和家乡担任过语文老师,对文学有特别的爱好,平时又喜欢看书,新中国成立后还在泗门区开了第一家书店——“鸿兴书店”。所以,日积月累,在家里,母亲与父亲一起购买来的书籍经过十数年的积累,已经堆满了书橱。如果在正常的环境下,这些书籍会是父母亲教书育人的工具,或是炫耀知识,让人看了眼馋的摆设。但在非常情况下,母亲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还有了另一种打算。她要让这些长期休眠的“宝贝”发挥余热,为她的家庭分担一部分经济责任。

母亲在工作之余,把书籍全部整理出来,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再把它们一一登记入册。看看数量和种类尚不足以开一家“出借书屋”的规模,母亲又卖掉了陪嫁过来的首饰,从县城购回来一大批连环画(小人书)作为补充。

母亲的书屋终于开起来了,陈燮中自然非常开心,因为他自小立志要成为像父母亲一样有学问的人,所以,他对书籍有着特殊的爱好,他是一个与书有缘的人(他自称自己是“书虫”)。如今,有了母亲的书屋,他就可以足不出户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了。

陈燮中对书屋的热爱远远胜过他的母亲,他当时并不懂得母亲含辛茹苦地开办这个“出借书屋”的初衷,是想让书屋为她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开销起到一点点补充作用。而陈燮中却把它当成了他和他的同学们业余生活的俱乐部。

陈燮中小时候家里的“爱心书屋”旧址

陈燮中经常带着他的同学到家里来玩,主要是到他母亲开的书屋里来看书借书。因为都是要好的同学,看书自然是不花钱的,想看多少就看多少,从来不受限制。时间长了,同学们把陈燮中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来去自如,从来都不拘束。

从此,到陈燮中家里来做客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还不请自到,陈燮中也很开心。

母亲是十分开明的,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书籍,同学们和陈燮中的关系处得又那么好,她打心眼里高兴。母亲认为,陈燮中的性格和他的处事方式是他们期待的,所谓“三岁知八十”,她相信,陈燮中身上从小就焕发出来的“仁慈之心”,一定会帮助他闯过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一定能成就他美好的将来。母亲不仅没有责怪儿子,反而为陈燮中的慷慨大方,善交朋友而倍感欣慰。她总是不动声色地为孩子们准备好座席和开水,天热的时候给他们递上扇子,晚上还会为他们驱赶蚊子。

母亲的“出借书屋”开了三年,她不仅没有赚到多少钱,反而为陈燮中和他的同学们当了三年义务借书员。三年后,父亲结束劳动锻炼回到家乡,安排在泗门镇供销社的中街副食品商店当主任,陈燮中一家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个踏实的结果。

母亲不再指望“出借书屋”去赚钱,在父亲的提议下,干脆把它冠名为“爱心书屋”,让渴望读书的人都到这里来看书。

也许这就是父母亲的夙愿:把知识无偿献给大众。

每当陈燮中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他总会为父母亲博大的胸怀而骄傲。他说:是父母亲给他的心灵开了一扇慈善之窗,鞭策他永远怀有慈善之心。父母亲的“爱心书屋”就像一盏明灯,照着他一步一步走向阳光灿烂的天地。

“爱心书屋”成了陈燮中数十年来又一个不灭的情结,他要把它发扬光大,造福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