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二歲公元六四一年

四二歲公元六四一年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二歲 公元六四一年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辛丑)譜主事略玄奘四十二歲。戒日王恭請玄奘爲論主。經過一十八天的辯論,玄奘和各教派各學派的學者相互駁議,取得勝利。戒日王堅請玄奘參與其第六次的七十五天“無遮大施”後啟程。考戒日王因與玄奘會晤即遣使入唐,至貞觀十五年年底到達,此史籍所明載。案玄奘約於夏初啟程,計其在路與停留時日,本年行程當止於此。

四二歲 公元六四一年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辛丑)

譜主事略

玄奘四十二歲。春初,論辯大會開始,儀式極爲隆重。戒日王恭請玄奘爲論主。玄奘當時講論的内容已無從考見,今僅知立“真唯識量”,《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五:“且如大師周遊西域,學滿將還。時戒日王王五印度,爲設十八日無遮大會,令大師立義。徧諸天竺,簡選賢良,皆集會所;遣外道、小乘,競申論詰。大師立量,時人無敢對揚者。大師立唯識比量云:‘真故極成色,不離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又見宋延壽《宗鏡録》,明智旭有《唐玄奘師真唯識量略解》。但也可推知當以《制惡見論》爲主。《圖記》五謂法師以所造二論書於大施場門。案《慈恩傳》、《行狀》、《開元録》均載玄奘在曲女城揭示大小乘衆者爲《制惡見論》,似《圖記》誤記。玄奘講論完畢,由“那爛陀寺明賢法師讀示大衆,别令寫一本懸會場門外,示一切人,‘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斬首相謝’。如是至晚,無一人致言。”五天以後,“小乘‘外道’見毁其宗,結恨欲爲謀害”,但在戒日王衛護下,未有得逞。經過一十八天的辯論,玄奘和各教派各學派的學者相互駁議,取得勝利。案《慈恩傳》、《續傳》、《行狀》、《圖記》等所謂“凡一十八日,莫敢當者”,或“無人發論”,係誇大之詞。當時赴會的“乃有萬數,能論義者數千人,各擅雄辯,咸稱克敵”。(《續傳》)包括五印度的各教派、各學派,其間必經反復論難,祇不過是玄奘在統治者的支持下和他的三支因明推論較爲周密而已。《慈恩傳》七載玄奘歸國後,永徽七年(654)復印度菩提寺小乘宗師慧天函云:“昔因游方在彼,遇瞻光儀,曲女城會,又親交論。當對諸王及百千徒衆,定其深淺。此立大乘之旨,彼豎半教之宗,往復之間,詞氣不無高下。務存正理,靡護人情,以此輒生觸。罷席之後,尋已豁然。今來使猶傳法師寄申謝悔,何懷固之甚也!”從這封回信中可以想見當年曲女城大會的情景,是有一番商榷的。惜論辯的内容文獻失載,無從考見。大會結束,戒日王與十八國國王紛贈珍寳服物,玄奘一概辭謝。最後,僅允許依據印度傳統的論勝規矩,請玄奘乘坐莊嚴大象,由大臣陪衛,巡行宣唱:“支那國法師立大乘義,破諸異見,自十八日來無敢論者,普宜知之!”于是萬衆騰歡,争爲玄奘贈立榮譽稱號,大乘衆稱他爲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小乘衆稱他爲木叉提婆(解脱天),從此玄奘的聲名震邇五印度。《慈恩傳》五。

由于玄奘在赴曲女城會前已決定返國,辭别了那爛陀寺諸師友,而擕帶經像也都準備就緒,遂於散會後翌日(十九日)向戒日王辭行。戒日王堅請玄奘參與其第六次的七十五天“無遮大施”後啟程。玄奘無奈就在第三天(二十一日)偕戒日王向鉢羅耶伽國大施場進發。大施會畢,玄奘又辭行,戒日王又請留連十餘日後;玄奘再辭行,戒日王始不再留。戒日王本擬發使相送玄奘從海道歸國,但玄奘爲了不負與高昌王麴文泰的前約,寧捨近就遠,取道北路,訪問高昌,以謝當年一路相送的盛情。臨行,玄奘對戒日王等所餽贈珍寳服物一概辭謝,僅接受途中實際需要的曷剌釐帔,《翻譯名義集》沙門服相篇第六十一:“褐賴縭,《西域記》云:‘織野獸毛細輭,可得緝績。故以見珍而充服用。’”案係途中遮雨馭經之用。戒日王等相餞數十里,嗚咽而别。“王更附烏地王大象一頭、金錢三千、銀錢一萬,供法師行費。别三日,王更與鳩摩羅王、跋吒王等各將輕騎數百復來送别,其殷勤如是。仍遣達官四人,名摩訶怛羅。原注,類此散官也。王以素作書紅泥封印,使達官奉書送法師所經諸國,令發乘遞送終至漢境。”《慈恩傳》五。沙畹《中國之旅行家》:“玄奘之别戒日王,頗難詳其年月,然若計其歸途中在各國之居留時間,首途似在六四一年。”(《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八編》頁二二。)《劉譜》同。案沙畹説是。梁啟超認爲在十六年冬曲女城大會“十七年春末夏初師遂東歸”。考戒日王因與玄奘會晤即遣使入唐,至貞觀十五年年底到達,此史籍所明載。玄奘和戒日王相晤,旋即赴論辯大會,“自冬初共王逆河進,臘月方到會場”,可知會晤時間在十四年秋末。玄奘歸國的行程時日,據各記載,在沿途停留,約計非二年以上不可,始能在于闐停滯七、八個月,到年終抵達長安西郊。故梁説似舛,《曾譜》沿用梁説,同未深考。夏初,案本年歲首玄奘在曲女城參與大會,歷十八日會畢,會畢後第三日赴鉢羅耶伽國大施場參與七十五日大會,會畢一再辭行又留連十餘日,連同行程約需時一百天左右,故啟程當在夏初。玄奘自鉢羅耶伽國啟程返國,在西南大林野中行七日經憍賞彌國,轉西北一月餘經歷數國至毗羅那拏國,《西域記》四作毗羅删拏國。遇那爛陀寺同學師子光、師子月在此講學,因被邀“又開《瑜伽決擇》及《對法論》等,兩月訖,辭歸”,《慈恩傳》五。復西北行一月餘,經數國至闍蘭達那國《西域記》四作闍爛達羅國。停留一月。“烏地王遣人引送,西行二十餘日,至僧訶補羅國”,當已歲暮。案玄奘約於夏初啟程,計其在路與停留時日,本年行程當止於此。

有關人物與大事

正月丁丑,文成公主與吐蕃棄宗弄贊聯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新書·吐谷渾傳》:“詔封諾曷鉢河源郡王,號烏地也拔勒豆可汗。”之國,弄贊率兵次伯海(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據趙生琛報導:文成公主經玉樹入藏,館地爲今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首府結古南面約五十里的巴唐。當地有一山溝名“百南巴”,現仍存有一座以文成公主石刻像爲主的寺院。據當地藏民傳説,文成公主入藏時曾在此停留一個時期並教藏民種植(《文物參考資料》第五期)。近新疆發現的吐蕃文書也有吐谷渾王及貴族迎接文成公主的記載。(參見《新唐書吐蕃傳箋證》頁三一)親迎。婚後,稍革舊俗,遣子弟至長安入國學。《通鑑》一九六、《新書·吐蕃傳》。

四月,吕才等上所刊定陰陽雜書。《通鑑》一九六。

魏王泰唐太宗第四子。在洛陽伊闕山麓龍門賓陽洞外,爲其母文德皇后鑿石室造像。岑本文《伊闕三龕碑記》,參見歐陽修《集古録》、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案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造像銘記最早的爲太和十九年(495)丘穆陵亮夫人造像記。其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迄於宋代,續有營造,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著名佛教藝術寳庫之一,一九五三年成立龍門保管所專司其職,進行了有計劃的調查清理和修建、研究工作,使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産日臻完善。

唐太宗臨弘福寺爲穆太后追福,稱菩薩戒弟子。據《集古今佛道論衡》丙、《釋氏六帖》八、《通載》十三,惟《廣弘明集》二八、《統記》三九、《稽古略》三作貞觀十六年。

净土宗善導至長安光明寺説法,造《彌陀經》十餘萬卷,畫《净土變相》三百餘壁,“滿長安中并受其化”。《續傳》三七、《往生西方净土瑞應傳》、《統記》三十九。

戒日王遣使至長安,唐朝命梁懷璥持節慰撫。《新書》二二一上。

何國遣使至唐。《新書》二二一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