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这个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个绝对是不可能的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绝对化谬误害人害己。按照中奖的概率来说,不中大奖的概率比中大奖的概率高得多,但他却认为自己绝对能中大奖,这就犯了绝对化谬误。这又是一次不给自己留退路的绝对化谬误。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智慧,也可以看出回答问题绝对化会让自己很被动。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只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很多动物都从这个洞里通过。狼想,如果守住这个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他堵上山洞的一头,等待动物进洞送死。

第二天,一只山羊进了洞,当狼追击山羊时,仓皇的山羊突然找到了一个小偏洞,侥幸逃掉了。狼气急败坏,不想再功败垂成,于是堵住了那个小偏洞。

第三天,一只兔子进洞了,狼奋力追击,结果兔子从一个更小的洞口逃掉了。狼更生气了,为了防止万无一失,它检查了山洞,将所有的小洞都堵上了。

第四天,一只老虎进洞了,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就是找不到出口,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对于这则寓言,哲学家评论说:“绝对化意味着谬误。”因为绝对化意味着走极端,意味着不科学,意味着不合逻辑,因此往往是谬误。狼葬送自己,就是绝对化谬误的悲剧。它想彻底堵死别人的出口,却不料也堵死了自己的出路。可以说,绝对化谬误害人害己。

绝对化谬误不仅表现在做事做绝上,还表现于说话说绝,比如,常见的绝对化用词有“绝无仅有”“肯定可以”“一定”“必须”“必然”,等等。喜欢用这样的词语说话的人,往往会自己打嘴,自证谬误。

◎懒汉的叫嚣

有个好吃懒做的男人买了一张彩票,回家后便计算如何花那100万元的奖金。老婆不解地问:“你以为买彩票就能中100万元?”

男人说:“绝对可以中奖,否则我买彩票干什么呢?”于是他开始计算用这100万元买房子、买车。有房有车了,口袋中的零花钱自然不能太少,于是,他向老婆提出增加零花钱。因为老婆平日对他管得很严,给他的零花钱很少。

老婆大怒:“你还真以为中奖了啊?给你鼻子就上脸,做什么白日梦呢?”

为此,两人吵得一塌糊涂。男人叫嚣道:“好,你不给我零花钱,等拿到100万元奖金,我一分钱也不给你,我马上跟你离婚。”

后来,男人果真中奖了,不过只中了5元。当他兑奖回来时,老婆对他说:“走吧,离婚去吧,我可不想要你的奖金。”

男人马上哀求道:“我怎么会跟你离婚呢?我是非常爱你的……”

对于所有买彩票的人来说,必然有人会中奖,这是肯定的。对于买彩票的个人来讲,你是否“中大奖”,这却不一定。这就是说,那位男人买彩票后,可能中大奖,也可能不中大奖。按照中奖的概率来说,不中大奖的概率比中大奖的概率高得多,但他却认为自己绝对能中大奖,这就犯了绝对化谬误。

男人不止犯这一个绝对化谬误,他在坚信自己彩票能中大奖后,还叫嚣道:“等拿到100万元奖金……我马上跟你离婚。”这又是一次不给自己留退路的绝对化谬误。事实证明,他把这句话吐出去之后,又从地上捡起来,咽到嘴里去了。这不就是“自扇耳光”“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正VS不正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位善用智谋辩论的高手。有一次,他与欧西德辩论“正”与“不正”,两人有了如下的对话:

欧西德:我所做的事没有不正的。

苏格拉底: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克敌而辱敌,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刚才说,侮辱他人和偷盗都是“不正”,为什么现在又说侮辱他人和偷盗是“正”呢?

欧西德:刚才是对敌人,现在是对友。

苏格拉底:军官为了给士兵鼓气,欺骗说“援兵即到”,结果士兵打了胜仗,这军官的欺骗行为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朋友想用刀自杀,你把他的刀子偷走,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刚才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为什么现在又对友人了呢?

欧西德:……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智慧,也可以看出回答问题绝对化会让自己很被动。欧西德在被苏格拉底提问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做出有些绝对化的回答,结果被苏格拉底抓住把柄,不断地进行反击,最后欧西德无言以对,在这场辩论中彻底败下阵来。

也许你也觉得,羞辱、偷盗是绝对的“不正”,但在某些时候,这两种行为却是“正”。从苏格拉底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的,就连羞辱他人、偷盗,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才VS无才

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有一次带着两个学生拜访朋友。朋友家里养了两只鹅,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朋友吩咐仆人将不会叫的鹅杀掉,用来款待王阳明。王阳明借用这件事,教育两个学生:“你们看,不会叫的鹅被宰了,会叫的鹅还活着。所以,你们要记住一个哲理:有才的才能长寿。”

吃完饭后,王阳明带着两个徒弟去后山玩,看见两株大树,一株长得很直,是栋梁之材;一株长得弯弯曲曲,不能成材。有两个人正在伐那株直的树。王阳明又用这件事教育学生:“挺直的成了栋梁之材,就会被锯掉。弯曲的不能成材,就会被留着。所以,你们要记住:无才的才能长寿。”

两个学生糊涂了,到底是“有才能长寿”,还是“无才能长寿”呢?

一个学生问王阳明:“先生,你刚才说过,有才的才能长寿,为何现在说无才的才能长寿呢?”

王阳明说:“‘有才的能长寿’和‘无才的能长寿’都是对的,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来说的,两者不存在排斥关系,也没有犯逻辑错误,它们相对于各自所处的事件、地点、条件来说都是正确的。”

真理总是具体的,从来没有抽象的真理。这就是辩证思维最根本的要求,王阳明用两件事说出两条哲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待不同的事物,要具体分析,还要辩证分析,因为真理也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