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绪智力的提出

情绪智力的提出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传统的智力概念关注的是认知性因素,如记忆、抽象思维、问题解决等。正式研究情绪智力并提出相关理论的是Salovey和Jmayer。而现在与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EQ概念,则是Baron于1988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创的。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尽管传统的智力概念关注的是认知性因素,如记忆、抽象思维、问题解决等。但是很久以来,心理学家们就已认识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在西方文化中,有关思维与情绪关系的哲学讨论,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情绪智力理论甚至可以追溯到智力测验运动的早期。就近而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情绪与智力的分离

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始终将情绪和智力作为两个领域来进行研究。在情绪和智力研究并行的同时,心理学家也逐渐熟悉并认识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社会智力的研究。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Alexander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的概念[1]。在Alexander的研究中,被试对作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及企图成功的愿望等因素,对被试的测验成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把它们归为非智力因素。1940年,Wechsler提出普通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 of general intelligence)[2],并于194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是预测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3]。上述这些观点和理论中就已经包含了情绪智力的最初含义,也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最初起源

1948年Leeper提出,情绪思维是一般智力的组成部分并对逻辑思维起促进作用。[4]1983年,Gardner发展了多重智力理论,在该理论的七种智力中,包含了两种情绪维度成分: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5]。正式研究情绪智力并提出相关理论的是Salovey和Jmayer。在他们之前,情绪智力的术语实际上也有学者使用,只不过其含义与后来的相同术语的含义不尽相同而已。

2.情绪智力研究的先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绪智力的先驱出现了。他们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认知和情感(也叫思维与情绪)。在这个时期,由于R.B.Zajonc (1980)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引发了情绪与认知谁为首因的空前大辩论。这场谁为首因辩论的深远意义不仅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认知驾驭情绪的心理哲学基础,使情绪、情感在哲学本体论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虽然“情绪智力”这个名词零星地出现了,但是还没有用任何一个明确的方式来定义或者描述它。

1985年,Payne在他的博士论文“A Study of Emotion: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f-integration,Relating to Fear,Pain and Desire”中首次将情绪智力与情绪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结构。但他的观点还很不成熟,也没有引起广泛关注。[6]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重新解释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7]随后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便得到了迅速发展,“情绪智力”这个术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而现在与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EQ概念,则是Baron于1988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创的。[8]

3.情绪智力研究的出现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萨拉维(P.Salovey)和梅耶(D.J.Mayer)一起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测量。Mayer等人从智力和情绪研究、哲学、人工智能、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寻找证据,来证实被他们命名为“情绪智力”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存在的。1990年—1993年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情绪智力研究出现的划分点。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这一概念经过他们在1993年[9]、1996年的修改[10],至1997年基本定型[11]

在Salovey和Mayer的早期论文中,是根据情绪智力包含的能力来定义情绪智力的。他们的最初的定义之一认为,情绪智力是“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但是这一定义和其他早期的定义在有些方面含义不明确,在某种意义上仅仅论及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忽略了对情绪深层次的思考,显得单薄。他们在最近的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论文中提出修正后的定义:情绪智力包含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的能力;第二,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第三,对情绪理解、感悟的能力;第四,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这四方面能力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次序先后和级别高低的区分,第一类对于自我情绪的知觉能力最基本和最先发展,第四级的情绪调节能力比较成熟而且要到后期才能发展。

(1)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能力:就是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情绪对思维的引导能力;情绪影响对信息注意的方向;情绪生动鲜明地对与情绪有关的判断和记忆过程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心境的起伏使个体从积极到消极摆动变化,促使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情绪状态对特定的问题解决具有不同的促进能力,例如快乐可以促进归纳推理和创造性思考,抑郁可以促进演绎推理和深刻的思考。(3)对情绪的理解、感悟能力: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例如对“爱”与“喜欢”之间区别的认识;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例如伤感往往伴随着失落;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例如爱与恨交织的感情;认识情绪转换可能性的能力,例如愤怒可转换为满意,也可转换为羞耻。(4)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据所获知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浸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例如明确性、典型性、影响力、合理性等;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缓和消极情绪,加强积极情绪,并且做到没有压抑或夸张。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关于情绪智力的核心要点在于强调:认知和管理情绪(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自我激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三方面的能力。但是,这种对于情绪智力的理解,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然而国内一些研究者也对之进行了校正,认为该定义以及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内涵把动机、兴趣、意志等排除在情感智力之外,这种理论仍然是不完善的。事实上,动机、兴趣、意志与情感有密切关系,有的甚至就是一种情感或情绪。因此,国内有的研究者在国外情绪智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情绪智力的定义,并将动机与兴趣考虑进来,认为情绪智力是指人认知和调控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形成自我激励、动机与兴趣相结合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4.情绪智力研究的繁荣时期

1994年—1997年,情绪智力变得非常流行。这是由于D.Goleman (1994)出版的《情绪智力》成为畅销书。此书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情绪智力开始风靡世界。由于这本书属于非专业著作,对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科学意义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所以,情绪智力思潮在1995年—1997年间风靡世界的同时,各种针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等的批评和评论也接踵而来。

5.情绪智力学术研究的繁荣时期

1997年后到现在,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讨论、修正、规范、深化和发展情绪智力理论。在各种情绪智力理论发展起来的同时,新的情绪智力量表也被开发出来,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今天,EI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宽泛、粗放的大众心理学世界;另一个是谨慎、艰辛的科学研究世界。”这使得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形成了多种情绪智力理论。

尽管“情绪智力”概念是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拉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因此,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正如Goleman所指出,在Salovey和Mayer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前,巴昂的“EQ”概念就早已为人们所熟悉[12]。现在一般用它来表示情绪智力的高低。其实,由巴昂提出的“EQ”概念已被广泛使用,巴昂编制的《巴昂情商量表》,也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13]

需要申明的是,情绪智力(EI)这一概念和理论传到我国后,有多种称谓:例如情绪智能、情绪能力、情绪智商、情感智力、情感智能、情感智商,等等,而绝大多数人称之为情商(EQ)。有人误以为EQ是Emotional Quotient一词的缩写,因为EQ与IQ相对,而IQ是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缩写。而事实上,国外学术界根本没有Emotional Quotient这个词,是因为Emotional Intelligence被翻译成中文时,译者为了和IQ相对照,被翻译为情商(EQ)。然而,把EQ理解为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是确切的,意思是情绪智力商数。在这里笔者沿用“情绪智力”这一术语,以便更确切地诠释和表达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