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块汇聚机制

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块汇聚机制

时间:2022-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祁连洋盆俯冲极向则是另一重要分歧。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倾向于南北双向俯冲,即北祁连早古生代洋盆沿着两个岛弧构造带分别向阿拉善地块和祁连地块俯冲,最终通过洋壳俯冲、陆陆或弧陆碰撞过程,实现华北地块与祁连地块的构造拼贴。
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块汇聚机制_祁连造山带与花岗

4.4.2 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块汇聚机制

北祁连造山带作为祁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的俯冲杂岩带,已被大家所公认(李春昱等,1978;肖序常等,1978;左国朝等,1987;张旗,1997;夏林圻等,1991;许志琴等,1994;冯益民等,1996)。但对该缝合带所代表的北祁连早古生代洋盆性质则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祁连地块是在新元古代时从华北地块裂解出来的,由陆间裂谷逐渐洋盆化形成北祁连洋,而后在奥陶纪志留纪随古祁连洋的闭合再拼贴回去(左国朝等,1987;夏林圻等,1991;冯益民等,1996);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祁连地块原非华北地块的一部分,可能是从扬子地块(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的,与扬子地块具更强的亲缘性,北祁连洋盆属于古特底斯洋盆的一部分,所谓的古祁连洋其实原本就是存在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大洋,即原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万渝生等,2003;徐旺春等,2007;董国安等,2007)。越来越多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和同位素示踪的结果支持后一种认识。根据俯冲杂岩内部结构和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展布关系,大多数的研究证明,北祁连洋盆发育较为完整的沟弧盆构造系统,洋盆增生主要发育在震旦纪寒武纪,而俯冲消减主要发生于奥陶纪志留纪早期,晚志留世早泥盆纪则是洋盆闭合的时期。

北祁连洋盆俯冲极向则是另一重要分歧。多数人主张北祁连洋盆向北俯冲于华北大陆之下(许志琴等,1994;夏林圻等,1991,1996;冯益民等,1996;张建新等,1997),也有少数人主张北祁连洋盆向祁连地块之下的南向俯冲(王荃、刘雪亚,1981;宋述光,1997)。同时,根据岛弧火山岩及其花岗岩的构造环境研究,也存在同时向南北两侧双向俯冲的观点(李春昱,1978;左国朝等,1987;吴才来等,2006)。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倾向于南北双向俯冲,即北祁连早古生代洋盆沿着两个岛弧构造带分别向阿拉善地块和祁连地块俯冲,最终通过洋壳俯冲、陆陆或弧陆碰撞过程,实现华北地块与祁连地块的构造拼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