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客体自我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

客体自我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主体的自我意识现代人的求真意识、理论意识、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表现了现代人的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阿Q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主体自我意识。这就是造成主体自我意识失落的“集体无意识”。

1.主体的自我意识

现代人的求真意识、理论意识、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表现了现代人的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一个没有或丧失了主体自我意识的人,怎么会有执著的求真意识、浓厚的理论兴趣、坚韧的创新意识和顽强的批判精神呢?

在世界文学史上,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阿Q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主体自我意识。

阿Q喝了“两碗黄酒”之后,曾“手舞足蹈”地说“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似乎无比地荣耀。而当赵太爷“满脸溅朱”地喝问:“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却捂着挨了一记耳光的脸颊,“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唯唯诺诺地退出了赵府,因而“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姓什么”。

阿Q因头上的癞疮疤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并采用“怒目主义”的方式去回击人们的嘲弄,却还是“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则由于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便“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阿Q要与吴妈“困觉”,吴妈不从,事后又在赵府中大哭大闹,寻死觅活,阿Q却浑然无事地赶来瞧热闹,直到赵太爷“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朝他打来,才“猛然间悟到”自己“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

阿Q“革命”不成,被稀里糊涂地判了死刑,却似乎既无生的渴望,也无死的恐惧,只是“使尽了平生的力”在死刑书上“画圆圈”,“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结果偏又“画成瓜子模样”,而阿Q又以“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而感到“释然”了。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

然而,这只是《阿Q正传》中的阿Q吗?

如果大家都狂热得失去了理性,却好像我们哪一个也没有丧失理性;如果大家都百无聊赖地混日子,却似乎我们个个都活得很滋润;如果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下海”、“经商”,却仿佛“下海”的每个人都作出了“最佳选择”;如果大家都讳言“理想”、“道德”、“崇高”,却好像谁都“躲避”得轻松且自然……

这就是主体自我意识的失落。这就是造成主体自我意识失落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与人的现代教养是格格不入的。

人之为人,不仅在于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且在于人具有“人是主体”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人作为“我”而存在,并且具有“我”的自我意识,才会形成无限丰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等等。正是在这种无限丰富的“关系”和“对象性活动”之中,人才成为“主体”。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是确认和肯定“我”的主体地位的意识。它包括人的自立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正是这种主体的自我意识,才使人获得了人的力量、人的品格、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自觉到自己的处境、焦虑、理想和选择的意识,是反思和超越现实的意识。人是现实的存在,但人又总是不满意和不满足于自己的现实,而要把现实变为更加理想的现实。主体的自我意识是意识的理想维度。希望、向往、憧憬和期待,激发出人的幻想、联想、想象和创造,使人挣脱迷茫、焦虑、怅惘和烦躁,以人的“对象性活动”去创造理想的现实。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觉到“我”的存在与价值的意识,是确认和肯定“我”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的独立意识。“我”是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主体,“我”的思想与行为塑造自己的人生,“我”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承担责任,“我”要求和规范自己作为“大写的人”(高尔基语)而生活。

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感受、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塑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反省等活动形式。

自我感觉就是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诗人海涅曾经饱含激情地写道:“一个人的命运难道不像一代人的命运一样珍贵吗?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他同生共死的完整世界,每一座墓碑下都有一部这个世界的历史”。一个人,只有首先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才会去探寻和追求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阿Q当然也有“一个与他同生共死的完整世界”,然而,那却是一个丧失了自我感觉的世界,没有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世界,失落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世界。对于阿Q们的存在,鲁迅先生曾有两句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不幸”,是连自我感觉都不复存在的大不幸;这“不争”,是连获得自我感觉的主体意识都不复存在的大不争。近代以来的所谓“人的发现”,首先便是人的自我感觉的发现;现代人的教养,首先便是自我感觉的主体意识的增强。

自我感觉需要自我观察和自我体验。观察和体验自己的言语、思想和行为,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喜悦、愤怒和悲哀,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好恶、选择和追求,会使我们更强烈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有生的追求,而且在于有死的自觉。面对自觉到的而又无可逃避的死亡,人会强烈地体验到自我存在的感觉。死者无法复生,便也不能谈死;生者并无死的体验,谈死无异于说梦。然而,活着的人又无不编织对死的想象。儿童想象的死亡,是黑夜里的幽灵,恐怖而又新奇,虚幻但也真实;青年想象的死亡,是晴空中的霹雳,毁灭了未来和期望,留下了愤怒和悔恨;老人想象的死亡,是大海里的暗礁,终结了沉重而又漫长的航行,留下了汹涌的波涛或浅淡的波痕。活得无聊的人会想到死,活得沉重的人会想到死,活得痛苦的人会想到死,活得滋润的人也会想到死。由无聊而想到死,死便是那无聊的生的延长,因而愈加麻木了对生的挚爱;由沉重而想到死,死便是那沉重的生的升华,因而愈加迸发了生的光彩;由痛苦而想到死,死便是那痛苦的生的慰藉,因而愈加冲淡了生的颜色;由滋润而想到死,死便是那滋润的生的终结,因而愈加强化了生的渴求。人生匆匆,有始有终;死为生之始,亦为生之终。自觉到死亡这个无可逃避的归宿,便是对人生之旅有限的自觉,因而也就成为对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追问与追求,强化了自我存在的感觉与体验。培根说:“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希冀死亡,忧伤之心奔赴死亡,恐怖之心凝神于死亡”。体验自我对是非、荣辱、祸福、进退、成败、生死的感受,会强化自我存在的感觉。

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会使人发现真实的自我,并进而去塑造理想的自我。蒙田在他的《随笔集》中说:“我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自己……但是我希望读者看到的是我平凡、普通和自然的样子,无拘无束,不装模作样,因为我勾画的不是某个别人,而是我自己。”“我一面给别人画我的肖像,一面在我的想象中画我的肖像,而且用色比原先更准确。如果说我创造了这本书,那么也可以说这本书创造了我。”如果说蒙田力图展现自己的平凡性,卢梭在其《忏悔录》中则毫无掩饰地表现他的独特性。卢梭说:“我要做的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想让我的同胞看到一个人的整个真实本性,这个人就是我。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我敢说我不像世界上的任何人。如果我不比别人好,那么我至少跟别人两样。大自然铸造了我,然后把模型打碎了,她这样做究竟是好是坏,只有读完我的忏悔录才能够判断。”而在《真话集》中,巴金则专门描述了他的自我解剖:“解剖自己的习惯是我多次接受批斗的收获。了解了自己就容易了解别人。要求别人不应当比要求自己更严。听着打着红旗传下来的‘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谁又能经得起考验?做一位事后诸葛亮已经迟了。但幸运的是我找回了失去多年的‘独立思考’。有了它我不会再走过去走的老路,也不会再忍受那些年忍受过的一切。十年的噩梦醒了,它带走了说不尽、数不清的个人恩怨,它告诉我们过去的事绝不能再来。”[2]无论是蒙田的朴实无华的自我展现,卢梭的毫无掩饰的自我表露,还是巴金的饱含血泪的自我解剖,都挺立着作者的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也向我们昭示着如何去寻求自我的感觉和确立自我的意识。

自我塑造和自我超越是自我感觉的升华和自我意识的实现。有的西方学者曾这样谈论现代化的问题: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人的行为模式由指定性行为转变为选择性行为的过程,也就是人的行为模式由以世代相袭的行为规范为指导转变为以理性的思考为基础的过程。不管究竟应当怎样评价这种观点,但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总是要求人们必须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去塑造自己和超越自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树立个人的能力本位观念、自主自立观念、平等竞争观念、开拓进取观念,以代替权力本位观念、依附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和保守观念。塑造自我,就是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的才智能力、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超越自我、则是自我塑造的不断升华,使自我获得更加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并把自己塑造成为更加理想化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