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际空间距离

人际空间距离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人际空间距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种“个人空间”感,常常会使人在相互交往中,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青少年朋友们,这四种“距离语言”所表现的个人空间感,在实际的生活交往中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常常发生动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往往蕴含着交往中所表现的感情变化。

人际空间距离

img35

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坐在前排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密切,对学习的态度也较为积极,学习成绩也更好;而坐在后排的学生则经常注意力分散,不太愿意与教师交往,有问题不愿意问老师,学习成绩也较差。有人将此归因于个子高矮,戏称愚人长个,矮个长心,因为总是矮个子坐在前排,高个子坐在后排。但是,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所谓愚人长个,矮个长心之说并没有道理,个子的高矮主要决定于遗传。之所以前排学生成绩更好,是因为在空间位置上居于有利的位置,说明人们之间的沟通会直接受到彼此空间位置关系的影响。同样,人际空间距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分析

在人的自然交往中,也存在着一种个人“领地”和“领空”的现象。这种“个人空间”感,常常会使人在相互交往中,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某一相当高级的旅馆将两张客床紧挨一起排放,结果互不相识的客人上床时脚碰脚,躺到床上也会被另一个人的呼吸声扰得不能安宁。而当偶尔两个人目光相遇,发现自己与别人挨得这么近躺着时,浑身有着说不出的不舒服。因此,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利用房间的空间,增加两个客床的距离。因旅馆里更多的时候都是互不相识的人共住一个房间,只有每个人都有了足够的自我空间,旅馆才真正成为人们能够安宁休息的地方。之所以床位安排过近使人觉得不舒服,是因为陌生人侵入了你自认为属于你自己的空间领域,刺激了你的心理,使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不自在感觉。相反,如果是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突然挨近你躺下,你不但不会拒绝,而且会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老友的出现,给人带来的是亲切、兴奋的感觉,故友重逢,喜出望外,心理距离自然会拉近。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一般指关系十分密切的人之间在交往中所保持的充分接近或直接接触。在这个距离内,人们可以相互感受对方的体热和气味。这种距离多表现在父母子女之间、情人夫妻之间、同学挚友之间。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使得双方在心理上和情感上贴得很近,因而双方的空间领域已经融为一体,这样,既便于情感交流,又便于窃窃私语。然而,这种亲密距离,在具有亲密关系的人中间,也不是处处存在的,它需要考虑情境、场合等因素。如有客人在场或在公共场所,就不易太亲密;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虽然在心理上和父母的距离仍然是亲密的,但表现上和父母的距离比儿时要大一些……

私人距离一般指朋友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它比亲密距离要保持得稍微远一点。比如同事、朋友、同学之间,在交往中,应保持在不易接触对方身体的距离,一般表现为伸手能握到对方的手的距离为宜。在男女的一般交往中,尤其应注意私人距离的分寸。有时我们看到青年男女或同学之间,在私人交往中随意打打闹闹,不注意保持私人距离,这实质上是很不礼貌的轻浮表现。青少年朋友们在交往中应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保持同学及朋友之间的正常友谊和友好往来。

社交距离指人们在正式的社交活动、外交会唔中所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近可以一米左右,远在二三米以上。比如在某种聚会、招待会上,人与人之间大多是初次见面或仅有几面之缘,没有太深的关系,往往可以隔几步或很远点点头或打打招呼,寒暄几句就可以了。如果你对某个初见的人想表示特殊的亲近感,也可以稍稍缩短一点距离,以便多说几句,表示友好。可见,社交距离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距离,在双方的心理和感情上都没有约束力。然而,一个人若对初识或关系不深的人,任意缩短距离,表示过分亲密,就会令人感到困惑或反感。

公共距离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比如教室里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晚会上演员与观众的距离等。尽管一方在台上,一方在台下,然而在观众或听众求知或欣赏的心理作用下,显得十分自然,在会心之处,上下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发生和谐的共鸣,毫无约束之感。如果一个讲演者或表演者,能善于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眼光和动作,不断掀起听众或观众感情的涟漪,使其感到亲切、快慰、兴致勃勃,就会在心理上拉近你和听众、观众的距离,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青少年朋友们,这四种“距离语言”所表现的个人空间感,在实际的生活交往中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常常发生动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往往蕴含着交往中所表现的感情变化。不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影响人际空间距离,反过来,人际空间距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想见,总是在公共距离范围内与人保持联系是无从建立个人情感的。有些教师,尤其是很少与学生有个人性质交往机会的教师,他们勤勤恳恳讲一辈子学,却几乎没有学生朋友。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再多的公共距离水平上的沟通,也不会导致任何个人情感关系的建立。个人情感的建立必须通过社交距离,尤其是个人距离水平的沟通实现。近距离的沟通会自然导致情感连带。无论是教师还是领导干部,与学生或下属近距离的非正式交往越多,也就越受学生或下属欢迎,他们的关系便会越融洽。因此,你想向对方表示亲近或友好,就不应总是站在远处和对方交谈,你可以主动迎近一些,保持一个适当的、对方感到舒适的距离,这样,无形中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热情友好的信息,从而增强社交效果。

总之,在各种不同情境的交往中,要充分体察每个人的空间领域感,既不要任意侵犯别人的“空间”或“领土”,也不要把自己的“领空”、“领土”扩张太大,与人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如在拥挤的汽车或公共场所,就可以缩小自己的领域界限,谅解别人对自己领域的侵犯。日常生活中注意每个人对距离变化的敏感度,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交往距离,保持良好的交往风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