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方法创新

教育方法创新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1.1 教育方法创新我们进行了高职学生“合作学习”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良好的环境设计,保证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具体操作上采取了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在小组内强调合作,强化高职文秘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在小组之间强调竞争,为合作学习提供动力。

8.1.1 教育方法创新

我们进行了高职学生“合作学习”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1.合作学习的方法设计

根据实际教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探究法”。该方法的具体教学过程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确定探究课题和分组。教师向全班提出一个要探究的课题(即合作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根据高职文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组成员能力的均衡性。

(2)制定小组探究计划。小组要确定每个人在任务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任务如何分工等。

(3)开展探究。小组成员实际执行探究计划,小组成员两两配对分析、评价信息并得出最初结论。最后全体组员进行讨论,知识汇总,分享知识,得出结论。

(4)呈现最终报告。根据不同的任务,报告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可以是进行抽象概括的文字描述,也可以是直接呈现探究结果。

2.合作学习的环境设计

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学习环境,把每个学生都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而且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帮助。

为使学生成为活跃自主的学习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借助“环境监督”,对整个合作过程进行了监督和指导,及时制止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良合作行为的发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具体监督过程分为五个层面:(1)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直接监督;(2)教师面向小组长、小组长面向组内成员的逐级监督;(3)小组之间的提示性监督;(4)成员之间的主动性监督;(5)成员的自我监督。良好的环境设计,保证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学生在课程总结中提出:

3.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设计

(1)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与兴趣

在合作学习的动机激发方面,我们主要针对高职文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竞争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取了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在小组内强调合作,强化高职文秘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在小组之间强调竞争,为合作学习提供动力。随着合作学习方法的逐步深入,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从协同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益处和同学之间的关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产生了积极的态度。在讨论和探究中获取了成就感,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也逐步被激发出来了。

(2)告知学生具体的合作学习目标

在课程开始,我们就明确告诉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知道了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将能做哪些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掌握哪些新的知识和能力。为使目标有效发挥作用,我们根据小组不同成员的个体需求,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分层教学目标。如以《会议管理实务》为例,我们设计了多层目标:在“会议策划”部分,目标是:能够进行初步的会议宏观策划。掌握会议策划的概念、作用,掌握会议策划的流程。在“拟定会议议程和日程”部分,目标是:能够根据会议的实际情况拟订会议议程和日程。了解会议议程和日程的概念、主要内容;掌握编制会议议程和日程的方法。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详见教材《会议管理实务》)。

(3)展开合作学习过程

我们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①课前准备。我们开展合作学习的课程载体都是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课前,教师给学生的操作准备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如知识点提示、学习资料包、课程网站等等。以方便学生操作。②教师讲授。教师讲授的重点是教给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所需的技能,提供合作学习的背景知识,时间要尽量少,内容要尽量多。③分组。1)小组规模根据学习活动的大小来规划,我们的学习小组成员一般为4~6人。2)小组成员。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基础差异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每个小组的学生自己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如课前复习的合作学习;课中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课外的合作学习。

我们还广泛采取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