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落实也是关键
领导开会是“家常便饭”,会后剩下的就是落实工作,任重而道远。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把会议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拿破仑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才是最聪明”,由此可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都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体现出“伟大”二字。在工作中所谓落实就是各级领导者要切实负起责任,自觉地引导全体成员行动起来,自觉地将会议所宣讲的、所规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内容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作为领导者,应该监督和执行会议制定的各项决定,将其落实到实处。落实是决策的灵魂,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落实是一切正确决策的生命线。落实就是一切,没有落实,所有的会议、战略、目标、制度都是空谈。
一、落实重在观念。记得有一句名言说: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一个领导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重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会议开完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
二、落实质在执行。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力保障。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标确定,主题明确,措施出台要求具体到人,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要层层抓落实,形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每一位领导者,要带领全体成员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
三、落实贵在坚持。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挫折,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没有这股坚定的意志力,工作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
让落实成为一种组织文化,并养成这种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内容落到实处,成为全体人员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要在增强职员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的同时,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能否把会议精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是否抓落实,是否能将会议上的精要转化为行动。有落实才能发展,一个部门要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件件地抓,抓一件,成一件。“在学习上下工夫,在实践中出成效”。
抓落实就要抓具体。常言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想方设法抓好落实。一要抓具体实际。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简单作秀。只有深入调查,理清头绪,才能摸清实情,找准会议精神和本地实际的结合点。二要抓具体措施。每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和重大战略目标,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落实。把大的目标具体化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施举措。三要抓具体制度。制度是抓具体、抓落实的保障。要用制度的手段,对需要落实的总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分配给每个部门和个人,使每个部门和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和职能,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目标都成为实现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行动是检验决策确实可行的最好标尺,行得通才说明会议决议做得好。落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文化、一种有效的执行力,只有坚持落实的理念,养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工作作风,领导的管理工作才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
每天思考一分钟:
“布置工作不加落实就等于零”。会议再热火朝天,决议再科学、正确,如果没有人来给予实施,那就是一纸空文。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落实,落实,再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