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错误往往悄悄弥漫

错误往往悄悄弥漫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习得性无助:错误往往悄悄弥漫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效应”。心理学家将这个实验的结果称之为“习得性无助效应”。克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心理学领域,“习得性无助感”属于一种动机障碍。

习得性无助:错误往往悄悄弥漫

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效应”。

1967年,有两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饥饿的小狗,实验地点是安装有两块木板的实验室。

第一天,实验人员将木板设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丸子,按B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丸子;又很偶然地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终于知道了只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二天,A和B两块板的功能调换了。小狗刚开始当然是不断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被电击,于是它尝试按一下B板,居然得到了肉丸子。多次尝试之后,它终于懂得了只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三天的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无论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丸子。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学“乖”了,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块木板。

第四天,两块木板的功能又被调整过了——随便按哪一块板都能得到吃的。但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学“乖”了的小狗却不再做任何尝试了,甚至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脚边,它都懒得去碰。

心理学家将这个实验的结果称之为“习得性无助效应”。这个效应最早由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无助”指的是小狗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状态,但这种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像第三天那样,对小狗所做的任何尝试均报以电击,而没有任何肉丸子的话,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因而变得无所适从,并从根本上失去自信。

“习得性无助感”在一些精神匮乏、意志不坚定的人身上经常体现。而且,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具有迁移性,它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在一个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感”会潜藏在意识中,一旦在另一种境遇中遇到挫折和打击,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就再次冒出来。例如,在学校里,那些长期处于后几名的学生,在多次遭受失败和挫折后很容易厌学,他们觉得自己怎么努力,结果都是一样,并因此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从而把这种“习得性无助感”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又如一个学生的化学成绩糟糕,他可能会把对化学学习的无助感迁移到数学上,从而对学习数学具有畏惧感,信心降低,导致数学成绩下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感觉会扩散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一个失败者的雏形开始显现。

克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存在习得性无助状态的学生来说,最好让学生在学习、做题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学习的信心。比如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题目,鼓励他们去尝试。当他们做出题目以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形象控制训练法”,来对抗“习得性无助”状态。例如:那些存在“习得性无助”状态的人已经在头脑里建立了自己无能为力消极的自我形象,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来代替消极的自我形象。可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尝试坐到舒服的椅子或者沙发上,闭上眼睛,放松心情,做几次深呼吸。

2.在身体和心理放松之后,逐渐回忆自己以前的一次成功经历。

3.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学好某一学科后的美好情景,比如自己快速解出数学难题的逼真情景,自己被领导夸奖后的喜悦感等。

4.反复做这样的良好自我形象的想象练习,想象得越逼真越好。

5.当心理状态调整好之后,再让他在这种良好的自我形象下自己选择做一些较容易的事情,然后逐步增加事情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他的信心。

在心理学领域,“习得性无助感”属于一种动机障碍。所谓“习得性无助感”,指的是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

心理学家总结说,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效应”。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中。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放得再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决定因素,不要使自己陷入绝望。同时更要积极引导自己的心理,培养成就感,塑造自己成功者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