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交往越多越亲密

交往越多越亲密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一位心理学家在讲述“邻里效应”时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怎么了,鲍勃?”他们被“邻里效应”所束缚,很难与更多陌生的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人成为朋友。在社交活动中,很多人都存有一种保护心理。

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

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

人的心理有时很奇怪,害怕他人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又想被别人接受和理解。因此,人在下意识里,都喜欢和那些看似与自己亲近的人交往。

中国人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儿”。这说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这就叫做“邻里效应”。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住宅楼中的已婚学生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拥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现代人的需要。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这种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邻里效应”反映的实质是,你如果想拥有更多的朋友,你就应该首先和他们亲近。

一位心理学家在讲述“邻里效应”时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

“怎么了,鲍勃?”他妈妈问,“你为什么那么不高兴?”

“没人跟我玩。”鲍勃说,“我真希望我们还是住在盐湖城没有搬来。我在那儿有朋友。”

“在这儿,你很快会交上朋友的。”他妈妈说,“等着瞧吧!”

就在这时,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米勒太太打开门。

门口站着一位红发妇女。

“你好,”她说,“我是凯里太太,住在隔壁。”

“进来吧,”米勒太太说,“我和鲍勃都很高兴你来。”

“我来借两个鸡蛋,”凯里太太说,“我想烤个蛋糕。”

“我可以借给你,”米勒太太说,“别着急,请坐一坐,我们喝点咖啡,说会儿话吧。”

那天下午,又有人敲门,米勒太太打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满头红发的男孩。

“我叫汤姆·凯里。”他说,“我妈妈送你们这个蛋糕,还有两个鸡蛋。”

“哎呀,谢谢,汤姆。”米勒太太说,“进来吧,和鲍勃认识一下。”

汤姆和鲍勃差不多一样的年龄,不一会儿,他们吃起了蛋糕,喝着牛奶。鲍勃问:“你能待在这儿跟我玩吗?”

汤姆说:“可以,我能待一个小时。”

“那么,我们打球吧。”鲍勃说,“我的狗也想跟着一起玩。”

汤姆发现跟小狗一起玩很有意思,他自己没有狗。

“我很高兴你住在隔壁。”鲍勃说,“现在有人跟我玩了。”

“妈妈说我们很快会成为好朋友的。”汤姆回答说。

鲍勃说:“我很高兴你妈妈需要两个鸡蛋。”

汤姆笑了。

“她并不是真的需要鸡蛋,”汤姆说,“她只是想跟你妈妈交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技巧,在每个人的心底,其实都存有一个友善的想法:多结交一些朋友。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和爱情从天而降。他们被“邻里效应”所束缚,很难与更多陌生的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人成为朋友。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6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3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发现,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4.5个字母。

然而在现代社会紧张繁忙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人们同住一层楼,却对面不相识的现象并不少见。“邻里效应”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弱化。在社交活动中,很多人都存有一种保护心理。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工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甚至有些人总抱有这样的消极想法:“如果你对我好,我肯定给予热情的回报;如果你不理会我的存在,我也不会主动靠近你。”这些人,只做交往的响应者,不做交往的始动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