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宽容取代报复

用宽容取代报复

时间:2022-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省:用宽容取代报复事业越成功的人,也就越有宽容之心。归国后,赵王论功行赏,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备受人们仰慕。从此二人前嫌尽释,比肩事主,结为生死之交。蔺相如在与廉颇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则采取了忍让、求同的态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荣辱于度外,顾大局,识大体,展示了博大的胸怀,更是后世效法的楷模。周瑜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嫉妒心极重,容不得超过自己的人。

自省:用宽容取代报复

事业越成功的人,也就越有宽容之心。宽容犹如春天,可使万物生长,成就一片阳春景象。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计过失是宽容,不计前嫌是宽容,得失不久踞于心,亦是宽容。宽容可助你赢得下属的忠诚,保持其积极进取的心;可使你不受一时得失的影响,保持对事情正确的判断。所以,如果你想有所作为,获得成功,那就要学会宽容,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不同见解和错误的肚量。

将相和”的故事古今流传。它取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武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彼此间发生的一段史事。当时,廉颇是著名的军事将领,在多次与诸侯及强秦的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蔺相如是著名的政治家,以胆略和雄辩名扬于诸侯列国。

蔺相如出身低贱,曾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舍人。缪贤知其为智谋之士,等待时机将其推荐给赵惠文王。恰巧赵国得到了传世至宝和氏璧,秦王闻信,发使至赵国,欲得之。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不知所措。缪贤当即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在秦国的朝廷上,他审时度势,机智勇敢地与秦王周旋,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不久,秦王又约赵王相会于渑池,蔺相如陪同赵王赴会。会上,秦国君臣几次试图让赵王受辱,都被蔺相如识破,并相应地给予回击,令秦国君臣尴尬万分,为赵国赢得了体面。归国后,赵王论功行赏,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备受人们仰慕。

蔺相如的快速擢升引起了廉颇的强烈不满,他说道:“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微劳位居吾上。”并扬言说:“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听到了之后,不愿与他正面交锋。有一次乘车出行,远远地看见廉颇的车队,马上叫御者把自己的车子转入横巷,等待廉颇的车子过了之后才出来。

蔺相如的门客对此都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太懦弱了,纷纷表示要离他而去。蔺相如对他们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众人听到这里,才知道蔺相如的心胸和气概,他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个人荣辱而不顾,他面对秦国的强大声势大义凛然,而对自己同朝为官的廉颇礼让有加。廉颇听到这些话后,自己觉得非常惭愧,他敬佩蔺相如的胸襟和宽容,于是肉袒负荆,到蔺相如的府上负荆请罪,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从此二人前嫌尽释,比肩事主,结为生死之交。

蔺相如在与廉颇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则采取了忍让、求同的态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荣辱于度外,顾大局,识大体,展示了博大的胸怀,更是后世效法的楷模。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而且每天都在犯错误;每个人都不完美,而且每个方面都不完美。当遇到你无法容忍的情况时,马上默念这一段,时间一长,你就会用宽容之心理解别人,对待别人了。

佛界有一副名联:“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人还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这些话无非是强调为人处事要豁达大度。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和周瑜都是三国时代才华横溢的人,然而两人的度量却大相径庭。

袁绍进攻曹操时,令陈琳写了三篇檄文。陈琳才思敏捷斐然成章,在檄文中,不但把曹操本人臭骂一顿,而且骂到曹操的父亲、祖父的头上。曹操当时很恼怒,气得全身冒火。不久,袁绍兵败,陈琳也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一般人认为,曹操这下不杀陈琳就难解心头之恨了。然而,曹操并没有这样做。他慕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抛弃前嫌,委以重任。这使陈琳很感动,后来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

周瑜是个将才,可是他没有大将应有的度量。周瑜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嫉妒心极重,容不得超过自己的人。他对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欲害之,均不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马,费钱粮,却叫孔明图了个现成,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最后,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孔明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可见周瑜度量之小。无怪东周的鲁肃要说:“公瑾(周瑜)量窄,自取死耳!”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在待人处事中,度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的是由于一时的误解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有较大的度量,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就可以赢得时间,使矛盾得到缓和。反之,如果度量不大,那么即使为了丁点大的小事,相互之间也会争争吵吵,斤斤计较,结果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jǔ)国(都城在今树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一个拥有宽容美德的人,能够对那些在意见、习惯和信仰方面与你不同的人表示友好和接受。宽容不仅对你的个人生活具有很大的价值,而且对你的事业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一个人经历一次宽容,就可能会打开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借助宽容的力量,你可以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