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调与诘问

强调与诘问

时间:2022-07-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与诘问强调的陷阱语言表达意义,有显示意义和暗示意义两种。对特定语句的强调具有局部放大的作用,它是使语句具有较强的暗示意义的重要手段。大副通过对“今天”的强调,来造成“船长值班时经常酗酒,只是今天值班没有酗酒”的暗示含义。本文中之所以将强调的陷阱与诘问的陷阱合并在一篇中来讲,是因为二者都属于通过隐含方式设置思维陷阱,从而达到使人错误思维的诡辩术。

强调与诘问

强调的陷阱

语言表达意义,有显示意义和暗示意义两种。暗示意义指的是说话人有意识地让听话人透过字面去理解的某种隐含的意义。对特定语句的强调具有局部放大的作用,它是使语句具有较强的暗示意义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一艘远洋货船上,船长与大副之间不和。一天,船长发现大副在值班时酗酒,就在航海日志上写道:“今天大副在值班时酗酒”。第二天,大副值班,当他看到日志上的记录后很不满意,于是就在航海日志上写道:“今天船长值班没有酗酒。”大副通过对“今天”的强调,来造成“船长值班时经常酗酒,只是今天值班没有酗酒”的暗示含义。虽然,暗示不具有推理意义,但是在推理或者是辩论时它却能够使人们注意或忽视某些方面的意义,从而引起对方或听众的思维错觉,最终形成错误的认识和判断。

例:

某个书商将一本即将出版的书寄给总统,请他发表一个读后感。总统懒得读那本书,就应付地写了一句话:这是一本好书。于是,书商就在书的封面上印了一句话:一本被总统夸奖的好书。大家一看总统都说这本书好,纷纷掏钱购买,书商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过了些日子,书商又编了一本书,他又将书寄给总统,请他发表一个读后感。总统心想这个书商真实过分,就生气地写了一句话:这不是一本好书。于是,书商就在书的封面上印了一句话:一本被总统批评为不是好书的书。大家一看总统都专门批评的书,一定值得看看,于是纷纷掏钱购买,书商因此又赚了一大笔钱。

又过了些日子,书商编了第三本书,他又将书寄给总统,请他发表一个读后感。总统心想这个奸商真实过分,我说书好、书不好,都能被他利用,就写了一句不置可否的话:这本书不好评价。于是,书商就在书的封面上印了一句话:一本连总统都难以评价的书。大家一看总统都难以评价的书,一定值得看看,于是纷纷掏钱购买,书商因此又赚了一大笔钱。

上面这则外国笑话里的书商,就是利用“强调”的暗示,来操纵人们的判断,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

诘问的陷阱

诘问的陷阱又称复式问句,是指把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并为一个问题,诱使对方将其作为一个简单问题来回答的谬误。诘问的陷阱可以有三种形式:

1. 暗含不当假定的复式问句。

这种问话暗含一个对方尚未承认的假设在里面,对这种问话的回答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结果都会承认其中的假设。

例如,警察问被怀疑偷盗他人财物的孙某,“你是不是把偷到的东西都放在那间仓库里?”这时孙某陷入了一个困境,不管他回答是“是”或“否”,都会被认为他曾经实施过盗窃。如果说“是”,那么就是将偷到的东西放在了那间仓库里;如果说“不是”,那么就是没有将偷到的东西放在那间仓库里。警察在此运用的是一种不被允许的询问方式,叫做“诱供”。这种复式问句的手法在于把不当假设预先作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暗中裹藏在另一问语中来加以运用。它是利用人们怕犯“两不可”的错误而设计出来的。按照排中律的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定有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择其一。若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加以否定,就会犯”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破解这种诘问的方法是将复式问句分解为数个简单问语,分别作答。例如,孙某可以回答:我没有偷过任何东西,更没有将任何东西放到那间仓库里。

2. 暗含不当形容词的复杂问语。

这种复式问句中暗含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特征并不为对方认可,只是由于暗藏在复式问句中顺便说出,从而分散了对方的注意力,结果被对方因不小心而接受。如下面的对话:

警察:你链接了其他黄色网站,使你的网页点击量增加了吗?

网站管理员:点击量没有增加。

警察:这么说,你果真链接了黄色网站?

在上述对话中,网站管理员把注意力放在了“链接其他网站之后点击量是否增加”这个问题。而忽视了是否为黄色网站这个限制词,在做出上述回答时等于承认了自己链接了黄色网站。

对于暗含不当形容词的复式问句破解方法同样是通过分割复式问句,以简单的句子进行回答。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至于忙中出错。

3.不当二合一的复式问句。

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问题合并为一个复式问句,要求对方给出一个简单的回答,如问:“你是否支持现任厂党委的工作和破产重组的方案?”这就是不当二合一的复杂问语。

破解的方法是把复式问句分离成两个简单的问题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可以分解为“是否支持现任厂党委的工作”和“是否支持破产重组的方案”两个问题来分别回答。

本文中之所以将强调的陷阱与诘问的陷阱合并在一篇中来讲,是因为二者都属于通过隐含方式设置思维陷阱,从而达到使人错误思维的诡辩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