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既要拥抱成功,也要热爱失败

既要拥抱成功,也要热爱失败

时间:2022-07-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既要拥抱成功,也要热爱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显然,胡达·克鲁斯太太是一个敢于拥抱成功的人,她不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热爱自己做的事,相信自己做的事。一个人成功的历史,其实往往也是一部失败的历史。据说,世界上著名成功人士所做的事情中,成功与失败的比例是1:10,也就是说,他们几乎要失败10次,才能换来1次成功。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

既要拥抱成功,也要热爱失败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一个失败者不一定能转变成一个成功者,但一个成功者,一定曾经是一个失败者。

成功既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艰难,失败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它们有时就像滔滔水面上的一座很吓人的独木桥,你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对面等待你的就是成功。

有两个年届70岁的老太太,其中一个认为这个年纪已经快到人生的尽头了,在生命最后的余光里,她除了坐在家里等死,便不作它想;另一个老太太则在这个年纪开始学习一项新的运动:登山。第一个老太太在75岁那年正如她的意料一样悄然死去;第二个老太太在95岁高龄的时候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记录,她就是美国著名的胡达·克鲁斯太太。

显然,胡达·克鲁斯太太是一个敢于拥抱成功的人,她不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热爱自己做的事,相信自己做的事。

我们同样发现,一个人只要热爱失败,能从失败中汲取智慧,也能成功。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边读书边创作的道路,可是苦苦奋斗了四年,一篇作品也未发表。可他从失败中找到了原因,发现是自己生活基础太差所致。不熟悉生活,怎么能反映社会深处的奥秘,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呢?找到失败的原因后,他毫不犹豫地来到高加索,参加了前线部队。四年的军旅生活,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托尔斯泰创作的《战争与和平》等名著忠实地反映了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生活,达到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轰动了世界文坛,这正是热爱失败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正如爱迪生所说:“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尝试了所有的错误方法以后,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有时成功就像诱人的金矿,而失败就像裹在金矿外面的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敲去一层岩石,就离金矿越近。难怪哲人说:“失败的次数越多,离成功就越近。”在杰出的成功者眼里,失败有两重性,它既能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也能给人带来激励、警觉、奋起和成熟。他们总是把一次次失败,或者说把敲下来的一块块岩石,都视为成功的分子。

一个人成功的历史,其实往往也是一部失败的历史。据说,世界上著名成功人士所做的事情中,成功与失败的比例是1:10,也就是说,他们几乎要失败10次,才能换来1次成功。不信你去问问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经历的失败都多于成功。华盛顿打的败仗比他打的胜仗多得多,但他最终成功了。刘邦和项羽交战中,几乎是屡战屡败,最惨的时候,连老婆都当了项羽的俘虏。但是,刘邦输得起,屡败屡战,终于在垓下一战,用韩信的十面埋伏把项羽打败。

一个人愈不把失败当作一回事,失败就愈不能把他怎么样,他就愈能成功;一个人如果愈害怕失败,失败就愈会缠住他,他就愈难摆脱失败。

永不言败和善于对失败进行总结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如果没有失败,就什么也学不到。有远见的企业家在选拔人才时,不仅重视一个人过去的成功,还重视这个人失败的经历。

哈佛商学院的约翰·考科教授说:“我可以想像得出,20年前董事会在讨论一个高级职位的候选人时,有人会说:‘这个人32岁时就遭受过极大的失败。’其他人会说:‘是的,这不是好兆头。’但是今天,同一个董事会却会说:‘让人担心的是这个人还未曾经历过失败。’”可见失败并非是坏事,因为每次失败,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每次失败都使你更靠近成功。如果你不曾失败过,为了成功,你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一下失败的滋味。在尝试时,要告诉自己:我在什么地方跌倒了,就要在什么地方爬起来,以后也许还会跌跤,但绝不会在原先的这个地方。

学会承受压力

一个人要想做成自己的事,必须面临压力的考验,还要把压力当成推进人生的动力。这就是说,压力最能反映你做事能力的强弱。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许多事在顺利的情况下做不成,而在受挫折后,在经受悲痛的浸染后,却能做得更完美、更理想。压力能使人产生奇异的力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完成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的兴奋剂

压力,为人创造了值得思考琢磨的机会,使人尽快成熟起来。木以绳直,金以淬刚。世上成大事的人无不是经过艰苦磨炼的。艰难的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沦下去,但是在试图成大事的人眼里,困难终会被克服,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成于琢”,即经过艰辛的雕琢,玉可成器。

压力,能使成大事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多方撞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自觉把握人生的方向。人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该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该失去的东西就要毫不吝啬,甚至忍痛割爱。得到并不一定就值得庆幸,失去也不完全是坏事情。能否从容对待、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就看你的成事之道了。相反,人若是太幸运了,缺乏压力,就会沉于懒惰,而不知挑战人生的意义和快乐。

清除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一个人除非学会清除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成功路上的障碍,否则将会一事无成。通往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自私自利、贪图享乐是所有进步的阻碍。懦弱、怀疑和恐惧是最大的敌人。警惕你的弱点,征服自己,就会征服一切。

面对困难的态度十分重要。困难就像纸老虎,如果你害怕它,畏缩不前,不敢正视,它就会吃掉你;但是,如果你毫不畏惧,敢于正视,它就会落荒而逃。对于懦弱和犹豫的人来说,困难是可怕的,你越犹豫,困难就越可怕,越不可逾越;但当你无所畏惧时,困难将会消失。

帖木儿皇帝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他被敌人紧追不舍,不得不躲进一间坍塌的破屋。就在他陷入困惑与沉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凸起的地方连同玉米一起摔下来,总是翻不过这个坎。哦,瞧!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这只蚂蚁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彷徨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的胜利充满希望。

当你足够强大,困难和障碍就微不足道;如果你很弱小,障碍和困难就显得难以克服。

向困难屈服的人必定一事无成。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一个人的成就与他战胜困难的能力成正比。他战胜越多,取得成就越大。

成就平平的人往往是善于发现困难的天才,善于在每项任务中都看到困难。他们莫名其妙地担心,使自己丧尽勇气。一旦开始行动,就开始寻找困难,时时刻刻等待困难出现。当然,最终他们发现了困难,并且为困难所击败。

他们善于夸大困难,缺少必胜的决心和勇气。即使为了赢得成功,也不愿意牺牲一点点安乐和舒适作为代价。总是希望别人能帮助他们,给他们支持。

如果机遇总是不曾垂青他、他总是找不到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他就承认自己不是环境的主人,就不得不向困难低头,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力量。

那些只看到困难的人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去驱除障碍。他没有下定决心去完成艰苦工作的意愿。他渴望成功,却不想付出代价。他习惯于随波逐流,浅尝辄止,贪图安乐,胸无大志。

这些人似乎带着一副有色眼镜。除了困难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前进的路上总是充满了“如果”、“但是”、“或者”和“不能”。

他们认为,去争取获得一个广告公司招聘的职位是毫无希望的。因为当他去申请的时候,已经有数百个申请者递交了申请书。失业者如此之多,自己怎么可能得到工作呢?如果他有一份工作,他会觉得许多同事都做得比他好,更得老板赏识,他要晋升存在很大障碍。

有一个年轻人向我哀叹他没有机会,抱怨命运注定让他平庸,他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开创自己的事业,而只能为别人打工。我发现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处处看到不可征服的困难。他告诉我说,如果别人能帮助他开办一个企业,他一定能取得成功。我敢断定他不太可能取得成功,因为他不具备成功的品质。他承认他不能泰然自若地面对危机,他承认自己软弱,他承认在面对困难时自己显得无能为力,而别人却能克服这些困难。

另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渴望受教育,渴望上大学,但他不如别人幸运,没人资助,没有一个富翁爸爸,他自己无能为力。我明白这个年轻人其实并不真的渴望求学,他只想不劳而获。他缺乏强烈的求学愿望。

有的年轻人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却畏惧成功道路上的困难。他把一个小困难想像得比登天还难,一味悲观叹息,直到失去克服困难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终将一事无成。

意志坚定、行动积极、决策、果断、目标明确的人能排除万难,勇敢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去争取胜利。成就大业的人,面对困难时从不犹豫徘徊,从不怀疑是否能克服困难,他们总能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目标是伟大而令人兴奋的,他们会做坚持不懈地努力,暂时的困难微不足道。

如果拿破仑在年轻时没有遇到什么压迫、绝望,那他绝不会如此多谋、如此镇定、如此刚勇。

贝内特在40岁那年拿出了全部财产——区区300美元,在一间简陋的小屋中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把一张木板搭在两个圆桶上做办公桌,他身兼数职——既是打字员,又是勤杂工;既是出版商,又是记者;既是小职员,又是编辑;既是校对者,又是印刷工。就这样,他开始了创办《纽约先驱报》的历程。起初,他试图沿用一般的做法,但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后,他决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出色的人只关心一个问题:“能完成吗?”而不管有多少困难。只要事情是可能的,困难就能克服。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一生暗淡无光的人往往会让困难蒙蔽双眼,也就看不到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