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己的真心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

自己的真心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事不对人凡事对事不对人。他们对自己看得比周围的人要重得多,所以在交往过程中穿上了重重的铠甲。进一步说,我们可以不喜欢他及他的行为,但绝对不要去伤害他的自尊心,不要损害他们如此费心地保护着的那个“自己”。但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时,要把不正当的行为与行为当事人区别开来,凡事对事不对人。

对事不对人

凡事对事不对人。这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重要原则,只有这么做,你才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否则,将会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与人来往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这样的人物——当面奉承你,转过身之后,却嗤之以鼻;为了取的你的喝彩,事先就送上两下掌声;为了取得你的“庇护”,整天低声下气地围着你打转;对你心怀不满,但当着面总是笑脸,背后却到处搬弄是非……

这类人物,有着两张面孔,有着双重人格,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你必然会感到非常困难。

的确,有些人就是这般圆滑、世故,喜爱玩弄手腕,甚至当着面阿谀奉承,转过身却拼命放冷箭。

面对这样的行为,如果处理失当,很可能会使交往触礁,并因此制造一个敌人。

通常,我们都会期待比较单纯的人际关系,对这类人士感到厌恶,但是回避是绝对不明智的,你应该要对这类的人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一般说来,比较圆滑、世故的人,甚至包括那些吹牛拍马、两种面孔的人,都是一些善于保护自己的人。他们对自己看得比周围的人要重得多,所以在交往过程中穿上了重重的铠甲。

其实,善于保护自己并不是什么错,问题是把自己之外的人全都变成了防范、算计的对象,所采用的自我保护手段又违背了真诚友善、坦诚相见的原则,就会使自我保护变成了损害正常交往关系的行为。

我们可以厌恶这种行为,但不必厌恶行为者本人。进一步说,我们可以不喜欢他及他的行为,但绝对不要去伤害他的自尊心,不要损害他们如此费心地保护着的那个“自己”。

譬如说,他为了赢得喝彩才对你奉上掌声时,你不妨先冷静下来,真诚地向他申明,在需要得到人家的支持这一点上,你们是一致的,但是,要想真正获得别人的支持和赞美,你比较喜欢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辛勤苦学获得。

在他为了寻求“庇护”才绕着你打转时,你也不妨帮助他认清自己的力量,鼓励他培养独立的人格,走自己的路。你千万不可直接拒绝对方的奉承。

直接和不加修饰的拒绝只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加速你“触礁”的速度。但如果你能够鼓励他的自尊心,帮助他建立独立的人格,协助他完成真正的自我保护,满足他的欲求,相信你也会得到对方真挚的“掌声”。

一般而言,一个正直的人面对这种现象时,还会产生一种被利用的感觉。出现这种感受,主要是那些非常善于保护自己的人确实想要利用彼此的关系来达到某种目的,甚至可以说有的人之所以选择你作为交往对象,就是因为你的某种优势符合他的需要。

一旦发现自己处于被利用的地位,该怎么办呢?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容忍私利的行为,更不能以损害原则、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某人的私欲。

但是,剔除了那些损害他人利益的成分,抹去那些具有强烈私欲的色彩,我们还是可以尽量满足彼此的要求。这就需要谨慎地划出—条界限,帮助交往对象回归界限的范围内,并且尽可能地付出。

例如,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赞扬、尊重,这是自尊心、荣誉感的表现。如果我们帮助他放弃通过私人关系的途径获取利益的企图,转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谋求,那就不能视为一桩坏事。相反地,在他努力地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标的时候,我们也应当提供足够的支持。

一个人有物质上的需求,这本来也是正当的,如果我们能帮助对方摆脱利用他人权势的动机,并对他提出更好的建议,自然会更好。

总之,先划出一道原则界限,把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去掉,使它们留在原则界限之外,你也就不会继续被利用了。

直接和不留余地的回绝,只会把关系搞得更加复杂化,自然伤害了原有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如果对不正当的行为感到厌恶是种可贵的情操。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可能失去自己的原则,而成为被利用的可悲角色。

但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时,要把不正当的行为与行为当事人区别开来,凡事对事不对人。对其行为要“厌”、要“恶”,但对其人要“尊”、要“爱”,这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重要原则,只有这么做,你才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否则,将会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