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业绩第一的员工

业绩第一的员工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不能只做到及格一个总是主动出击,一个则是被动地防守,这大概就是成与败之间最原始的分水岭吧。与此同时,经理宣布实行末位淘汰制,部门里每月业绩最后两名自动离职。第一个月月底,两名老员工被迫离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我们就绝不能只满足于及格就好,而要努力做到最好。那是在2007年一位歌星的演唱会上,刘德华作为嘉宾出场,唱了一首《冰雨》。

1. 不能只做到及格

一个总是主动出击,一个则是被动地防守,这大概就是成与败之间最原始的分水岭吧。

1

记得以前在公司做销售时,我们每个月都有1500元的保底工资。只要过了试工期,无论你做得多差,都会有保底工资。

于是,公司里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人。

一种是定额型,就是每个月的业绩刚好够上定额线。只要超过了定额线,就放松下来,白天逛街、晚上喝酒,乐得逍遥自在。他们的算盘打得很好,只要我上了定额线,就等于完成了公司规定的任务,公司就说不出什么来了。

另一种是业绩型,就是每个月都超过定额线很多,业绩月月飘红。当然,这样做肯定很累,有时两三个月都难得休息一天。

当然,经理对此洞若观火。有时,在会议快结束时,他会冷不丁来一句:“不要只是在公司拿保底工资,那没意思。”

果然,公司很快就新招进几个员工。与此同时,经理宣布实行末位淘汰制,部门里每月业绩最后两名自动离职。

原来那些业绩型的员工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而那些定额型员工则压力陡增,可由于平时松懈惯了,业务水平哪是一时半会儿能提上来的。

第一个月月底,两名老员工被迫离职。接下来,每个月都有两个人离开。

谁也不知道下个月离开的那个是不是自己,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不敢怠慢,争先恐后地往前赶。即使我当月销售业绩已经很好了,还是要挑战一下自己,因为一旦停下来,别人就可能超过自己。

职场就是跑马场,你我就好比这场上的赛马。在这里仅仅是系出名门还远远不够,因为能来到这里个个身手都不会太差。我们必须跑得够快,超过身边所有的对手,并且保持某种优势,才能不会被淘汰。否则的话,如果总跟在队伍后面,就算老板愿意看戏,你觉得有意思吗?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我们就绝不能只满足于及格就好,而要努力做到最好。

2

从高中开始,刘德华就一直是我敬重的一位明星。不仅是因为他人长得帅、歌唱得好、戏演得真,更因为他做事的认真劲儿。

那是在2007年一位歌星的演唱会上,刘德华作为嘉宾出场,唱了一首《冰雨》。当时,舞台现场制造出一场大雨,而他就直直地站在雨中唱。一曲歌罢,他的全身都已经浇透。

面对这一场景,会场上下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作为一名巨星,他根本没有必要在别人的演唱会上做得如此逼真。不就是唱一首歌吗?他只要投入地演唱,无论在谁看来都已经足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在娱乐界的地位。

然而,他还是坚持要现场造雨,将自己置身“冷冷的冰雨”之中。

这就是刘德华的过人之处。他唱不过张学友,演不过周润发,但十多年来一直是娱乐一线的巨星。

为什么?

因为他从不满足于做做样子或者一般的表现,他总是在苛求自己,每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必须是完美的,不允许有丝毫缺憾。

正是这种态度,这种对艺术的严谨,为他赢得了演艺界常青树的地位。

仔细观察身边的许多名人,我们都不难发现,成功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挑战极限,而平庸的人总是在坚守某种底线。成功的人总是在想着如何突破已有,去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而平庸的人总是在想怎样才能保住眼前这一切。

一个总是主动出击,一个则是被动地防守,这大概就是成与败之间最原始的分水岭吧。

3

阿福是我的一个远房表亲,在家乡的一个模具厂里做铣工。

从18岁入行,现在阿福早已是厂里的老员工了,工资当然也涨了好几次。可前些年,他的工友们还是一个个都出去做生意。有的直接创办自己的模具厂,生意做得很好。

看着当年的同事都富起来,阿福心有所动,但每次跟家里人说起,父亲总是拦住不放。

“你就在这里做吧,老板待你不错,一年下来保你两万的工资!照这样一直做,在村里虽说上不最富,可也算可以了。”

这些都是实情,家乡的生活水平不高,基本没什么大的消费。一年两万块收入确实不少,比起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他干的活不累,赚的钱不少,还不用出门在外受颠簸之苦。

“再说了,你光看那些赚钱的人怎么荣光,却没看人家背地里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还有,那生意场上的难缠事,不是谁都能料理得了的。这些年你攒下些钱,可咱家底子本来就薄,就这点儿家当,到外边一折腾两折腾就没了。还是安心给人家做吧,没啥风险,旱涝保收,先保住老本再说。”

家人一片反对,阿福想想也是,就悄然作罢。后来,原来厂里不错的同事几次来拉他入伙开个模具厂,他都回绝了。

如今,阿福的同事大多都在外边当上了老板,做起了大买卖。阿福还在那个厂子里打工。不过随着厂里的年轻人技术水平一天天跟上来,这个30几岁的老组长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香饽饽了。

一个人的事业能否做大,不仅要看他在逆境下能否坚守,更要看他在顺境下能否开拓奋进。

在不到20岁时,李嘉诚就在一家塑料厂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当时他在厂里已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老板信任,收入又高。但仅仅不到两年之后,他就毅然走出来,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当年,松下幸之助也20刚出头,却已是风光无限的电工组长。要说维持家人吃得饱穿得暖早已不成问题,但他毅然放弃了高薪,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沧海横流,如果我们只是想坚守底线,结果可能连个底线也守不住。只有走出去,主动出击,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才能走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