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思维之源

创造思维之源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变:创造思维之源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例如,自由是创造之源,想象力是创造之源,逻辑思维是创造之源,生活是创造之源,需要是创造之源,劳动是创造之源……我之所以说“变”是创造思维之源,是因为“变”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之,“变”的本质是创造或创新,这就明显地揭示了“变”与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

变:创造思维之源(1)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顾名思义,源即根源、来源、发源、起源的意思,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们发生、发展的源头。例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江河的发源……虽然对于其中的某些起源,迄今科学家们尚没有完全揭开它们的真相,但是它们确实是存在的,人们迟早总是会发现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在认识客观世界与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不断前进的。认识客观世界,就是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变化的规律,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战胜自然灾害,创造人们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丰富的、舒适的、便捷的生活资料和工具;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就是认识人的生老病死的规律,认识人的思维、记忆特别是创造力的产生与开发等。总之,无论是研究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都是集中在“变”和“创造”这两个词汇上,没有变就没有创造。正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2)

讲到“变”,我们自然会想到《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之一——孙悟空。他是勇敢、聪明、正义的化身。他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历时十几年,行程数万里,一路上遭遇千难万险,战胜了无数妖魔鬼怪,最终取回了35部真经。那么,孙悟空靠什么成为战无不胜的齐天大圣呢?孙悟空的法宝就是“变”,他本是从一个石猴变的,经过大仙三年的教化,使他练就了七十二变的本领,拔一根毫毛就会变成无数的猴子,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他下龙宫弄到的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也能变化大小和长短,在他手上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三打白骨精》被编成了多种剧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白骨精曾经三变其身,以迷惑唐僧,但是孙悟空最后变成了白骨精的母亲,一举消灭了白骨精,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孙悟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一个字“变”,真乃是变则生、变则成、变则胜、变则活、变则赢,这是在以高新技术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在2500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莱塔斯(Heracleitus,约前540—约前480与前470之间)曾说:“除却变化,别无永恒之物。”(3)无疑,这是智者的宏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用现在的话来说,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唯有创新的原则是不变的。人类的历史经过几十万年演变到今天,虽然人类积累的发现和发明不计其数,但是就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来说,未知的事物比已知的要多得多。事实上,阻碍人们前进的并不是未知的事物,而是已知的理论和知识的束缚。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超越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知识,发扬创造精神,去认识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继续把人类历史推向前进。

美国学者杰瑞·约拉姆·温德和杰里米·梅恩出版了一本名为《变》的著作,作者专门论述了“变”的理念是怎样的影响企业的生命。面对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唯有以变化的思维来迎接变化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如果有了求“变”的观念,那么人们就愿意对自己已经熟悉了的事业进行变革,就能够选择正确的变革方式,掌握变革的最佳时机,以达到最好的变革效果。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他本人就被戏称为“艺术变色龙”,对于他人是终点的地方,却是他的起点。他一生都在创新,总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画风,他的绘画技巧多样化,几乎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各个领域。所以,他是多产的画家,一生留下了两万多幅作品,直到90岁高龄他的创意仍然没有熄灭,还创作了神话、马戏团、饮酒和情色题材的作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永远保持求变的心态,不仅可以使创造性不致泯灭,而且还可以延年益寿。

“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变”与创造性思维是什么关系呢?至于说到创造之源,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例如,自由是创造之源,想象力是创造之源,逻辑思维是创造之源,生活是创造之源,需要是创造之源,劳动是创造之源……虽然这些观点都从某个侧面部分地反映了真实性,但是这又是一个被研究得最多而被理解得最少和歧义最大的一个问题。

我之所以说“变”是创造思维之源,是因为“变”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语汇学分类上说,“变”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它们的意思是很清楚的。所谓“变”,就是指变化、改变、变革,所指的事物(或现象)是与原来不同的,如川剧中的“变脸”,魔术中的“变戏法”……总之,“变”的本质是创造或创新,这就明显地揭示了“变”与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有了“变”的动机,就能够激励创造灵感,而创造性的思维又能够助你选择变革的最佳时机和方法,并且使你获得成功。

从心理学上讲,“变”是一种心理活动或是一种心理躁动(冲动)。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认为:“冲动比有意识的目的更能主宰人类的生活。冲动分为两类:一类是占有的冲动,一类是创造的冲动。有意义的生活大多建立在创造性的冲动上。”(4)对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艾丽斯·弗莱厄蒂,一个神经学助理教授同时又是作家,她以亲身的体验证明了冲动与创造之间的联系。她说:“我醒来变得十分激动,脑子中充满了成千上万个想法,我必须马上把它们写下来……我感觉自己正在笔录缪斯女神的口授。虽然大多数倾泻出来的东西是些垃圾,但我利用从中挑出来的内容已经出版了两本获奖的书,第三本已经付印,第四本的稿酬已经预付。那些存在创作问题的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来我的诊所咨询,这使我有机会对创作过程中的生理因素进行研究。”(5)

为什么“变”是创造性思维之源呢?这是因为“变”与“不变”是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也是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变”,是要改变现成的事物,而“不变”是维护现成的一切。因此,有了变革的动机,就能够使你精神振奋,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追求新的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达到创新的成果。反之,持“不变”观念的人,他们不可能有变革的冲动,对于现成的事物即使不合理,也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只能成为维护现状派。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做出创造性的成就,而且还泯灭了自己的潜在创造力。

因此,每一个希望成功的人,都应当树立求变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因为只有“变”才能创造成功的事业。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谷歌”(Google)搜索网站,可是它却是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瑟奇·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创办的。自1998年创立,创业仅仅7年,这两个网络怪杰以110亿美元的身家居美国400名富豪排名的第16位,“谷歌”的市值近1300亿美元,与IBM并驾齐驱,他们成了2005年英国《金融时报》“年度人物”。(6)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他们的成功秘诀就是“变”,布林本来已经被斯坦福大学免读硕士而直接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可是他改变了父亲为他设计的成为一名教授的方向,毅然决定与佩奇开发网络搜索引擎。这一次的“变”,奠定了他们成为产业巨子的基础。这两个年轻人与当年比尔·盖茨一样,都是计算机天才,颇富戏剧性的是,他们所选择的道路竟然也是如出一辙。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休学时,不是也说过,计算机技术变化太快了,等读完大学自己就要落伍了,所以他不惜以牺牲学业而把握住了创业的机遇。布林和佩奇也是这样,在求变的思想支配下,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成功的创业道路。

他们力求改变命运的勃勃雄心,仅从“谷歌”的名字就充分体现出来了。Google的名称取自于数学名词googol,它的含义是10的100次方,常指巨大的数字。这是他们的追求,是他们正在实现的梦想。

Google公司求变的理念反映在一切方面,可以说他们改变了传统公司管理的模式,如招聘广告、招聘方式、制度、纪律、待遇、休闲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氛围,有谁会允许员工带着孩子和狗来上班呢?但是,正是这种休闲散漫的工作作风,使他的员工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释放。布林就要求公司有领先时代的点子,每个工程师都要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思考了不起的点子,每年举办一次创新力技术大赛,奖金1万美元。这是他爱“变”个性的体现,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不断地“变”,才有领先时代的点子,进而才有领先时代的产业。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只有树立了“变”的思想观念,人们才能幻想未来,创造未来。20世纪是电子时代,只要看一看过去100年所创造的高端的物质文明,没有哪一项不是在求变的思想支配下创造出来的。

2005年3月24日,是法国天才作家、预言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逝世100周年。除了法国外,世界许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活动,人们在缅怀他的同时,无不感激他的非凡幻想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凡尔纳被称为机器时代的幻想家,在半个多世纪里,他创作了上百部科幻小说,一年有两本书问世。他预言了太空旅行、人造卫星、大型潜艇、直升机、电视机、电子游戏和塑料的出现,曾几何时,这些幻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这些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涉及多学科的高深理论和复杂的技术,一个作家能够做出准确的预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这就是想象的力量,是变革现实的力量。对于一个高明的作家来说,他们是天生的幻想家,否则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出神入化的感人故事情节,怎么能够塑造得出来呢?

还有一个更为令人称奇的作家,他就是英国的科普作家道格拉斯·N.亚当斯(Douglas Noel Adams,1952—2001),他创作的《免费搭便车游银河指南》是第一部集科幻与艺术为一体的佳作,仅英文版本就发行了400万册,而且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可惜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因心脏病猝发而英年早逝,他未能看到自己的作品上演。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讲述了一群好奇的旅行者进行电脑方程式竞赛,比拼了750万年,最后得出哈勃常数为42,这可是了不起的发现。因为哈勃常数是揭开宇宙年龄之谜所必需的参数,为此剑桥大学的一批科学家,穷多年之力,在亚当斯之后才算出哈勃常数是42,而且还被剑桥大学称为重大研究成果。为什么这样巧合呢?奇怪的是,亚当斯是凭什么得出这个常数的呢?是灵感抑或是偶然猜测?现在还无法揭开这个谜。

从以上几个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呢?我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艺术,都只有依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才能繁荣和发展。实际上,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是相通的,应当放弃“文人相轻”的偏见,以创新文化把他们联系起来,做到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其实,在19世纪以前,科学、哲学、艺术等学科都是互相渗透的,出现过许多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可是,自近代工业专门化分工以后,科学和教育深受其影响,科学家之间以邻为壑,教育专业越来越狭窄,这对科学文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实施通才教育,强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乃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现代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正确方向!

【注释】

(1)本文曾发表于《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2期。

(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45.

(3)张建邦等.知识的爆炸[M].台北:敬马声文物供应公司,1971:3.

(4)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1):71.

(5)参考消息,2006-02-05.

(6)http://www.njnews.cn/t/ca71533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