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永不停止的脚步

永不停止的脚步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永不停止的脚步——高滋教授访谈录毕业合影,第一排正中为本人高滋,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复旦毕业后留校任教。特别是复旦学生都很活跃,能组织、参与很多活动。有一次,英国公主来华,英国领事馆邀请了一些回国的留学生和民间人士参加活动。当时,全国优秀的青年教师都被集中到了北大。

永不停止的脚步——高滋教授访谈录

img5

毕业合影,第一排正中为本人

高滋,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复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任化学学科首席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化学学位分委员会主任和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任Zeolites杂志编委。

曾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发明成果一等奖各一项,已获准中国专利二项,公开中国专利一项,申请中国专利一项。1983年和1997年两次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1952年,命运之神将我送入了复旦大学——我为之工作、奋斗了50多年的学校。从那时起,我就感受着复旦的点点滴滴,也慢慢陪伴着复旦从一所文科性的学校发展成为现在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同时,我50多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复旦园这50多年的发展轨迹。

当时的复旦规模不大,我所在的化学系实力并不突出,但是地处上海,优越的地理环境,开放的学习氛围给予了复旦无限的发展空间,赋予了复旦人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认为,每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而复旦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实验动手能力强,在实际的操作中有更好的能动性;外语基础好,在与国外交流学习中体现了更强的互动性;眼界宽、见识广,在看问题时具有突出的大局观。特别是复旦学生都很活跃,能组织、参与很多活动。学生时代很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对我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我在校学习阶段是非常活跃的,没有什么运动天赋的我,还曾经担任过体育部长。速度不好,跑不快,我就选择力量型项目,投手榴弹、打垒球、玩乒乓球我都拿过冠军。别看我个子不高,却作为边锋和后排选手参加了篮球队、排球队。另外,我还参与了一些文艺活动,比如排练过《黄河大合唱》等等。

各种各样的活动中都活跃着我的身影。我全身心地投入,体验着各种活动带给我的快乐,培养着课本、教室里得不到的能力。复旦多样化的集体生活让我懂得了团队精神,学会了合作互助,提高了组织、管理和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为自己争取机会的那份勇气。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学生时代培养的素质,是我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一次,英国公主来华,英国领事馆邀请了一些回国的留学生和民间人士参加活动。当天,英国的领事馆里气氛很严肃,大家都很拘谨,只有两个人敢和她交谈,其中一个就是我。还有一次,苏步青先生当校长时,撒切尔夫人来复旦参观高分子化学专业,是我为牛津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出身的撒切尔夫人担任翻译。在这一次次特殊的经历中,我学会了如何在各种场合中应付自如。

那时我们同学间关系很融洽。我们住在第六宿舍,16人一栋,彼此都非常了解、关心。到了5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都保持着联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记得2003年,我们搞了一次老同学聚会,把全国各地的同学都请到上海来,让他们看看上海的变化,感受复旦的发展,他们中有很多人几十年都没有回来过了。活动一共组织了3天,我们都玩得特别开心,也一起回忆了在复旦度过的难忘日子。我们还有一本53届的班刊,同学之间的通信、文章、近况都收集在内,印出来之后分送到全国各地;每年过年,我们也会打个电话,发个E‐mail,互相问问好、拜拜年。那种同学之间的感情已经融入了我的人生,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有一个同学身体不好,瘫痪在床、不能行动,上次聚会时我们专门去他家探望他。我每次无论公事还是私事去华东理工大学,也都会去看看他,给他传递些外面大家的信息,交流一下各自的情况,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大家都能感到些许安慰。

复旦不仅带给了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为每位立志向上的学子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1954年,复旦大学送我赴北大进修。当时,全国优秀的青年教师都被集中到了北大。刚开始在那儿我只能听听课,但我觉得既然学校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又有那么好的条件,就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只是听听课。因此,我非常希望能进入北大的实验室搞搞科研项目。可是,北大的实验室也不是随随便便想进去就能进去的,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向北大提出以帮着带学生实验为条件进行协商。最终,我如愿以偿可以在北大一边深造,一边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那段时间真的很忙,又要学习,又要上课,还要参加教研活动。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自己过得很充实。只要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我是一定会为自己争取机会,充分利用我所拥有的有利条件的。

那两年半的日子,也的的确确为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进一步坚实的基础。

1979年,全国选拔第一批访问学者出国。当时,国家不像现在如此开放,那样的交流机会是青年学子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同时,入学选拔考试要求也特别高,国家要考,英国领事馆要考,到了英国,学校还要考,简直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但我最后还是考了全国第一,而且是唯一一名被英国大学授予excellent的考生。

在英国,可能是性格的关系,我仍然非常活跃。我国驻英使馆聘请我帮着管理中国驻英留学生,我一如既往地没有放弃这种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不仅帮助后来的留学生适应国外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套经验传授给他们,还帮着他们交学费。当时,我真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还是英镑,虽然刚开始有些害怕,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就非常好地完成了任务。和其他的中国留英学生相比,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我的留学生朋友们两年间只呆在一所学校学习,见识得太少,而我却已去过英国的大部分学校、城市,拥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经验。

也许受到了曾经在圣约翰大学教化学的父亲的影响,我最终选择了留在复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当初留校要求很高,而对于成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很光荣、也很乐意。想想当时在复旦当青年教师,有苦有甜,比如说有些学生年纪比我还大,感觉怪怪的,工作量又很大,一星期要带4个实验,还要搞科研。

回忆刚刚从事工作时的情景,不同的老师对我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刚当老师那会儿,我什么都不懂,都是老教师手把手地教,一点点地学。我和老师的关系也都非常好,我从这些老教授的身上获益匪浅。比如说顾翼东先生,他从事科研较早,而且研究的东西都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当时他研究钨,而我国的钨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从他身上我学到了科学研究要和实际情况以及国情相结合,才会有更大的价值。另一位恩师张青莲老师在同位素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很有名。他对学生的实验要求非常非常高,比如说现在两三点就拉一条线,而当时他都要求我们一条线二三十个点,除此之外他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也很严,仪器要非常干净,每次实验前,他都会摸一摸仪器有没有积灰。还有唐有祺先生,他在科研上高瞻远瞩、思想超前、看问题透彻。20年前他就提出了化学要跟生物和材料相结合,现在的“973工程”就是在唐先生的理论基础上做的。

从这些老一辈的复旦人身上,我汲取精华,博采众长,拓宽眼界,这些都是我人生中很看重的东西。

很多人都觉得我有很丰富的经历,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奇遇,但其实我生活里也有挫折、有困难。我7岁就没有了父亲,家里很困难,是我一直把我两个弟弟培养到大学毕业。那时自己被逼得要坚强。

后来身处复旦多年,我慢慢对生活有了自己的信念和方式。

1998年,我儿子在美国发生了车祸。当我赶到美国时,医生告诉我儿子的生命有危险,没有希望了,即使能醒来也只能是植物人。

很多人都问在儿子昏迷的20多天里,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当时我是把这个事件作为一个课题来做的,分析有利条件是什么、不利条件又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这大概也是搞科研的人的习惯吧。

在那段时间里,从医院的门卫到医生都知道中国来了个老太太,到后来我能随时出入医院,医生和我熟悉了,还允许我一起查房。我把各种事情、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同时,我还要和保险公司打交道进行索赔。因为美国的官司很难打,我的学生都劝我把官司交给律师做。然而我儿子在美国条件也比较困难,我就把法律书找来硬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慢慢自己琢磨出胜诉的方法。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令双方都很满意,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一直认为,有困难那是必然的,没有人一生都没有挫折,但关键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困难,自己争取别人的帮助。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有判断力,事情才能圆满解决且不伤和气,这不仅需要积极的态度,还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1年7月12日,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前一天,同样是在巴黎,国家科技部、基金会组团参加了申办国际分子筛会议。议程规定,需要一个人上去作报告,所有报告结束后当场投票决定最后主办权,所以报告人必须争取更多的选票,难度相当大。我是做多孔材料的,当时国内的同行都觉得我上去作报告最合适,我作完报告后,反响极好。最终,我们赢得了主办权,当时会场里很热烈,我们都很激动,这个会议也将于2007年在北京召开。

能够从容地应付这样的场合,仅仅靠一天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国家、学校都为我创造了如此多的机会,我也没放弃,充分利用了起来,所以到现在才有了这么多的历练,获得了那么多的宝贵经验。

这些能力和性格大部分都是在我学生时代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年轻时要多学、多积累,学真本事。在美国的时候,还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深刻,康州大学有shuttle bus,因为我儿子的脚没有完全康复,所以很不方便。因此,公交车司机每次看见我们都主动停下来,然后对其他的乘客说:“我先送他们回家,待会儿再回来。”虽然只是区区小事,但这种尊重,我认为不是凭空得来的,首先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动周围的人,给别人留下积极的东西。

无论是处在顺境,还是遭遇磨难,我都很少有烦恼,我把心胸放得很宽,喜欢帮助别人、与人协作。比如说替学生改作业,每次我都会改得面目全非,然后自己觉得改得非常好,很高兴,从中得到了很多的乐趣。曾经我的一个学生发了封邮件给我,说:“很多到了国外的中国留学生都说国内的老师很不好,那时我就告诉他们,老师,您是很好的。”我看了之后,心里特别高兴,这比什么荣誉都高。有很多事我都不在乎,也不讲究吃穿;但能听到学生的夸奖,能活在别人的心里,这比什么都开心。这种朴素、充实、简单的生活也正是在复旦生活了多年的我所追求的。所以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年轻的心态,还能工作一整天也不觉得累。我希望,每个和我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感到我的快乐、活跃,会被我的乐观所感染。

我仍然还在工作着、继续着我想做的事业,我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我会朝着自己的方向坚定地向前走,用我的自信、乐观、大胆克服旅途上的荆棘,收获人生最美好的东西,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采访整理:胡轶凡、陈婕婧、李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