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的大时代:

的大时代: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周潇枭2015年,PPP示范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花。在31个省的2015年预算报告中,无一例外推进PPP试点,均为2015年财税改革的重要事项。在2014年末到2015年初,四川、河南、浙江等多省,发布了该省的首批PPP示范项目。比如,地方政府变得更理性,明确表示PPP不能一哄而上,要保障PPP示范项目的质量。如2014年12月份发布了目前省级政府数量最多的首批PPP示范项目的四川省,共发布了26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500亿元。

文/周潇枭

2015年,PPP示范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花。

从2013年年末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套开了PPP的专题研讨会以来, PPP开始引起各方热烈关注。如果说2014年,地方各级政府、社会资本或许还有所迟疑,但2014年各方各种规范性、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为PPP示范项目在各级政府进行试点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从2015年年初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可以看到苗头。31个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乎都提到了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下,投资对“稳增长”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随着地方举债方式的规范,在城镇化资金缺口巨大的背景下,创新投融资方式显得非常必要。

创新投融资方式中,加强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海南省提到要研究出台PPP实施意见,开展PPP项目试点; 浙江省提到要推广PPP模式,探索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大项目的体制机制; 四川省提到要运用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加强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在31个省的2015年预算报告中,无一例外推进PPP试点,均为2015年财税改革的重要事项。

在2014年末到2015年初,四川、河南、浙江等多省,发布了该省的首批PPP示范项目。不仅是省级政府,一些省会城市也渐次公布其示范项目,向社会资本抛出橄榄枝,如长沙、南昌等。一些地级市,甚至一些区县,也在积极行动,出台地方办法,并梳理一批试点项目,如浙江的温州、嘉兴、温岭、常山等地。

2015年覆盖的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增加,这得益于2014年各方的准备。如2014年以财政部和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多项PPP操作指南、合同文本、指引性文件等出台,规范的PPP运作流程是怎样的、各方如何分担风险、哪些项目适合采用PPP模式、核心的定价机制如何安排等,有关PPP项目运作的框架浮出水面,并成为各地试点的基础指引。

作为关注并报道PPP的媒体记者,在跟踪各省PPP信息动态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仅是示范项目增多,更多积极信号也释放出来。

比如,地方政府变得更理性,明确表示PPP不能一哄而上,要保障PPP示范项目的质量。2014年,PPP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一个直接动因来源于地方背负的高额债务。一些地方政府在不熟悉PPP运作流程的前提下,大力推广PPP,更多是急于寻找政府融资的新出路。所以,当时业界很多专业人士反复强调,融资功能只是PPP的一方面,不可过于强调。

但到2015年初,不少省份在推广PPP模式时,也强调要量力而为,不可“一哄而上”,要结合地方实际的财政承受能力。

如2014年12月份发布了目前省级政府数量最多的首批PPP示范项目的四川省,共发布了26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500亿元。四川财政厅强调,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宜采用PPP模式,要稳步推进防止一哄而上; 各级政府在选择PPP项目时,要结合本地实际,通盘考虑PPP项目规模上限与政府财力状况的关系。

再如,2015年2月11日发布的浙江省财政厅《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内部对PPP项目未设推进时间表,不会因“急于完成任务”而降低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门槛,确保每一个公共服务项目的合作都公开公正公平; PPP项目将规定合作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合作中途退出机制等系列保障机制,重在市场化运作。

当然,无论有关PPP的原则讲得多么天花乱坠,终究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最终效果还是要看具体项目的落地情况。目前进入实操层面的示范项目还比较少,所以具体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得益于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大岳咨询搭建的平台,我们一帮财税记者得以参观具体的PPP项目。通过参观一些PPP项目,能切实体会到PPP模式的成功运用将带来的多方共赢局面。

PPP模式的成功运用,核心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员”带来的积极结果。如合肥的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此处“专业的事”为污水处理厂的具体经营管理,交给对市场更为敏感、成本意识更强的、专业的市场化企业来运营,要比由原完全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更有效率; 通过合同约束,将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即污水处理标准进行规定,既能保障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又能节省财政成本——最终实现公众、社会资本、政府三方满意的局面。

随着PPP示范项目的推进,不仅仅能实现单个项目效益的提升,更长远地能实现社会治理的改良——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少的财政负担,更有效的决策机制。

此处要特别感谢以大岳咨询的金永祥金总为代表的专业人士。因为任何一个PPP的落地,都有大量诸如合同起草、条款谈判、现金流计算、项目设计规划等专业工作,离开这些细致的工作,PPP项目都只是空架子。这些内容,对于一个跟踪报道PPP的记者而言,非常关键。

随着PPP热潮的兴起,以金总为代表的专业人士,一方面要忙碌地穿梭各地,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官员等讲解PPP的运作,另一方面还非常热诚地对媒体分享具体项目推进的工作心得,为媒体记者了解报道PPP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各地PPP示范项目的增多,更多PPP项目的落地,为社会资本、专业机构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为地方政府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了工具。未来,这其中会有问题,也会有值得推广的经验,PPP的大时代,愿与各位一同推进PPP事业。

(作者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