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子商务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

电子商务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交换,到现今的信息社会,商务的形式及具体内容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是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日益成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主要力量。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90—1993年,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交换,到现今的信息社会,商务的形式及具体内容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1.电子商务的产生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网络为手段的商务活动,可以追溯到1839年电报发明应用后的商务活动。随着电话、传真、复印机等通信工具的应用,现代商务与电子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Internet的商业应用是Internet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ARPANET(阿帕网)是Internet的前身,其初期只有四台主机,其设计目标是当网络中的一部分因战争原因遭到破坏时,其他部分仍能正常运行。20世纪80年代初期,ARPANET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的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持下,高速通信线路把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向全社会开放。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1991年,美国政府解除了禁止私人企业为了商业目的进入因特网的禁令,并确定了收费标准和体制。从此商业网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网络。个人、私人企业和创业投资基金成为美国因特网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力量。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电子商务技术应运而生。它利用Internet的网络环境进行快速有效的商业活动:从单纯的网上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到在网上建立商务信息中心;从借助传统贸易手段的不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到能够在网上完成供、产、销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网络电子银行。在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活动给企业在增加产值、降低成本、创造商机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系统与应用软件技术的完善,为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1995年,NSF宣布将Internet移交给3家私营公司,从而完成了Internet的商业化。

今天,Internet上遍布各种类型的商业中心、虚拟商店和虚拟企业,它们提供各种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服务。通过网上商店买卖的产品可以是实体化的,如书籍、鲜花、服装、食品、汽车、电视等,也可以是数字化的,如新闻、录音、录像、数据库、软件及各类基于知识的产品。此外,网上商店还可以提供各类服务,如安排旅游、在线医疗、咨询和远程教育等。

目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几十亿用户与Internet互联,上网用户每年还在以180%的速度递增。根据《2014—2015年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年度报告》,2015年世界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和商务活动的成本,促进了资金、技术、产品、服务和人员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美国亚马逊、EBAY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成功说明电子商务正在引领世界服务业的发展,并影响着未来的商业发展模式。

从整体情况来看,2015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估计达80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交易额的38%。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是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日益成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主要力量。2015年,B2C电子商务占主导地位,B2B、C2C、G2B等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呈现多元发展态势。

2.电子商务产生的主要条件

1)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近30年来,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2)网络的普及和成熟

由于Internet逐渐成为全球通信与交易的主要媒体,因此全球上网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特点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应用条件。

3)信用卡的普及和应用

信用卡方便、快捷的优点使其成为人们消费支付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计算机网络支付与结算系统,使“一卡在手,走遍全球”成为可能,这为电子商务中的网上支付提供了便利条件。

4)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制定

1997年5月31日,由美国VISA和Master Card等国际组织联合指定的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fer Protocol),即电子安全交易协议出台,该协议得到了大多数厂商的认可和支持,为构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安全环境。

5)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自1997年欧盟发布了欧洲电子商务协议,美国随后发布“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以后,电子商务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尝试“网上采购”,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电子商务仅有20多年的历史,1987年9月20日,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了世界,揭开了中国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90—1993年,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阶段。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外经贸部国家外贸许可证EDI系统、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的中国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的中化财务、石油、橡胶贸易EDI系统及山东抽纱公司“EDI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等。1991年5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会同国家计委、科委、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交通部、邮电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商检局、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税务局、贸促会等部委局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同年10月成立“中国EDIFACT委员会”并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共有18个国家部门成员和10个地方委员会。EDI被应用在国内外贸易、交通、银行等领域。

(2)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

1993年,成立国务院副总理任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桥“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5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信息产业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共同组织“北京电子商务国际论坛”,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加拿大等国的700人参加。1994年10月,亚太地区电子商务研讨会在京召开,电子商务概念开始在我国传播。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互联网公司(ISP、COM公司)开始兴起。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我国信息化建设。1996年,金桥网与Internet正式开通。

1997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我国信息化规划。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1997年4月,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3)1998年,开始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中国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是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1999年,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电子交易额当年达到2 000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与电信数据通信局合作在湖南进行中国银行电子商务试点,推出我国第一套基于SET的电子商务系统。

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1998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程,开展电子商场、电子商厦及电子商城的试点,开展网上购物与网上交易,建立金融与非金融论证中心,编制有关标准、法规,为今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基础。1998年,医药电子商务网投入运营,医疗卫生行业1万个企事业单位联网,能提供上千种中西药品信息。全国库存商品调节网络、全国建筑在线、房地产网上促销,都正式开通。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兴起,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的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4)2000年以后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服务商(Dotcom公司)正在从虚幻、风险资本市场向现实市场变化,与传统企业结合,同时开始出现一些较为成功、开始盈利的电子商务应用。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及电子商务应用方式的进一步完善,现实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正在成熟,商务软件和解决方案的“本土化”趋势加快,国内企业开发或着眼于国内应用的电子商务软件和解决方案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导。新的电子商务网站,如网上商店、商城、专卖店、拍卖店,各种电子商务资信和交易站点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网上股票或外汇买卖、网站短信服务、QQ等即时通信工具都在我国蓬勃发展并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搜索引擎、网络教育、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上视频服务、收费邮件服务、短信服务、网上招聘、网络资讯服务、网络游戏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并被更多用户所信赖、接受和使用。我国电子商务全面启动并已初见成效。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交易总额增长近2.6倍,2010年达到约4.5万亿元。电子商务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电子商务在我国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发展亮点。大型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的比重逐年上升,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正在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业务集成协同的方向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得到迅速提高。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的方向靠拢。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 894万人。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未来,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等应用的带动下,互联网将推动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人,较2014年12月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人,与2014年年底相比增加800万人。目前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和30.1%,相差34.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10~40岁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城镇地区低15~27个百分点,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普及的难度相对较低,将来可转化的空间也较大。伴随着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移动商务类应用成为拉动网络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5年上半年,手机支付、手机网购、手机旅行预订用户的规模分别达到2.76亿人、2.70亿人和1.68亿人,半年度增长率分别为26.9%、14.5%和25.0%。与此同时,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使用率均在80%以上,使用率提升的空间有限。但随着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在技术融合、产品创新、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不断探索,未来几年内在使用深度和用户体验上会有较大突破。

2015年上半年,网络金融服务类的应用发展紧随金融市场变化,网上炒股网民的规模显著提升,截至2015年6月,网上炒股的用户规模达到5 628万人,较去年增长了47.4%。而受到2016年上半年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滑,加之股市带来的用户分流,网络余额理财类应用的使用率增长出现停滞。

娱乐类网络应用的整体用户规模在2015年上半年基本保持稳定,除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略微下降外,其他娱乐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均有所增长。在使用率方面,网络文学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有所下降,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略有提升。整体而言,娱乐类应用作为网络应用中最早出现的类型,经过多年发展,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已经逐渐稳定,在2015年上半年,对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