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元的国际化

美元的国际化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美国经济的崛起是美元国际化的基础1776年建国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其经济实力曾经明显弱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此时的美元已经是区域性国际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其国际影响力与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美元的国际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无法超越英镑。成员方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在300亿美元范围内可以向清算联盟透支。

一、美国经济的崛起是美元国际化的基础

1776年建国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其经济实力曾经明显弱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奴隶制的废除不仅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还创造了更多的商品消费者,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形成了以内燃机、冶金、石化等技术组成的新技术体系,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欧洲国家。1870—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增长8.1倍,同期英国只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4]。19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就已经超过了西欧。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了暴发户。美国最初保持中立,直到战争即将结束才参战,损失最小。同时,战争远离美国本土,美国国内经济不仅没有遭到破坏,而且通过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等军需物资,美国大发战争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生铁和钢产量分别增长70%和90%,进口增长80%,出口额增长超过两倍。在资本输出方面,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55亿美元的债务,而战后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对外资本输出高达132亿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40%,积累的国家财富有50 00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欧洲的财富[5]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经济实力就已经明显提高,美元却并没有就此取得相应的国际货币地位,制约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长期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这种“跛行”本位制度存在内在不稳定性,影响了美元货币职能的发挥。直到1900年,美国才通过《金本位法》,正式承认从1879年就已经成为事实的金本位制度合法,从而建立了和其他实施金本位制度国家的货币进行兑换的基础。美国在稳定的货币制度建立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阻碍了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货币币值不稳定,而美国凭借相对充足的黄金储备仍然可以按照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率坚持金本位制度,增强了美元的国际信誉和吸引力,国际贸易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美元计价结算,私人部门也更乐意选择美元资产来防范交易和汇兑风险。1933年4月,为了防止黄金的过度流失,美国作为最后保持金铸币本位制的国家,也在黄金大量流失的情况下,被迫宣布放弃了金本位制。然而,美国随即又与拉美20多个国家组成了“美元集团”,与“英镑区”抗衡。此时的美元已经是区域性国际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其国际影响力与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1929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到了近50%,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四国工业总产值的总和。然而,尽管英国经济已经衰弱,但是由于英镑作为国际货币具有使用的网络效应便利,仍然保留了头号国际货币的“黏性”和“惯性”。美元的国际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无法超越英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再次通过向其他国家出售战略物资而大发战争财,战前,美国的贸易收支还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盈余很小,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贸易顺差额急剧攀升,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美国将这些贸易盈余通过对外贷款、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输出,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收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还是投资收益的净流出国,到20世纪40年代,每年都有大量投资净收益回流。战争严重打击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1933—194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3%,而1940—1945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5%[6]

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使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占全球的1/3,工业生产值占资本主义国家的56%,黄金储备占全球的75%,遥遥领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如表2-4所示)。

表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占世界%)

资料来源: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统计录编》,转引自聂利君:《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伴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逐步取代英镑成为国际经济交往中最受欢迎的计价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但是美元正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却是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的制度框架来确立的。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典型的金本位制崩溃之后,国际货币的兑换缺失了铸金平价这一核心基础,汇兑风险加剧,货币价值也不稳定。为了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组织召开过几次国际会议商讨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但都没有形成有意义的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为了战后经济复苏,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再次成为各国的共识。

为了在筹建的新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英国和美国展开了竞争。英国经济实力虽然已经极大地衰弱,但是英镑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计价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为了在黄金数量锐减的状况下仍然维持英镑的地位,1941年,英国提出了由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J.M.Keynes)拟定的“凯恩斯计划”(Keynes Plan),即“国际清算同盟计划”(Proposal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该计划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中央银行在该联盟开户往来,创造以黄金计价的新的账户单位“班珂”(Bancor)。各国的“班珂”份额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三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计算。成员方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在300亿美元范围内可以向清算联盟透支。各国汇率以“班珂”标价,未经清算同盟理事会同意不能随意变动。该计划主张创造新的国际清偿手段,降低黄金的作用。由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储备都已经急剧减少,因此“凯恩斯计划”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

1940年,美国提出了由美国财政部长助理哈里·D.怀特拟定的“怀特计划”(White Plan),即“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Proposals for the United and Associa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Fund)。该计划主张建立联合国平准基金,各国以存款方式向基金组织缴纳份额,金额不低于50亿美元。成员方在基金中的份额以黄金和本币构成,数量取决于该国的外汇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等因素,份额数量决定其在基金中的投票权。基金组织的货币单位“尤尼塔”(Unita)的法定黄金含量为137.142格令,可以兑换黄金,也可以在成员方之间相互转让。成员方的本币与“尤尼塔”保持固定汇率,各国不能随意改变这一法定比价,只有在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经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调整。成员方彼此间的货币汇率按各自与“尤尼塔”的法定比价为基准。当成员方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申请向基金组织贷款来解决。“怀特计划”充分反映了美国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雄厚的黄金储备,通过控制拟建立的基金组织来控制国际货币体系的野心。

“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数易其稿,直到1943年4月7日才同时正式公布。1943年9月25日到10月9日,分别由怀特和凯恩斯带队的美英两国谈判小组在华盛顿召开了九次专题会议,经过激烈地争吵,最终英国妥协,于1944年4月发表了以“怀特计划”为主要框架的《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同年7月1日到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44个同盟国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因为这次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所以通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了美元的“双挂钩”制度以及按此确立的固定汇率制度:赋予各国纸币虚拟的法定黄金含量,只有美元能直接兑换黄金,其他货币按照各自与美元的法定黄金含量之比确定的汇率,先兑换成美元才能兑换成黄金。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该固定汇率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化的方式,美元成为国际本位货币,在各国官方储备中所占比例相比英镑及后来的德国马克、日元等,有绝对优势。同时,美元也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和金融市场计价结算货币。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通过美元成为国际本位货币获得了经济乃至政治上的霸权。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在贸易项目下输出美元获得了用本国可以任意发行的货币就能购买全球物资的特权,同时,借助庞大的金融市场吸纳境外美元回流,并且用本币计价负债,利用本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美元的这种国际循环模式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福利,同时也为国际货币体系埋下了隐患。关于此,本书第五章将专门论述。此处只是强调美元能够正式取代英镑成为国际本位货币,以及美元的国际化模式极大程度地得力于国际政治经济协商以及多国博弈,是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制度保障确立的。是独一无二的货币国际化模式,不容易复制,但政府在本币国际化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在美元国际化进程中得到了鲜明体现。

后来,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僵化,而且美元还存在供应数量上无法克服的“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最终走向了崩溃。

三、“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国际地位的变化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于同年4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二修正案》,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现行的“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正式承认已经既成事实的浮动汇率制度,允许成员方可自由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或者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在储备货币选择问题上,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基本垄断国际储备货币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除了美元外,英镑、德国马克、日元以及后来问世的欧元等都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下,仍然维持着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如表2-5,表2-6所示)。

表2-5 1973—2008年部分年份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资料计算所得。

表2-6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相对地位及其货币使用量

资料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April 2009;WTO,Statistics Database。

四、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2009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超过1.42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贸易逆差3 807亿美元,失业率持续在高位,到2012年2月失业率仍达到8.25%的水平[7]。而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三次估测数据(最终修正值)显示,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额为15.09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1.7%,比2010年降低1.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这些表现,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从其他国家官方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来看,美元所占的比重从最高峰时期的84.5%下降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61.65%,而欧元的比重从2002年的23.8%上升为27.7%[8]

由于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对全球经济形成巨大影响。国际社会对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认识更加深刻。尤其是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连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将通货膨胀向全球输出,而且造成持有美元资产的安全性、收益率不断降低,引发了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德国与法国多次指责由于美元霸权地位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和提高欧元国际地位来抑制美元霸权的危害。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联合国改革委员会经济学家们提出应该扩大特别提款权(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2009年3月,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提出在特别提款权的基础上,应该建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以弥补现行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这一建议立即得到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响应:巴西总统卢拉认为中国的建议“有效且恰当”;印尼中央银行也表示支持中国的建议,以减少市场对单一国家或货币的依赖。而在2009年的20国集团峰会上,阿根廷、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纷纷赞成建立新的储备货币[9]

面对这些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美国政府并没有表现出直接的不满,美国国内的经济学界也开始关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过度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理查德·杜搏斯坦尔(Richard Dobbsetal,2009)认为,虽然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铸币税等收益,但是也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外资流入使2008年美元汇率上升5%~8%,从而造成美国大约300亿~600亿美元的净损失。弗雷德·伯格斯坦(C.Fred Bergsten,2009)认为美国应该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提出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建议,促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10]

上述迹象表明,改革美元独大的地位,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符合国际社会乃至美国国家利益的一种趋势。然而,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有限,建立超主权货币至今为止还是停留在理论探讨中的构想。在现存的主要国际货币中,能够和美元抗衡的原本只有欧元。虽然2008年美国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是欧洲也同样未能幸免,而且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欧洲对危机的救援还不如美国及时有效。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国与欧洲国家都大量增发了债券,加重了债务负担,增加了债务违约风险,不同程度被国际主要评级机构下调了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发生了美债危机与欧债危机。但是,美债危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偿还危机,只是不同党派与政客的借题博弈。2011年8月1日晚间,美国众议院以269票赞成和161票反对最终通过了国会两党领袖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该协议将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政府借债上限上调了2.1万亿美元,美国可以在此范围内再次举债以偿还到期债务,消除了美国债务违约风险。而欧债危机却是相关债务国家真正的偿还危机,欧盟虽然通过救援措施能够暂时帮助成员方偿还到期债务,但是由于救援条件难以被成员方接受,并且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救助措施没有改善这些国家的偿付能力,因此欧债危机难以根除,而且一旦有成员方宣布国家破产或者退出欧元区,必将更加严重影响欧元的国际地位。所以,虽然同样遭遇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但是美国的状况仍然比欧洲国家更乐观,相比欧元而言,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反而更加充足。从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危机尘嚣四起的2011年8月到逐渐平息的2012年2月间,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基本上是贬值趋势(如图2-1所示)。

图2-1 2011年8月—2012年2月欧元兑换美元汇率走势

资料来源:根据万达(OANDA)数据库资料整理而成。http://www.oanda.com/corp/。

除了欧元以外,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其他自由兑换货币,如日元、英镑等更加无法与美元抗衡,而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经济实力与美国相差甚大。中国虽然发展势头强劲,并且也在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发达、资本项目的限制兑换等因素,人民币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国际化。因此,虽然接连遭遇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美元在世界货币之林仍然毫无争议地占据垄断地位。

正如苏巴奇(Subacchi)和科恩(Cohen)所指出的那样,真正成为国际性货币需要自治力和影响力。前者是指本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够不受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后者则是指本国制定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他国的货币政策。国际货币目标的实现是从自治力开始的,但自治力不一定能够转化为影响力。从这两个重要的力量来看,美元完全符合条件,欧元符合一半,即有足够的自治力,但影响力明显不足。而其他国际性货币则在这两方面都还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只有美元和“半个”欧元的“一个半国际货币”(One and A Half Currency System)[11]

虽然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与影响,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主导和垄断地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在金融危机之后仍然保持在65%左右,是欧元占比的两倍多(如表2-6所示)。在计价结算货币职能的发挥方面,美元也占据绝对优势: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比重达80%,相比而言,欧元和日元占比都低于10%;在外汇市场交易中,使用美元的比重超过40%,欧元和日元相加的比重则只有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