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供给及其创造机制

货币供给及其创造机制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货币供给的含义及其层次划分1.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这一概念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考察和理解。货币供给量是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持有的现金和存款总量,即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债务量,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的债务量。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及其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这一概念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考察和理解。动态的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全过程; 静态的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流通中的货币存量,通常称之为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持有的现金和存款总量,即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债务量,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的债务量。我们通常所谓的货币供给就是指货币供给量,即静态的货币供给。

2.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的口径。各个国家及国际金融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但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共同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即时可以变为现款,而对持有人又不发生损失的性质。在具体划分货币层次时,按照流动性标准可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货币周转速度的快慢; 二是存款变现率的高低; 三是货币作为购买力的活跃程度。此外,根据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确定调控重点,划分货币层次。各国具体货币层次的划分均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

按照资产流动性的不同对货币供给进行划分便于考察各种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一组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具体而言: ①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②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和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西方国家一般习惯于把货币划分成M1、M2、M3及M44个层次,具体如下: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储蓄机构的储蓄存款

M4=M3+短期国库库券和其他短期债券

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3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0反映并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与居民的生活联系密切; M1为即期需求,直接引起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对短期经济运行反应比较敏感; M2为潜在的总需求,与中长期经济行为的联系较密切。

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 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 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 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与外生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货币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而货币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地,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肯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无异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那么,货币供给到底是内生性强还是外生性强? 一般来说,在现代信用经济中,货币存量的定义越狭窄,它就越符合外生性的要求; 货币存量的定义越广泛,由于金融创新的影响,各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金融市场全球性日益凸显,货币供给是外生性弱而内生性强,更符合内生性的要求。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作为货币供给量的存款与现金均来源于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正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构成中央银行的债务总量,是中央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1.基础货币的概念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初始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基础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B代表基础货币,C代表流通中的现金,R代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C和R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对这两部分都具有直接的控制能力。

2.基础货币的特点

从质的规定性来分析,基础货币有如下5个显著特点: ①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②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能够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 ③派生性,即它运动的结果能够产生出数倍于它本身量的货币,具有多倍的伸缩功能; ④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高的相关度,它的变化对于货币供给变化起着主要决定作用; ⑤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并且通过对它的控制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其流通性强且具有派生性。

3.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的作用

现金的发行权由中央银行垄断,其发行程序、管理技术等均由中央银行掌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中央银行对其有较强的控制力。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结构,影响其信贷能力,也可以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再贷款条件等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还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和外汇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量。

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现金发行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所以被称为基础货币,是因为如果没有现金的发行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供应,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便难以形成,或者说,它用以创造派生存款的原始存款的来源就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源泉。

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是整个货币供应过程中的最初环节,它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只有通过商业银行运用准备金存款进行存款创造活动后,才能完成最终的货币供应。货币供应的全过程,就是由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形成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创造派生存款(现金漏损的部分形成流通中的现金),最终形成货币供应总量的过程。

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基础货币等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总额。基础货币是社会各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基础,是现代货币理论分析中央银行各项政策措施与最终经济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媒介因素。

4.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金融部门的债权债务变动,是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调控,会引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中央银行对金融部门的债权增加,基础货币量增加; 相反,基础货币量减少。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有如下两种: ①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证券的业务。例如: 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②贴现贷款。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表10-1至10-4)。

表10-1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表10-2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表10-3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表10-4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财政是政府部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其收支活动与货币供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财政的各项收入和支出都是以货币形式进行的,而且都是与银行存款账户直接相联系的,由此决定了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财政金库是由中央银行代理的,中央银行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财政收入的上缴和支出的下拨,代理税款入库,代办财政债券的发行和收兑等,所以,财政收支的变动,首先就会引起中央银行负债和资产的变动。又因为上缴财政收入的企业和接受财政拨款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都是在商业银行开户的,因此,财政收入的变化和支出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的变化。其基本变化关系是: 财政收入增加时,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 财政支出增加时,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在货币供给机制中,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意味着货币供给的收缩; 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意味着货币供给的扩张。因此,财政收入增加,表明货币供给收缩; 财政支出增加,表明货币供给扩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而负债减少,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增加; 相反,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减少,而负债增加,基础货币量减少。

(3)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和负债。国外净资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国外净资产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资产增加得越多,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得就越多。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国外净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增加时,基础货币量增加; 相反,基础货币量减少。

(4)其他因素。如恶劣气候会影响中央银行的支票清算,导致在途资金的暂时增加。由于在途资金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支票开户行的一种贷款,所以它的增加将使基础货币暂时增加。财政部动用它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时,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抵消,所以对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对上述各类因素的控制能力是不同的,在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负债方面,基础货币量是被动变化的,中央银行很难直接加以控制; 中央银行对财政资产负债的变动也没有完全的支配能力。因此,对这部分基础货币量的增减变化,中央银行只能借助其他的政策措施间接控制;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及由此决定的基础货币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控制力。

三、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

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把小额的、零散的资金汇聚成大额的资金集中运用出去,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能够体现其作为信用中介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转账和发放贷款,通过多家商业银行的运作,使得存款总额多倍增加,这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是货币供给机制运作的基础。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概念

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有两种: 一是原始存款,二是派生存款。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 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 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活期存款是其负债业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事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的基础,是原始存款的主要来源。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商业银行通过它的资产业务,发挥其货币创造功能,将吸收的原始存款纳入银行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再次形成存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使原始存款成倍增加。

2.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扩张和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原始存款的增加能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这需要两个条件,即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1)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按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部分准备金(商业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资产包括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 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其余部分均可以发放贷款或投资等。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

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 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2)采用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在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相互转化中,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之间的转化,使现代银行获得了在存款不断派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信贷规模的能力。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3.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是办理活期存款的银行。各企业、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并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进行支付。当允许商业银行机构可以多存多贷,且贷款以转账方式进行时,商业银行机构根据吸收的存款对企业发放一笔新贷款,这笔贷款又会以存款形式进入借款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或是进入商业银行的另一家机构,其结果都是新增加一笔存款,即派生存款。这个由贷款派生出来的存款,又会被银行贷出,同样派生出另一笔存款。这样的存贷、贷存的反复进行,自然会派生出大量的存款来,为流通增加货币供应: 甲银行吸收客户A存款 →— 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客户B发放贷款 →— 形成客户B在甲银行的存款 →— 客户B用存款进行转账支付 →— 形成乙银行客户C的存款 →— 乙银行提取部分准备金后继续放款。如果资金不流出银行体系,银行体系就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假设为了增加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从某某客户A手中购进国库券100元,客户A将所得到的100元现金(或支票)存入甲银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均为20%(为简化分析,假设商业银行只需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创造过程为:

(1)甲银行收到100元现金,存入客户A在甲银行的银行账户,甲银行按20%比例缴存法定准备金(表10-5)。

表10-5 甲银行资产负债表

(2)甲银行对客户B发放贷款80元,客户B用所得贷款购买在乙银行开户的客户C的商品,存款划入乙银行(表10-6、表10-7)。

表10-6 甲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10-7 乙银行资产负债表

(3)乙银行对客户D发放贷款64元,客户D因转账支付活动,存款划入丙银行(表10-8)。

表10-8 丙银行资产负债表

这样的经营活动不断继续,在最初存进银行的100元“原始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最后银行总体的账户上负债有500元存款,资产有400元贷款和100元准备金(表10-9)。

表10-9 存款创造过程表

综合以上分析,有: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准备金率 (10.11)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0.12)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一般说来,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可得:

存款派生倍数(K)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金率 (10.13)

4.对存款派生倍数的修正

派生存款创造的过程决定于原始存款和派生倍数。原始存款包括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派生倍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受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之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超额准备金率re。考虑到谨慎经营或应付意外事件,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受客户需求的制约以及经济运行大环境的影响等,商业银行除了按照要求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还会保留一部分超额准备金。而且,银行所保持的超额准备金总额与活期存款有一个稳定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金率,它的变化与派生存款能力成反比: 即超额准备率re上升,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相应减少,存款派生倍数变小; 反之,存款派生倍数则变大。

商业银行愿意持有多少超额准备金,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的高低,即生息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如果利率低,re就高; 反之则相反。②借入准备金的成本高低,主要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再贴现率高,意味着借入准备金的成本增高,商业银行就会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以备不测之需; 反之,如果借入准备金的成本较低,就没有必要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re就低。③银行拆入资金的能力。银行获取短期负债的能力越强,re就越低; 反之则相反。

(2)现金漏损率rc。现金漏损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活期存款总会有一部分以现金形式被提走,流出银行体系,银行就不能利用它们来进一步扩张贷款,则活期存款的扩张倍数会受到制约。现金漏损率rc的提高会使派生倍数下降、派生存款的数量下降。

一般来说,影响rc值的因素有: ①社会大众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可支配的收入越高,需要持有的现金越多,但是rc趋于下降。②用现金购买或用支票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的变化。比如,食品的价格相对于耐用消费品价格上升,会增加现金需求,rc值提高。③大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高,rc值则高; 相反,rc值就低。④地下经济规模的大小。地下经济多以现金交易为主,其规模越大,rc也越大。⑤社会的支付习惯。信用工具的发达程度、社会及政治的稳定性、利率水平等都影响rc值的变化。

(3)定期存款比率t及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t。当存款人把一部分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时,这种转变对派生存款能力的影响不同于前面讨论过的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当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和发生现金漏损时,这部分资金不能参与存款的派生。而当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时,这一部分资金仍然在银行系统内,只是为定期存款保留的准备金不能进入存款创造过程,其余部分商业银行仍然可以加以运用,仍然遵循派生存款的创造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rt值增加,存款派生倍数就会下降; t、rt值变小,存款派生倍数就会上升。

影响t的主要因素有: ①银行的存款利率。一般来说,如果定期存款的利率上升,则会导致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转化,从而使t值增大,反之t值减小。②通货膨胀预期。t值的大小同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有较密切的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高时,t值降低。

由以上分析可知,商业银行吸收一定的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多少派生存款货币要受到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存款货币最终扩张的倍数为:

式中,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c为现金漏损率,re为超额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

四、货币供给机制

1.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

商业银行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由于商业银行是办理活期存款的银行,当商业银行机构可以多存多贷,且贷款方式以转账方式进行时,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的创造,为流通中增加货币供应,增加了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的作用表现在: 首先,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相当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从而扩大其派生能力; 其次,中央银行可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这等于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实际可用的存款额,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派生能力; 最后,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现金)发行,企业和居民则会把现金存入银行,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扩大存款总额。

由于中央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有可能适应经济需要不断扩大派生能力,派生出更多的存款。可见,中央银行实际上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派生的“原动力”,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等资金运用而派生出存款,增加货币供应。在货币供应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相互联系、共同操作,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2.货币乘数

一定的货币供应总量必然是一定的基础货币按照一定倍数或乘数扩张后的结果。或者说,货币供应量总是表现为基础货币的一定倍数。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这个倍数用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来表示。如果以M表示货币供应量,以B表示基础货币,以m表示货币乘数,则有如下货币供应量的理论公式:

该公式表明,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扩张为货币供应总量,因此,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机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呢?

从公式M=B·m可知:

假定我们要确定M1口径的货币供应量形成中的货币乘数值,可作如下推导:

M1=C+D

其中,C是流通中的现金,D是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B=C+R

其中,R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Rd、超额准备金Re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rt·T(T表示定期存款,rt表示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那么,就有:

将各项同除以D:

这就是在一定的基础货币下形成M1口径的货币供应量的货币乘数公式,其中rc为现金漏损率,rd为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e为超额准备金率,t为转化为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将货币乘数公式代入货币供应量M1公式中,就得到

由此可见,货币供给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商业银行增加原始存款10000元,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超额准备金率为2%,现金漏损率为8%,转化为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为20%,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5%,根据上面的公式,M=计算出货币乘数大于3.48,银行体系所能提供的总货币供应量是34838元。

3.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1)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存款,大都是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派生出来的,而商业银行的派生过程不可能是无止境的,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贷款能否贷出去,即是否有足够的贷款需求。而贷款需求即货币需求决定于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经济变量,从而影响了货币供给的规模。

(2)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其实还是通过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来实现的。当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会扩大货币需求,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当企业生产规模不变时,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资金周转快,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也就抑制了货币供给的增加。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能有效地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从而促进货币供给的合理增长。

(3)居民个人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客户提现率是影响商业银行派生能力的一项因素,这在前面已经谈到过。而客户愿意持有多少现金,又是由许多客观经济因素决定的,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货币供给量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成正比,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提现率会降低,从而促进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反之,则抑制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使用行为,会导致货币供给的结构发生变化。

(4)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商业银行通过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等,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5)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当财政收入无法满足财政需求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弥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两种: 向社会公众借款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后者将影响到货币的供应量。此外,财政收支过程都要通过中央银行的账户进行,从而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规模。

财政收入表示货币从非政府部门流入政府部门,财政支出表示货币从政府部门流向非政府部门,因此货币供给量不变; 财政结余表示货币从非政府部门向政府部门净流入,货币供给量收缩; 财政赤字,表示货币从政府部门向非政府部门净流出,货币供给量扩大。

五、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实际上探讨的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问题。

内生性和外生性又被称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它是能够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即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变动是由经济体系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从金融领域来看,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资产规模要受到存款的资产偏好和银行贷款、投资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创造能力也会随着其贷款融资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而社会公众资产偏好导致的资产结构又是现实经济运行经常调整变化的结果,这就使货币供给的变化具有内生性。力主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并不等于否认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效性。只不过货币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能力之间的替代性会大大地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效应。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则认为,货币供给量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以外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决定的,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通过发行货币、规定存款与储备比率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合理货币需求量,然后再由中央银行供给适量货币,货币供需就能实现均衡。如果货币需求量是合理的,则当货币失衡时,完全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手段的实施加以矫正。强调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并不否认经济系统中实际经济活动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只是表明实际经济活动中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远不如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那么强。

应该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地用非此即彼的逻辑进行判断。争论仍在继续,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具有内外共生性: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货币供给形成的源头——基础货币——是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为政策所左右。另一方面,货币供给量并不完全是纯粹的外生变量,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和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因素,不仅仅包括货币当局的政策变量,其间还受别的经济因素(例如商业银行、社会公众的偏好和资产选择等)的影响,尤其是货币乘数更是一个由多重经济主体操作,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变量,这表明,货币供给还是带有内生变量性质的。货币供给量所具有的这种双重性质,虽然不是严格合乎计量经济学的要求,但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当前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对货币供给量仍然具有相当的控制力,但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作用力度越来越大,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通过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不断增强。货币供给量的内外共生性既决定了中央银行应该承担起对货币供给量不可推卸的调控责任,又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能力,增加了调控难度。这对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银行应适时调整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调控能力和操作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