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庆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周

重庆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周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大学财务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表明,重庆市为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将要着力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绩效核算,提高办学活力。

西南大学财务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截至2012年,重庆市共有56所高校,全市地方高等教育经费年投入量逐年增长,2012年普通本科生生均事业费已超过12000元、专科生生均事业费超过6000元。(数据来源:《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教育资源的投入逐年增加,其利用的绩效情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八条提出要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重庆市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划》提倡“勤俭节约办学,建立教育投入增长考核制度和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制度。”这表明,重庆市为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将要着力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绩效核算,提高办学活力。

二、文献综述

王敬红等探讨了基于绩效目标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行动策略,但缺乏基于二者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规则的过程观察以及相应的实证分析。杨钋梳理了有关高等教育绩效分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者们完善了资源配置和绩效产出的理论框架,但对在多渠道融资取得教育资源之后产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提高绩效的策略方面明显不足。吴迎新对《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研究,构建基于CORPS模式的高校绩效评价PCA/DEA的模型体系。吴迎新的研究仍没有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小的评价难题。高校不同于企业,投入和产出的边界及他们的相关性相对来说比较模糊,这样的方法可能忽略了某些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特色和优势;同时,研究数据的搜集不足以完全反映高校的实际成效以及体现高等教育产出的滞后性特点。本文将基于Malmquist指数来探索建立动态指标,采集重庆市部分高校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填补重庆市高校绩效研究空白。

三、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绩效分析

(一)指标构建

本文以高校人力、物力、财力为投入指标,以教学培养人才成果、科研成果为产出指标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重庆市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采用2003—2012年的数据。因为评价的结果或许会影响被评价学校的声誉,所以我们在评价中使用DMU1,DMU2,……, DMU24,来表示所选取的24所样本高校。

针对高校投入产出数据不易获得的特点,文中尽量将高校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将容易获得且对量化资源使用绩效比较重要的数据归纳整理出来(如图1所示)。指标说明如下:

图1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指标体系

1.人力。人力资源一直是学校办学的最重要资源,是学校办学最关键的资源。高等教育的人力投入方面主要是指教师投入。教师在教育的活动中,教师数量和自身能力及素质、知识水平都将影响教育的绩效水平,高等教育的人力投入目的就是要建设结构合理和数量适当及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但因为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很难用指标来衡量的,文中从教师数量和教师中博士人数及副高以上职称的数据来综合反映教师队伍的水平。

2.物力。高等学校中物力资源主要是指高校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筑物、土地等物质资料总和,是高校中的货币资金实物形态。该项指标的投入是保证各项教学、科研等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本文中,物力投入指标主要包括五项:教学科研设备的总值、教室总面积数、实验室的面积数、固定资产的总额及图书馆图书的总册数等。

3.财力。高校的财力资源是指高校人力、物力资源消耗的货币反映,也是高等院校中的各项资源货币化的表现。目前,我国公立的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缴费、各学校自筹经费及社会各界捐助等筹资模式,摆脱了单靠政府投入办学的旧体制。文章中选取了科研经费总额、教育经费总额及其他经费的拨款指标,其中,科研经费总额表现为科研经费拨款总额与科研事业收入的总和,而教育经费总额表现为教育经费拨款额与教育事业收入的总和。

4.学生培养。高校的主要任务还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不过,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指标是难以定量分析的,如毕业生就业的去向和就业前景指标。根据指标选取原则,我们将学生培养成果的指标主要包括在校生、当年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获取学位的比率。

5.教学成果。是指能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实用性,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培养目标能产生明显教学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文中该指标主要表现在全国百篇优博论文的数量、教学杰出的教师人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总数等。

6.科研成果。现在,学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已经有了相对统一的认识,主要包括论文、著作等。我们选择了论文、著作和专利及成果转化及获奖作为科研成果的量化指标,涵盖了科研产出。科研成果指标包括: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所收录的论文数量,一所大学被其收录的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反映了高校的研究水平和学术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水平;出版专著数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研究和发展成果奖数量;国家级科技项目的验收数量(主要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技术转让实际收入的额度及专利技术售出实际收入的额度等。

(二)绩效核算

本文运用Matlab软件,通过图1中列示的指标对这24所样本高校的2003—2012年的10年间资源利用绩效进行核算,绩效值如表1所示,综合绩效,包括纯技术绩效和资源配置绩效,是高校发展的综合指标,纯技术绩效是在综合绩效中除去了配置绩效之后,纯粹由技术提高的绩效的指标。配置绩效,是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绩效指标;综合绩效等于纯技术绩效乘配置绩效;技术进步表示高校发展伴随的技术更新的程度;全要素绩效反映了样本高校的总体发展水平。

表1 重庆市部分高校资源使用Malmquist绩效分析

注:MA—全要素绩效,ECA—效率变化指数,TCA—技术进步指数,PEC—纯技术绩效,SEC—资源配置绩效。

整体来看,技术进步绩效保持了最优,即100%,但是高校DMU13、DMU14、DMU16低于100%,意味着这些高校的资源利用技术落后于其他高校。整体来看,技术绩效和全要素绩效都低于100%,分别是84.1%和84.7%,说明这些样本高校的资源利用绩效普遍较低,没有取得显著的规模效应,普遍存在资源利用低效或者浪费的现象。

四、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在此之前,我们对24所高校资源利用绩效进行了分析,但对影响因素及相互影响程度仍然不明确。因此,研究相关因素对各高校资源利用绩效的影响程度,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分析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二是为高校发展,提高地区高校的竞争力提供建议。重庆高校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如果用传统的OLS分析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因此,本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进行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

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原理,计量分析分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建立空间权值矩阵、检验空间相关性;二是如果有空间相关性就进行模型比较的检验,选择合适的模型;三是用选择好的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有两种方式,一是Moran’s I系数检验,二是Geary’s比率检验,这两种方法能相互取代。本文采用比较多见的Moran’s I系数检验,因为其不容易受偏离正态分布的影响。

先定义各高校之间的空间权值矩阵W,本文采用Anselin介绍的K值邻近空间矩阵方法(见参考文献[4][5])

(2)式中,Wij为空间权值矩阵中的任意元素值;n是高校总数,即样本容量,本文中的n-24。Moran’s I系数取值范围是[-1,1]。取1,意味着各高校的绩效利用存在着正的强烈的相关性,0以意味着不存在相关性,-1意味着负相关性。

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

其中,Y是因变量,X为n×k的外生解释变量矩阵;ρ为空间回归系数,W为n×n阶的空间权值矩阵,一般用邻接矩阵;WY为空间滞后因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的截面因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

(4)式是空间滞后模型SLM,主要用来估计空间相互作用的存在性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用来反映可能的空间影响。(5)式是空间误差模型SEM,用来回归干扰多余的空间相关影响。即使它们都能计量,但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不一样,选择是有区别的。

因两种模型能应用的条件是不完全一样的,即不能根据经验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进行了模型的选择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似然比检验LR和Wald检验及Lagrange乘数法检验LM。我们采用LM检验:

LMERR=[e'We/(e'e N)]2/[tr(W2+W'W)] (6)

LMLAG=[e'WY/(e'e N)]2D (7)

(6)式中,tr表示求矩阵的迹,e是OLS残差,W是权值矩阵。当LMLAG>LMERR时,而且R-LMLAG和R-LMERR指标显著时,空间相关正确来源是一个可能漏掉的空间滞后变量时,选择空间滞后模型,否则选择空间误差模型。

(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对2003—2012年重庆市的24个样本高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进行分析,本文构建相应空间计量模型,以学生培养成果(TS)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力(HR)、物力(MR)、财力投入(FR)为解释变量:(8)

In TSit=K+In HRit1In MRit2In FRits WIn TSit+Xit

上式为SLM模型,主要适用于相邻高校的教育资源对整个地区其他高校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其中,β012为待估参数,s为空间滞后系数,W为滞后项的空间权值矩阵,i代表某高校,t代表时间。(9)

In TSit=K+In HRit1In MRit2In FRit+(I-λW)Xit

上式为SEM模型,适用于高校之间相互关系通过误差项来影响的状况。λ是空间误差滞后项,W是空间权值矩阵,I是单位矩阵。将用检验LM对上面模型进行判断,发现LM-LAG,R-LMLAG的值都高于LMERR,R-LMERR,而且较为显著,所以用空间滞后模型更好。

表2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

根据表2可知,R2的值99.98%,AIC为-92.3268,SC为-88.2536和Log like lihood为46.8652,说明该模型有比较强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价值。结果表明:样本高校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力投入对高校发展的正向促进弹性是0.1121,物力投入的正向促进弹性为0.3566,财力投入对高校发展的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当然,这个结果未必说明财力投入对高校发展没有影响,而是财政投入对高校培养学生的来说,促进作用相对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较小,因此在分析中没有表现出来。空间滞后项S为0.0129,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重庆市高校发展所形成的空间集聚分布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及建议

以上研究表明,重庆市高校在近10年的发展中,紧紧围绕服务统筹城乡和支柱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区域优势,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在增长方式上尚属粗放型模式,从数据来看,这24所样本高校中,较多高校的发展以外延式的规模扩张来追求效益。投入的数据来看,在渝高校的总体规模日益扩大,但是投资结构不甚合理,普遍有资产投入相对过大,内涵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从高等教育投资绩效来看,投入产出存在绩效缺憾,体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总之,重庆市高等教育在扩张规模的同时,在质量、结构、效益和绩效的协调发展方面需要更加完善。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从投入和产出的直观数据分析,重庆市高校离完善的绩效拨款机制还相差甚远。建议建立绩效导向型资源配置机制,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与拨款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绩效。

2.目前,重庆大学城已基本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国内一流高教园区,但规模效应不是很显著。政府应该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大学城的专业集聚优势,取得规模效益,构建公共资源共享平台。

3.部分弱势高校全要素效率较低,所在区位决定了其“孤立国”的发展模式,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建议政府帮助弱势高校完善投融资体系,提高运行保障能力,减轻债务负担,帮助这些高校首先实现将债务风险控制在30%以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敬红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与绩效研究评述[J]高等教育管理,2011(5):86-91.

[2]杨钋.以绩效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J]教育发展研究,2008(7):16-20.

[3]吴迎新.基于CORPS模式的高校绩效评价再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9):54-60.

[4]王铮.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的教育投入绩效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1 (14):93-96.

[5]鲁涛,陆邦祥.一种新的Malmquist指数测算与分解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2(23):17-18.

[6]蒲勇健,张强,黄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系统工程,2012 (9):98-99.

[1] 本文获重庆市会计学会、重庆市总会计师协会2016年度优秀会计论文三等奖,已发表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