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

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大背景下,讨论如何增强离岸贸易功能,对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离岸贸易主要集中于具有优惠税收政策、低廉运输成本、稳定贸易环境的区域或城市,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都通过离岸贸易实现了贸易增长的结构性转变。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大背景下,讨论如何增强离岸贸易功能,对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贸易;国际借鉴

一、对离岸贸易的界定

  虽然离岸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离岸贸易还没有一个统一、明晰的界定。本章在研究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发展模式时,选择使用《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中对离岸贸易的定义,它认为离岸贸易是一种综合地、全面地降低企业进出口运营成本的国际贸易操作方式。它可以同时降低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结算成本、税务成本、财务成本、船务运营成本、关务成本、进出口业务操作成本以及单证成本。不仅如此,通过离岸贸易的操作方式,还可以合理、合法地规避企业所面临的一些贸易壁垒及各种税费,同时也解决了某些国家国际结算中的风险难题。离岸贸易的特点在于,各离岸公司不再受制于本地港口货物处理的能力,而更关注与贸易商的沟通协调能力。

  《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把离岸贸易分为“商贸服务”和“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两种。商贸服务是指从境外卖家买入,并直接卖给另一外地的买家的货物买卖服务,有关货物并没有进出当地,而从事商贸服务的当地贸易商具有所涉及货物的物主身份,贸易商可以通过商贸服务赚取中间利差。而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是指按照外地买家或者卖家的要求,安排购买、销售货物的服务(例如寻找货源市场推广、商讨合约及价格、搜集货物样本及足够的货量、装运、检查及安排订购事宜等服务),所涉及的货物是由境外卖家通过当地贸易商安排出售给另一境外买家,有关货物并没有进出当地。与商贸服务不同的是,从事该商品服务的贸易商作为代理人或经纪人的身份,并不具有所涉及货物的物主身份,因此货物的价值不计入其会计系统内,它们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货物是否具有所有权。

  例如,中国某贸易公司在香港开设了离岸公司,然后把产品以较低价格销售给该离岸公司,再由离岸公司把产品以正常价格转售给另一国买主,而实际上,货物则从中国公司直接运往买主。由于香港的企业所得税大大低于中国内地,所以通过离岸贸易的方式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这属于“商贸服务”的范畴。另一种情况,有一家注册地为香港的离岸贸易公司受到日本某公司的委托,为其在中国内地代购一批货物,货物由中国内地直接运往日本。该离岸公司作为贸易中介人,为买卖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其主要收益来自于佣金,这属于“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的范畴。可见,离岸贸易主要依靠赚取利差或者商务服务获得增值,包括提供商贸服务所赚取的贸易,以及提供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所赚取的佣金,所以,离岸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种,它可以帮助实施离岸贸易的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甚至还可以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

二、国际发达城市发展离岸贸易的做法

(一)发达城市发展离岸贸易的模式

  国际一些发达城市,例如纽约、伦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相继成为世界性的离岸贸易中心,其发展路径各有特色,其中纽约、伦敦已经成为老牌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则是新兴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上海处于发展离岸贸易的初始阶段,可以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重点借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离岸贸易发展模式。

  1.新加坡

  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是亚洲重要的贸易、服务和航运中心,并且是继伦敦、纽约和中国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在当地设立离岸机构,在过去的20年中,新加坡的离岸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此外,新加坡的离岸贸易额占其GDP的1.4%,新加坡能成为成功的国际离岸中心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

  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市场属于内外分离型,新元账户和非新元账户是完全分离的,这样可以把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隔离开来,有效防止资本频繁出入本国金融市场以及离岸金融活动影响或者冲击到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在金融高度开放的同时,保证了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政策的正常实施。正是这种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使得新加坡在金融危机面前也能临危不乱。此外,新加坡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在税收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等方面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例如,免征非新加坡居民从亚洲货币单位管理基金获得的离岸收入税,免征所有亚洲货币单位的离岸贷款合同印花税,免征亚洲货币单位与非居民间非新元掉期交易预扣税,等等。

  (2)“全球贸易商”(GTP)认证计划

  新加坡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开始实施“特许石油贸易商”(AOT)和“特许国际贸易商”(AIT)计划,鼓励各家公司将新加坡作为开展离岸贸易活动的基地。在2001年,新加坡把AOT与AIT计划合并成为“全球贸易商”(GTP)认证计划,制定了吸引总部的差别性优惠政策,获得全球贸易商计划证书的企业,对所有合同的贸易收入提供10%的优惠税率。在现有计划下,获准的全球贸易企业根据贸易量的规模也将能获得5%的优惠税率和10%的合同岸外贸易收入税率。获得“国际总部”称号的企业,除了享受区域总部企业的优惠外,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优惠。在这些计划的鼓励和推动下,新加坡已经成功地吸引了许多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在当地开展离岸贸易活动。

  (3)贸易便利化和税收政策

  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了新加坡国际企业局,以服务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离岸经济发展,在海外设立了30多个办事机构,形成了全球网络,能帮助企业发展国际贸易、开发业务能力、寻找海外合作伙伴以及进入新市场。

  此外,新加坡年税率为17%,但是对大型GTP企业、创业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都有相对应的收税减免政策。新加坡还与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签订了免双重征税协议,为大型企业的入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富有吸引力的税制、高度的贸易便利化,成为了全球贸易中间商的聚集之地。贸易中间商的汇集使得香港离岸贸易的越来越繁荣,根据《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1988年香港离岸贸易所涉及的货物额仅为1 377亿港币,2000年香港的离岸贸易额到达14 250亿港元,直到2011年的12年间,仅2004和2005年两个年份香港的离岸贸易额小于同期的转口贸易额,其他年份均超过后者。至2011年,香港的离岸贸易额达到44 667亿港币,是转口贸易的1.4倍,香港离岸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3%,成为香港的第一大贸易方式。

  此外,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服务出口也是香港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香港2010年服务贸易统计数字,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服务出口占2010年商贸服务及其他与贸易相关服务出口总额的95.7%,占香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8.3%。2010年香港从离岸贸易赚取的收入为2 335亿港元,占当年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13.08%。香港离岸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为:

  (1)腹地优势

  香港离岸贸易崛起的动力,其一在于中国内地长三角地区生产制造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其二在于中国内地消费的激增。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奢侈品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成为香港向内地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型,因此,中国内地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已经由原来单纯的生产基地演化为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并重,这一方面会带来大量的以中国内地为原材料、中间品和制成品市场的贸易,这些贸易既包括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也包括企业间贸易,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奢侈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贸易。而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香港作为全球贸易商的聚集地,成为了连接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和子子公司的连接点。

  香港贸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香港共有102 273家进出口贸易公司,香港离岸贸易所涉及的货物销售价值为38 863亿港元,其中,所涉及货物价值以内地为目的地的比例为44.4%,所涉及货物价值以中国内地为来源地的比例为46.4%。

  (2)离岸金融市场的崛起

  香港金融市场具有国际化、融合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金融市场体系包括银行业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基金市场等几乎所有金融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按照对外资产来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十五大离岸金融中心;按照外汇交易量来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六大外汇交易中心;按照市值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八大证券市场。截至2010年,共有205家海外银行在香港设置分行。香港有着极其繁荣的金融业,为其开展离岸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总部经济

  香港总部聚集始于第三次经济转型中,时至今日,香港已经吸引数千家跨国公司在港设立亚太总部、地区总部。香港岛的中环区便是总部聚集的区域。目前,这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金融、保险、地产等行业新总部,已发展为成熟而标准的CBD,成为香港经济的“心脏”。企业总部在香港日趋聚集,总部经济效应也日趋明显,并从根本上影响着香港经济,也推动着香港离岸贸易的发展。

(二)对发达城市离岸贸易发展模式的借鉴

  1.稳定的经营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是发展离岸贸易的先决条件

  从香港和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来看,无论哪个城市的离岸贸易发展都是依赖于当地稳定的经营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这是吸引离岸贸易模式企业的首要动因。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香港,都制定了吸引离岸企业来当地经营的优惠税收政策,并努力提高政府的廉洁度、透明度,并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方便企业开展离岸贸易。

  2.离岸金融市场是促进离岸贸易的支撑条件

  香港和新加坡离岸贸易的发展都依托于其离岸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动,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使国内市场主体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渠道筹资、融资,才有可能获得充足的资金,以支撑大规模离岸贸易。

  3.总部经济是培育离岸贸易的必由之路

  从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来看,吸引国内大中型企业将营业总部、采购、研发和市场营销中心以及海外跨国公司将区域总部落户在当地,是培育离岸贸易基础的必由之路。大中型企业一般是进行离岸贸易的主要诉求者,只有制定相应政策吸引这些大中型企业,离岸贸易才可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的主要优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成为了中国境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为发展离岸贸易创造了一个重大的契机,同时,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发展离岸贸易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一)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并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早在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是中国和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五大口岸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高水平的市场开放度、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及聚辐射能力,已经使其成为中国经济、金融、贸易以及航运的中心城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外高桥到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再到洋山深水港,已经形成了一条沿海现代产业带,聚集了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世界前三大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及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区、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具有实施特殊监管和特殊政策的经济贸易区域,这在中国境内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上海处于中国的长三角地带,以上海为中心的1小时、3小时、5小时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而上海正好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加之以在长江入海口,可借助于水路运输一直延伸到内陆地区,经济腹地极为广阔。世界上著名的离岸贸易中心无一不是建立在贸易繁荣、经济开放并具有广阔腹地支持的港口城市,上海已经具备了发展离岸贸易的基础条件。

(二)上海具有极其雄厚的服务贸易基础

  上海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领跑全国的地位,2000年上海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例为11.98%,而到2012年这一数据就发展为32.21%,上海一地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占全国三成。上海服务贸易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00~2012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8.55%,而在此期间,中国的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率为20.16%,上海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前沿阵地,在中国的服务贸易开放进程中占据先机,这为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推动离岸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条件。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发展离岸贸易提供了政策环境优势

  上海经过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在相关政策法规、运作水平和操作模式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在航运要素、空运要素、洋山港的加工贸易要素以及中转各方面,包括法律、金融、保险等软环境,上海已经做好了迎接开放的准备。

  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也成为了离岸贸易发展的助推器。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六大主要任务中,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是最为核心的部分,而离岸贸易无疑是由传统贸易模式向现代贸易模式转型的一种主要方式,如果后续配套政策落实,离岸贸易必将获得很大的发展。

  此外,离岸贸易的发展必须配套以金融制度的创新,而金融的深层次开放,正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的重中之重。《总体方案》允许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鼓励企业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离岸贸易的发展需要使用人民币的计价和结算功能,所以试验区的金融深化改革为企业进行离岸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离岸贸易开辟通道

  为提高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上海海关应进一步推行分类通关、通关无纸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企业分类管理等项改革;吸收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建立发展离岸贸易的主管机构,实施一站式审批、监管和服务的中心大楼,促进离岸公司设立和运营的便利化,并帮助开发业务能力、寻找海外合作伙伴以及进入新的市场;争取外汇、税务、海关等监管部门对试点区域实行一揽子简化、高效的便利化监管流程。

(二)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支撑离岸贸易的发展

  应实行严格的内外分离型模式,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严格分开,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挡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吸引和鼓励大型银行、金融机构的入驻,并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促进银行业同业间往来,吸引和鼓励大型银行特别是海外跨国银行总部加盟;建立资本流动监控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推进人民币离岸服务,助推离岸贸易

  应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离岸业务,可从风险较低的存款、汇兑和信用卡等起步,渐次拓展,并争取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的支持,对满足条件的开展离岸贸易的居民企业,允许开设离岸贸易账户;可以对离岸人民币存款规定一个准备金比率,通过准备金以及相关机制,以维护人民币汇率及其离岸业务的稳定;积极探索建设以人民币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金融交易市场,包括大宗商品的期货、期权交易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交易市场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