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多元到一元

从多元到一元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危机传播方向博弈从多重目标博弈、群体螺旋博弈到群体极化博弈演化,危机传播实现从多向无序向单向有序转变,其结构如图9-2所示。网络极化,即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世界的群体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一致偏向某个方向,导致舆论一边倒的极端现象。

网络危机传播方向博弈从多重目标博弈、群体螺旋博弈到群体极化博弈演化,危机传播实现从多向无序向单向有序转变,其结构如图9-2所示。

图9-2 网络危机传播方向规律

1.多重目标博弈

博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约束下,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个参加者的行动或战略的竞争性方式。网络危机传播中,根据博弈主体的目标可分为话语权博弈、供求博弈、利益博弈和道德博弈等。

(1)危机传播话语权博弈。权力是影响和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拥有话语权就成为控制方,否则就沦为受控方。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话语垄断权,各种信息主体的相近、相异和相关的意见、观点在网络汇聚,不同利益群体基于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立场,在危机传播中争夺话语权,宣传自己阶层或群体的观点,促使社会舆情、政策制度等向着有利于己方的利益诉求。

(2)危机传播供求博弈。在网络危机传播中,存在信息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作为控制信息源的信息供给方(包括政府、企业、组织等)会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严格控制不利信息。而媒体、公众和受害者等信息需求方的需求因此而得不到满足,供需双方存在博弈。当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各种流言、猜测、推论等的制造者取代供给方,成为危机信息的临时供给替代者,危机信息供求博弈变得复杂化:从原来“供给方—需求方”供求模式向“替代供给方—需求方”“供给方与替代供给方—需求方”“政府与供给方—需求方”等模式转变。

(3)危机传播利益博弈。在网络危机传播中,利益是传播的主要动力,因而利益相关者是首先参与传播的行为主体。危机必然导致利益分化,利益相关主体因危机分化为既得利益者和利益受损者。他们的观点立场对立,就是说这些观点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危机传播博弈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常会借助外力作用,如网络水军,并想方设法卷入更多的裁判员,直至政府参与其中,进行持续的利益需求和政策诉求表达,为实现利益自保而努力。

(4)危机传播道德博弈。网络危机传播中存在着道德博弈,道德博弈的内涵包括:①利益博弈手段是否符合道德性;②利益博弈目的是否符合道德性,即利益自身是否具有道德性。因而,道德博弈可分为“合道德博弈”和“不道德博弈”。此外,网络社会的危机传播中还存在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传播的泛道德化,它主要体现为对危机事件和危机制造主体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审判。传播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常高举道德大棒,对一切不符合他们利益需求的行为一律捧杀,而且这种手段非常有效。 由于道德大棒的有效性,导致危机事件传播中道德标准被滥用,不同利益追逐者展开道德博弈,以求保护自身利益。

2.群体螺旋博弈

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是公开场合被表达的观点和涉及价值观问题的行为。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伊曼通过对舆论与大众传播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该假说认为,唯有“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观点,方能成为舆论。舆论一旦形成,就必然产生强制力,即拒绝接受舆论就会陷入孤立,甚至可能遭受大众制裁。为避免制裁,持不同意见者会避免在公开场合与其发生冲突,由此开启了“沉默的螺旋”。

在此螺旋运作中,意见发表者如果看到自己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大胆地发表观点和坚持扩散影响;反之,则常常保持沉默。意见优势方会因为对方势单力薄而努力增势,如此往复循环,就会推动沉默的螺旋持续运行。可见,心理从众现象启动并强化了“沉默的螺旋”的运转。

“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危机传播中也存在。当网民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倾向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与现实传播相类似,沉默螺旋的根基——从众心理和群体压力在网络空间同样存在,因而“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世界依然有效。认知信心、惧怕孤独、群体压力是沉默螺旋现象中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的“沉默的螺旋”的主要类型有:

(1)认知从众型“沉默的螺旋”。在网络危机传播中,部分网民由于缺少足够信息,担心自己的认知能力,而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和立场。

(2)压力从众型“沉默的螺旋”。这种类型“沉默的螺旋”中,许多网民可能迫于多种外来的压力,包括害怕被封杀、遭遇口头威胁或基于生存需要,而放弃原先的观点,成为沉默型或追随型的网民。

(3)孤立从众型“沉默的螺旋”。这种类型“沉默的螺旋”中,部分网民的观点被冷落,他们可能处于中间派,但属于少数派,这些网民的孤立感最强。不同于外来压力,这种孤立感压力来自网民自身,所以他们需要做出选择,以免越来越孤立。

3.群体极化博弈

“极化”是指公众的舆论有分化的现象或者趋势,它与社会冲突和环境不稳具有密切联系。“群体极化”是1961年由詹姆斯·斯通提出的,他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了这一现象。凯斯·桑斯坦将其界定为:团体成员开始即有某些偏向,经过商议,这种偏向持续加强,最后形成了极端观点。“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也是如此,甚至更为明显。

网络极化,即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世界的群体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一致偏向某个方向,导致舆论一边倒的极端现象。 由于网络舆论具有自己的特性(时空广泛性、形成快速性与自由性、内容多元性等),导致网民的“群体极化”,产生极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个人责任的分散、领导权威的偏执、文化放大、从众心理等。极化形成步骤可分为四步:

(1)心理极化:从心理认同到心理极化。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网民一开始往往会出现恐慌、义愤和猎奇等个体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人们会产生认同需求,希望获得群体和社会认同。这种认同需求在网络这种匿名的、相对公平的虚拟世界具有可行性,网民容易形成与自己的价值观相近的新群体。为了确保这个群体能够继续下去,个体成员的表达和情绪必须比较与群体一致,以避免被群体抛弃而失去归属感。正是由于外界的不同观点和群体压力,“抱团”心理得到强化,形成极端化趋势。

(2)思维极化:从个体极化到群体极化。个体心理极化会催生思维极化。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表达、责任分散机制为这种思维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这种极化机制始于个人思维的极化。危机事件发生时,由于网民个人知识、经验等有限,信息处理能力参差不齐,信息理解多变,极易滋生流言,诱发极端化的观点。在群体思维盛行的网络环境中,个人参与群体讨论时,或受群体极端氛围影响,或主动影响群体,进而将个体极端观点传播扩散,并快速影响网络群体,个体间极化思维相互促进,导致群体思维极化。

(3)言论极化:从隐性极化到显性极化。随着思维过程的发展,思维极化开始从隐形的心理和思维层面向语言层面外显化。心理思维的极化开始时必然是隐性极化,其显性化是以言论形式表达出来的。 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位、意见领袖泛滥,网民把关人意识缺失,导致部分网民为了“博眼球”,不惜编造偏激虚假言论。这种个人极端观点的网络表达可能影响其他网民,直至影响网络群体,个体极端言辞进而演变为群体的极端言论。

(4)行为极化:从标签极化到暴力极化。行动极化是网民利用虚拟空间,从言论极化上升到网络行为层面,直至衍生发展为网络暴力。行为极化的主体可能是网民个体,发展成为网络群体,他们动辄给他人扣帽子、贴标签,以群集、恐慌、骚动的形态出现,进行非常态社会聚集,用道德标准相威胁。个别行为主体可能会雇用网络水军,进行大规模的口诛笔伐,最终发展成为网络暴力。网络行为极化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即从网络标签到网络威胁、从网络绑架到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行为极化的典型代表,沿着“语言暴力—道德暴力—行为暴力”不断升级。在“道德”“正义”旗号的支撑下,运用网络手段,如人肉搜索,暴露他人隐私,进行讨伐攻击和道德审判,使当事人名誉受损,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干扰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综上所述,网络危机传播的极化现象是逐步升级,由心理极化、思维极化,发展到言论极化和行动极化,构成了完整的网络危机传播的极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