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权的基本功能

产权的基本功能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功能指的是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通过设定产权关系中各种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的行为规范,获得产权的当事人可以凭借产权制度的规定去维护自身的权益,防止来自外部的侵犯。产权的确立意味着产权主体利益和责任界限区域的明确。

一般认为,功能指的是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凡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一种属性都属于功能的范畴。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通过设定产权关系中各种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地说,就是允许产权主体能干什么以及不能干什么的一种规则。产权的功能主要有四。[1]

(一)界区功能

这是指产权具有界定产权主体相互之间、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区间上的功能。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的行为规范,获得产权的当事人可以凭借产权制度的规定去维护自身的权益,防止来自外部的侵犯。拥有了产权,就界定了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区域,主体才可能与非主体之间彼此独立,并可能平等地进行商品交换,进而减少经济关系中的摩擦和混乱。产权制度的界区功能是在确定产权归属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产权的确定过程也就是界定产权主体权利和责任的过程。因此,界区功能是产权制度最基本的功能。

(二)激励功能

它是指由于产权的确立而使产权主体积极努力行为的功能。产权的确立意味着产权主体利益和责任界限区域的明确。产权关系最终要表现为利益关系,而且是整个利益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因此,产权主体可以利用产权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权的激励功能也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这种激励在本质上是经济利益刺激,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利益刺激,它对产权主体的激励程度大大高于一般收入分配所产生的经济刺激,而且,由于产权的持久性会使产权主体更多地追求长远利益。

(三)约束功能

这是指产权确立之后,对产权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约束力。产权的确立既然明确了主体的权利和责任界区,产生了激励功能,由此也必然产生约束功能(产权的确立使产权主体活动的外在性内在化。如果是外在利益内在化,产生的就是激励功能;如果是外在责任内在化,产生的则是约束功能),因此,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约束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投资者的约束。投资者作为初始产权的主体,将资产投入法人实体后,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即发生分离,对其投入的资产不再享有直接支配和处置权,所享有的权利转变为股权,并可以对法人和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约束,且在其投资范围内承担风险责任,但不得干扰经营权的独立性,以免影响产权的运行。

二是对法人的约束。法人在取得法人财产权以后,依此所支配的资产既是其生产和经营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承担债务风险的能力界限。而初始产权主体以分离出去的产权作为自己承担投资风险的界限,所承担的责任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连带责任。这样,在与其他条件综合之后,产权的确立就能对法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防止法人冒险行为的发生。同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等形式来约束法人的行为。

三是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法人一般应建立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等构成的治理结构,这些机构之间权利分离,能够互相监督和制衡。监督机构作为专门负责监督的机构,其职责主要是监督法人的收支,特别是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而且在法人章程中对经营者的职责和权利都有明确规定,限定经营者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四)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离的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增量。产权的流转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