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跨国公司建设实现方式

中国跨国公司建设实现方式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企业成长大多经历了四种发展进程,一是产品出口,二是许可证贸易,三是国际联盟,四是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国际化建设进程中,企业业务的国际化扩展,企业市场范围的国际化扩展,实现方式也会多种多样,设立国际机构实现国际化,到东道国办厂实现国际化,国外直接投资实现国际化,兼并外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等。

国际企业成长大多经历了四种发展进程,一是产品出口,二是许可证贸易(OEM),三是国际联盟,四是对外直接投资。这四种进程可以是逐一递进的,也可以是跨越发展的,还可以是综合推进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建设进程中,企业业务的国际化扩展,企业市场范围的国际化扩展,实现方式也会多种多样,设立国际机构实现国际化,到东道国办厂实现国际化,国外直接投资实现国际化,兼并外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等。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方式,还可以创造新方式。例如:国际网络平台方式,创建联合体方式,创建命运共同体方式等。

8.4.1 设立国际经营机构实现国际化

建立国际机构是企业将某些业务部门放到国外去,开辟国际窗口,从而实现国际化经营。

将企业经营机构放到国外,通过设立国际经营组织机构拓展国际业务。一般情况下,企业建立海外经营中心是最常见的国际化做法,企业要开展国际业务,就需要将产品或者服务的展示窗口放到国外去,既作为一个展示平台,也作为一个服务平台;既提供产品展示和销售的柜台,也提供一个售后服务的平台,同时也是收集当地市场信息,分析客户情况的平台,也是探索海外领地的触角。

作为生产经营型企业都有三大功能,研发—生产—经营,限于企业生产技术条件限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国际化进程都是先做经营国际化,即先将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上去,先做点,再扩展面,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多少问题。因此,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是产品或服务国际化,可以是直接出口,不通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客户对接,也可以是间接出口,通过母国企业扩展市场,再转售到终端客户。

对于陌生的市场,由于风险较大,一般采用间接出口的方式,通过东道国企业转售的办法扩展市场,以降低风险,逐步熟悉以后再采用直接出口的方式。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不同区域市场特点。例如:亚洲市场、欧洲市场、非洲市场、北美洲市场、南美洲市场、加勒比地区市场、中东地区市场等。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的市场,国家之间的情况也有不同特点,也需要详细了解市场细分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市场分工,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一般策略选择都是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少后多、先低后高。不熟悉的不做,不了解的不干,没有把握的不做,即使市场很有诱惑,也不能盲目操作。

8.4.2 设立国际研发机构实现国际化

当企业经营国际化发展有了经验以后,可以安排研发国际化,将研发机构放到国外。

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者研究院(所),这种机构可以与东道国的企业合作创立,也可以独立创立,还可以与大学、研究院合作创立。例如:海外孔子学院,大多设立在当地大学内,或者当地文化教育交流机构中,充分利用当地的硬件资源和服务资源,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已经有554所分支机构,分布在88个国家和地区,开创了集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文化、习俗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成为深受海外各国欢迎的文化教育机构[1]

建立海外研发机构,重要基础性资源是人才,重要条件是信息和情报,重要保障是装备现代化。因此,一般情况下,海外研发机构都是建立在科研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科技信息相对密集的地方,科研装备现代化相对集中的地方。例如: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60多家企业在北京海淀区建立研发中心,因为这个地方汇集了中国最知名的大学,汇集了最优秀的人才、信息和装备,国际跨国公司正是看重这一点,才将亚太地区的研发中心首选放在北京海淀区,特别是中关村地区。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可以首选在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日本、韩国、印度等地,因为这些地方汇聚了当地最优秀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是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的战略意图和中心思想。

科技型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有利于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有利于汇集国际创新资源。例如:中国华为公司就是一个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据印度《经济时报》2015年2月5日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在印度的科技之城班加罗尔投资1.7亿美元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从事软件开发事业,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科技之城、人才之城,也是世界知名的软件研发人员汇聚之地,这是中国公司在印度的第一笔着重软件开发建立的专项投资,也是华为公司在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建成后可容纳近5000名软件工程师,将成为华为公司在海外重要的创新平台。华为公司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的做法有力地促进了华为公司国际化进程。

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公司是从事汽车行业发展的企业,形成了完备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公司除了在中国上海建有研发中心外,在海外也建立了研发事业部,分别在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设立了造型设计中心,构建了全球造型设计体系。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设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级车模块化基础架构,创建海外研发中心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8.4.3 东道国办厂实现国际化

对于生产型企业,当本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量足够大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运输成本和售后服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将工厂外移到销售地,实施全球布局,通过到东道国办厂的方式实现企业国际化。

例如:中国青岛海尔公司,早在1999年4月30日,就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创办了生产工厂,生产海尔品牌的白色家电产品,销售到美国本土市场,满足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需要,促进了企业国际化。海尔公司先后在欧洲、南亚、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创办工厂,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产品销售需要,满足了售后服务需要,而且部分使用当地原材料,吸收当地人为员工,减少运输费用,降低了产品成本,也为企业不断积累了国际化管理经验,特别是跨文化管理的经验。

采用东道国办厂的方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市场容量。当地销售本企业产品的数量必须足够大,可以满足在一定商圈半径内建厂的基本数量要求,即最低规模经济的技术要求。

第二,运输距离。工厂所在地距离消费者最远距离足以满足运输的技术要求,运输半径必须满足运输成本的最优化要求,过远或者过近都不合适。

第三,技术支持。当地能够提供工厂运行的基本条件,例如:土地、电力、水源、道路、交通、气候、生态、能源供给、市政设施,等等。

第四,社会保障。国家政权稳定性、外交关系、外资政策、人口素质、外国企业政策、劳动力、税收、产业政策、劳工政策、国家相关法律,等等。

8.4.4 兼并外国企业实现国际化

走出国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可以是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可以是技术销售到海外市场,可以是品牌销售到海外市场(OEM),可以是资本输出到海外市场,其中,输出本国资本也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方式,使用资本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横向或者纵向购并,放大本企业规模,拓展海外业务,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实力。

中国浙江吉利集团公司国际化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采用国际购并的方式成长的历程,作为非汽车行业的民营企业,采用购并的办法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解决了汽车领域进入壁垒问题,同样也是采用购并办法进入汽车国际大品牌领域,解决了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吉利公司的成长经历堪称一部成功并购历史、辉煌的国际化成长历史。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2006年10月24日,吉利公司正式签署协议,会同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打破了以往中外合资的惯常做法,开启了中外合资造车新的一页。

2009年3月,吉利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公司。

2010年3月28日,吉利公司与美国福特公司签署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并于当年8月2日正式完成交割手续,并购完成后吉利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汽车行业领域中的跨国企业,吉利公司的汽车生产规模可以达到年产60万辆,进入世界大汽车生产企业行列。进入世界500强企业阵容。

2013年2月1日,吉利控股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按零现金、零债务模式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控股的业务与核心资产,包括英国锰铜的厂房、设备、不动产、全部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商标、商誉等),以及锰铜与吉利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工厂中48%的股份和库存车辆。

吉利公司国际化主要采用的是国际并购的办法,这种办法速度快、规模大,国际影响也大,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经典案例。汽车行业是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品牌影响力大、竞争激烈的行业,没有长时间行业积累是不行的,作为新生企业能够快速进入汽车行业,这本身就很不容易,能够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就更不容易,如果采用常规手段,通过产品国际化来实现企业国际化,对于行业新兵吉利公司来说可能要走很长的路,需要很长时间来积累和培育,吉利公司打破常规做法,直接采用国际购并的办法,特别是购并国际知名品牌沃尔沃,直接进入汽车行业国际先进企业行列,属于跨越式发展的典范,是经典的成功案例,对于中国其他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具有非常经典的示范意义。

海尔公司也是采用国际购并的方式加速企业国际化的。2001年6月19日,海尔集团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一家冰箱厂,这是中国白色家电企业首次实现跨国并购,这是海尔公司建立美国海尔之后,在欧洲实现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的标志性事件,海尔公司通过“海外办厂”和“海外购并”两种手段加速企业国际化。

8.4.5 国外直接投资实现国际化

海外直接投资(FDI)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形态,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直接到目的地国开发市场,投资办企业、投资办产业园区、投资并购企业或购并品牌、投资开发资源、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修路架桥,投资建设公共物产,等等。

国际上跨国公司发展到今天,大部分海外业务扩展都是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带动产品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品牌输出,将资本输出与其他输出方式相结合,以庞大的资本体量强力推进国际化,特别是对于东道国同类企业中发展好的企业,构成潜在竞争对手的企业,就采用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的方式吃掉。对于具有潜在成长性的企业,就采用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培养,再择机脱手。国际资本流动的背后都是跨国公司在运作,都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大鱼在商海中游来逛去,窥视商机,伺机吃掉目标,壮大自己。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过去也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案例,但是,相对于国际跨国公司游刃有余的行为,还有很大距离,这需要在企业对目标市场相当熟悉,资本体量绝对够大,国际资源动员能力足够强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其中,国际化经验和敏捷的决策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短板,都需要在今后时期弥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