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组织演化机制

自组织演化机制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系统的最终状态是达到产学研各环节在系统内各环节作用发挥水平的最优状态。建立良好的自组织演化动力保障机制,是保证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产学研各主体必须自发根据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战略部署推动两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全方位建设。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外部对自组织演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信息技术水平和文化氛围的提升3个方面。

自然系统下的自组织演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的,而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类似的组织结构,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掌握自组织演化规律,可以保证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在最健康、最自然的轨道上运行。

(1)自组织演化特性。

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ing theory)是由L.Von Bertalanfy系统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建立发展而来,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 (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1]

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自组织演化是保证产学研合作系统内与系统外,产学研合作系统内各环节实现共生合作之后,自发的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之后又反过来促进产学研合作流程重组与不断优化的保证机制。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自组织演化有如下特性 (见表5.1)。

表5.1 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自组织演化特性

1)系统必须开放。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系统的最终状态是达到产学研各环节在系统内各环节作用发挥水平的最优状态。要想使系统自发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就必须开放并时刻保持各个环节的信息和物质交流,经常补充新鲜思想和血液,使得系统能够自发向着最优的状态运行。[2]

2)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在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自组织演化理论中,系统必须保证非平衡状态。所谓非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势差。不管是系统内部各个环节,还是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都应该处于非平衡的状态。[3]当系统达到平衡之后,外界的信息、能量与系统内部就很难交流互动,各个环节之间也会缺乏交流沟通的动力,系统就容易停滞不前。

3)系统内部存在突变。在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自组织演化进程中,系统内部需要存在突变机会,存在因技术的改进或者管理者思想的变化实现迅猛转化的可能性,系统从而因为这些变化而实现系统的升级和进化。比如互联网产业中 “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都有可能引发两化融合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突变。当突变源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即系统认为成熟的时候,就会两边形成质变,打破原有的稳定的状态,再一次实现自组织演化,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4)能量涨落导致有序。当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处于突变的临界点附近时,能量的涨落可能会因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方向而产生巨大影响。当系统趋于某一突变临界点时,系统失稳,出现突变,从而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的状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不是外部指令。只有如此的系统才是自组织系统。系统内部的要素或系统之间的竞争使系统远离平衡态,推动系统向有序结构演化;而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内部各要素或者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使整个系统合理运行,有序运作。[4]

(2)自组织演化机制。

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是两化融合出现之后,只有人才培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自发进行的动力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两大方面。建立良好的自组织演化动力保障机制,是保证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

1)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内部。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效率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两化融合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产学研合作必须提高各主体之间合作的速度与准确性,[5]在两化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以此满足两化融合发展进程的需求。同时由于管理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产学研各个环节在管理效率、信息获取速度、物流速度和柔性生产方面与其看齐。产学研各主体必须自发根据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战略部署推动两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全方位建设。

对于产学研合作来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自动催生出两化融合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式,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到高级综合人才培养,再到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必先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资金与资源的配置,也就必将造成生产业务、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就引起了高级综合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内、外部各项环节出现信息化的影子,信息化生产方式将渗透到生产、销售、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必将出现新的具备相关信息技术的人才,实现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由于满足了两化融合的需求,两化融合整体得到提升,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的同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产学研就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反过来再次采用更先进的培养方式,改进以前的问题,实现又一轮的人才培养。

2)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外部。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外部对自组织演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信息技术水平和文化氛围的提升3个方面(见图5.1)。对于政府来说,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生产效率提高,运营成本下降,企业竞争力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使政府更有动力,也更有能力为促进区域两化融合提供政策、技术以及资金支持;而区域范围内的信息平台搭建,会促进政府政令的更有效传达,政府办事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政府作为利益主体会更热衷于提升两化融合人才建设水平。信息技术的提升是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自组织演化的又一强大动力,而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会促使两化融合的方式进行一次大变。譬如 “云存储”的出现[6]必将导致未来企业的两化融合发生在 “云端”。而文化氛围的改变,如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的使用,也会使得两化融合往 “移动化”“便携式”方向发展。正是由于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内、外部因素的多方面主动促进,才保证企业两化融合能够顺利自发进行。

图5.1 产学研合作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自组织演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