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员工必备的基本素养

员工必备的基本素养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 陈述能力(一) 陈述的方法1. 为陈述做准备已知导致陈述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准备不充分。无论哪一种目的的陈述, 成功的陈述都会使陈述者与听众产生共鸣。③陈述惊人的事实。3) 陈述的结尾在陈述的结尾, 陈述者应该采用以下的一种方式或其他方式来结束陈述。将陈述推向高潮。思路的清晰, 主要取决于陈述者对所要陈述的内容的熟悉。而思维的敏捷则取决于陈述者的知识水平。

一、 陈述能力

(一) 陈述的方法

1. 为陈述做准备

已知导致陈述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准备不充分。 因此, 在做陈述前, 应该为陈述做充分地准备, 陈述准备的五个步骤是分析听众。 确定目的——选择论题——收集材料——组织材料。

1) 分析听众

陈述不仅是说出你要说的话, 而且要使听众接受你所陈述的内容, 所以陈述的信息应当与听众紧密相关。 这就决定了做陈述准备时, 必须分析听众。

①听众的年龄、 性别和人数。

②听众的文化程度和经历。

③对于陈述的主题他们了解多少。

会议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⑤听众关注的是什么。

⑥听众将如何理解你的陈述内容。

2) 确定陈述的目的

陈述的目的有以下三种:

①告知——通告某种讯息 这种告知首先要清晰, 其次要使人感兴趣, 认为有必要听下去, 进而知晓并理解告知的内容。

②说服——使人相信某种论点 这种说服能够使人相信某一个论点, 劝服他人采取某一种行动, 这种行动具有激励作用, 从而使更多的人相信这个论点。

娱乐——起到娱乐的效果这种娱乐性的陈述最重要的是要有趣, 使人们在听的过程中, 感觉愉快、 幽默。

无论哪一种目的的陈述, 成功的陈述都会使陈述者与听众产生共鸣。

3) 选择论题

在为陈述做准备时, 应选择论题, 陈述的主题要正确、 新颖、 鲜明、 深刻。 陈述的标题则应揭示主题、 醒目、 富有启迪性。

4) 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时, 通常关注 “5W1H”: 什么事情 (What); 什么地点 (Where); 什么原因(Why); 什么人物 (Who); 什么时间 (When); 什么方式 (How)。

收集材料的途径: 交谈、 阅读、 查询、 收集、 问卷调查和自身经历等。

搜集材料的途径有很多, 尤其现在上网搜集材料非常方便, 但要注意所搜集到的材料的真实性。 如果用于陈述的材料不真实, 显然陈述是注定要失败的。

收集材料的要求: 材料充分、 真实、 新颖、 紧扣主题。

在准备陈述时所搜集的材料越充分, 越紧扣主题, 越新颖, 陈述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5) 组织材料

在搜集了充分的材料之后, 应该将材料分类, 可按以下几个方面分类。

①例子。

②分析、 比较、 对比。

③引文。

④统计数据。

⑤调查报告、 检测结果或研究结果。

⑥故事或传说。

⑦视听教具, 包括曲线图、 图表、 模型、 道具、 图片等。

在大量的材料中, 应根据听众的口味选择与主题相符的资料, 但注意不要运用过多的辅助性资料, 以免令人厌倦。 在将材料分类整理后, 应从四个方面组织、 安排材料, 即时间、主题、 逻辑和空间。

2. 陈述的过程

陈述应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要有开头、 正文和结尾。

1) 陈述的开场白

陈述的开场白是极其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此次陈述的效果, 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陈述的开场白。

(1) 注意第一句话要精练, 有的放矢:

①不讲多余的话。 这在90%的场合适用。

②引用名人名言。 例如, 孙中山先生说 “要立志做大事, 不要立志当大官”。

③根据会场气氛即兴添加。

(2) 引发听众注意:

①以故事开头。

②制造悬念。

③陈述惊人的事实。 例如, 富士康的十连跳等。

④向听众提问。 例如, 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背后, 到底有什么?

⑤使用展示物。

(3) 妙用楔子和引子: 巧妙地使用楔子或引子来引入主题, 开始陈述。

(4) 避免使用不利的开场白: 不要从表示道歉开始, 而用所谓幽默故事开头。

如果从道歉开始陈述, 显然陈述者在面对听众时居于一种被动地位, 这将非常不利于陈述的进行。

幽默可能使你的陈述更有魅力, 更有说服作用。 但是, 如果幽默与陈述的内容之间没有多少关联性, 就可能会转移听众的注意力, 让他们感到迷惑或者疏远, 这对陈述也是不利的。 通常, 陈述者希望博得听众的好感, 希望用一些开场白式的幽默来征服听众, 这取决于你的幽默是否有新意、 是否真的幽默, 否则听众对你更加没有好感。

2) 陈述的正文

正文中应有预先设定的论题, 每个论题之间要有过渡句。

①陈述的顺序告诉听众你将告诉他们的内容; 告诉听众具体的内容; 告诉听众你已告诉他们的内容。

②陈述的展开——合理运用提纲: 坚持提纲的安排, 预先准备好提纲但不能念提纲; 注意控制展开的时间, 要能展开, 还要拉的回来; 充分展现主题: 思路清晰, 融合情理, 酿造起伏的场面。

3) 陈述的结尾

在陈述的结尾, 陈述者应该采用以下的一种方式或其他方式来结束陈述。

①使用充满激情的话语。 例如, “爱国的同胞们,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②引用名人名言。 例如,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③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 例如, “著名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将被淹没?”

④请求听众采取行动。 要求听众做力所能及的事, 尽量使听众根据请求而行动。

⑤简洁而真诚的赞扬。 例如, “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这更是一座充满了爱心的城市!”

⑥步步加强。 将陈述推向高潮。

⑦运用幽默来结尾。

⑧总结你的观点。 例如,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 你应该想: 你不可能样样顺利, 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 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 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 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二、 提高陈述能力的方法

(一) 丰富知识, 使自己思维敏捷

良好的陈述能力需要陈述者具有敏捷的思维和清晰的思路。 因为陈述不同于写作, 不能停下来思考, 更不能反复修改, 必须连续地说, 这就要求陈述者思维敏捷, 前后连贯, 并且逻辑性强; 而且要求思路清晰, 语句具有条理性。

思路的清晰, 主要取决于陈述者对所要陈述的内容的熟悉。 而思维的敏捷则取决于陈述者的知识水平。 当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时, 讲话时思维就会越加活跃, 越加敏捷。 因为你头脑中的各种知识会使你触类旁通、 左右逢源、 思维流畅, 同时用词准确、 恰当。 因此, 在学习和生活中, 需要学习各种知识, 包括文化知识、 专业知识、 艺术知识、 社会经历、 情商知识、 社会知识等。 所以一个人要善于学习, 这种学习有书本的、 更有生活的、 实践的和社会的等多种多样方式的学习。 只有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才能使自己知识丰富, 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获得成功。

(二) 努力学习, 使自己词汇丰富

陈述能力的高低与陈述者掌握的词汇量有关。 人们都知道, 语句是由词组成的, 当你的知识丰富, 掌握的词汇量大时, 陈述起来就可以选择最准确、 最鲜明、 最生动的词语, 也不会因为找不到适当的词语而导致语塞。 所以要勤于学习, 善于积累。

(三) 观摩演练, 使自己积累经验

经验需要积累, 多听听你认为说话有水平的人如何谈话, 多看看访谈类节目, 看做客的嘉宾如何谈话, 对自己肯定是有帮助的。 例如, 前面提到的 《鲁豫有约——撒贝宁多彩成长路》, 在这个节目中, 可以看到撒贝宁的陈述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 从而使他主持节目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除了观摩之外, 另一个提高陈述能力的途径就是演练。 在了解了陈述的方法、 技巧后,要练习, 多与人交流, 或独自练习, 可以采用录音、 录像的方法, 记录自己的陈述, 然后回放, 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 再练习, 再总结。 如此反复, 你的陈述能力一定会提高。 感染别人的前提是感染自己, 如何正确地表达你的感觉和意思, 这是需要学习和演练的, 表达是需要说出感觉而不单是有感觉。 如果通过多次的演练使我们的陈述达到了下面的境界, 那我们的陈述能力无疑已经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

三、 有效的沟通

(一) 沟通的作用与意义

1. 沟通的作用

通过沟通可以交流信息并获得感情与思想。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 通过沟通, 交换有意义、 有价值的各种信息, 人们相互交流是因为需要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两者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有效的沟通可以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使沟通更加顺畅。 相反, 人际关系不良会使沟通难以开展, 而不恰当的沟通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坏。

在沟通过程中, 人们分享、 披露、 接收信息, 沟通的信息内容可以是事实、 情感、 价值取向和意见观点。 沟通的目的可以分为交流、 劝说、 教授、 谈判、 命令等。

沟通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两个:

(1) 传递和获得信息。

(2) 改善人际关系。

2. 沟通的意义

有效的沟通可以高效率地办好一件事情, 使生活更好、 更愉快。 善于沟通的人懂得如何维持和改善相互关系, 更好地展示自我需要、 发现他人需要, 最终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成功的事业。

有效沟通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 满足人们彼此交流的需要。

(2) 使人们达成共识、 更多地合作。

(3) 提高工作效率。

(4) 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5) 使人进行清晰的思考, 有效把握所做的事。

(二) 沟通的类型

据统计, 在沟通的过程中, 言辞 (内容) 的作用仅占7%, 语音语调 (副语音) 占38%, 而身体语言则占55%。 所以沟通不仅是语言的沟通, 还有非语言的沟通。

1. 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人际沟通中起着方向性与规定性的作用。 语言沟通是最准确、 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沟通。 语言的沟通包括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 图片或者图形。

(1) 头语言沟通包括面对面的谈话、 开会及打电话等。

(2) 面语言沟通包括信函、 广告和传真, 当然也包括E-mail以及QQ等。 这种沟通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记载来研究古人的思想, 也可以将当代人的成就留传给后代。

(3) 片沟通包括一些印刷的图片、 幻灯片、 电视和电影等。

以上这些沟通统称为语言的沟通。

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包括身体语言和副语言的沟通。 与有声语言相结合的副语言、 身体语言则传达着比言语丰富得多的内涵, 可以准确反映交谈者的思想和情感, 有时甚至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东西, 起到了支持、 修饰言语行为的作用。

(三) 沟通的模式

图7.1所示为沟通的模式。

图7.1 沟通的模式

由图7.1可以看出, 在沟通的过程中, 如果缺少了信息、 通道、 反馈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都不能完成沟通。 在具备了信息、 通道和反馈三个部分之后, 信息编码和解 (译) 码就对沟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信息编码

编码是信息发送者将信息意义符号化, 编成一定的文字等语言符号及其他形式的符号。因为沟通的类型有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多种形式, 所以信息编码也有多种, 可以是有形的文字、 符号, 也可以是有声的语言, 还可以是无声的身体语言, 如姿态、 眼神、 面部表情以及声调等, 有专家强调, “即使是沉默本身, 也是一种意思的表现方式”, 目的在于让对方理解你发出的信息。

编码的过程会受到条件环境的影响, 包括技巧、 态度、 知识、 周边的社会文化以及沟通现场环境等。

这也是发言者的编码有问题, 但这是因为发言者对到场的人的态度引起的。 如果发言者非常重视到场的人, 他还会这样说话吗?

2. 信息传递渠道

由发送者选择的、 借以传递信息的媒介物, 目前传递信息的渠道有多种, 如公文、 信件、 广告、 传真、 会议、 谈话、 电话、 非语言方式、 E-mail、 短信、 QQ等。 使用某种媒介作为沟通某种信息的传递渠道, 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实际上很可能极大地影响沟通的效果。 渠道不畅通的话, 信息的传递就可能出现误差, 如用手机通话时, 如果信号非常不好,可能接收者在时断时续的通话中得到的是恰好相反的信息。

如果在安静的环境中面对面沟通, 则不存在信息传递渠道造成的传递误差, 因为没有噪声等干扰。

如果将信息传递渠道分类的话, 可以分为正式的渠道和非正式的渠道两类。

正式的沟通渠道一般是自上而下的遵循权利系统的垂直型网络。 非正式沟通渠道常称为小道消息的传播, 它可以自由地向任何方向运动, 不受权力等级的限制。

3. 信息解 (译) 码

信息接收者必须将符号化的信息解译, 还原为思想, 并领会理解其意义, 即将信息转化为他所能了解的想法和感受。 这一过程会受到信息接收者的经验、 知识、 才能、 个人素质、对信息输出者的期望以及一些个人想象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解译信息编码还会受到所使用媒介物的影响, 信息接收者对所获得的信息, 可能因信息媒介物的不同, 产生不同的解译方式。 如果出现偏差, 就会产生误解。

4. 反馈

反馈是指接收者在接收信息后, 及时地回应信息发送者, 向信息发送者告知自己的理解、 意见和态度, 以便核实、 澄清信息在传递和解 (译) 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失真。

例如, 甲电话通知乙, 约定第二天下午两点在215会议室见面, 商讨下阶段工作, 结束通话前, 乙通常会重复时问、 地点。 可能说 “明天下午两点,215会议室, 对吧?”, 也可能说 “明天下午两点215见”。

(四) 沟通的步骤

1. 沟通的准备

1) 确定沟通的目的

你想通过沟通使他们知道什么? 你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 他们又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

2) 分析沟通对象

信息接收者是谁? 他们与你是何种关系? 他们是资深长者、 你的同事, 还是根本未曾谋面的人? 他们对你的感觉如何? 他们对沟通内容了解多少? 能否使用一些专业术语? 他们能否理解这些概念? 他们是行家、 新手, 还是与你一样水平?

你需要了解他们的个人特征, 包括利益特征、 性格特征、 价值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等,并把握其可能的态度。

3) 认真进行信息编码

准备沟通表达的内容时, 尽可能做到条理清楚、 简明扼要、 用语通俗易懂, 并拟写沟通表达提纲。

4) 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

即使是选择面对面的沟通, 也要事先确定沟通的方式, 是直接告知, 还是婉言暗示, 是正面陈述, 还是比喻说明, 都要事先进行选择和设计。

5) 事先告知沟通的主题内容

必要时, 事先告知沟通的主题内容, 让沟通对象也为沟通做好准备。

6) 确定沟通的时间、 时限和地点

在与沟通对象交换意见的基础上, 共同确定沟通的时间、 时限和地点。

2. 沟通的控制

按照预先所做的准备, 进行信息传递。 在传递的过程中, 要控制沟通的气氛, 使双方在安全而和谐的气氛中沟通, 避免沟通双方彼此猜忌、 批评或恶意中伤, 这将使气氛趋于紧张, 易于引发冲突, 加速彼此心里设防, 使沟通无效或无法进行。 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的输出者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冲突状况, 及早予以化解, 缓和紧张气氛, 避免冲突出现。

要以明白具体的积极态度, 让对方在平和、 不设防的情况下接受你的意见, 并最终达成协议。

3. 信息反馈

信息发布者需要认真倾听或询问, 以确认所发布的信息是否被正确解 (译) 码。

四、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的灵魂, 是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利益和目标而互相协作, 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

(一) 团队精神包含的内容

(1) 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的凝聚力是针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 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 对团队忠诚, 对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 对团队的困境感到忧虑。 所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一是要求团队的领导要采取民主的方式, 让团队的成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积极参与组织的决策。 二是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让员工有地方、 有时间、 有机会向领导反映问题, 互通信息, 化解矛盾。 三是建立健全奖励及激励机制。 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具有不同的作用, 集体奖励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会使成员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和荣誉与所在团队不可分割; 个人奖励可能会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力, 但这种奖励方式会导致个人顾个人, 在团队内部形成一种压力, 协作、 凝聚力可能会弱化。 所以, 在我们公司, 经常采取的方式是在对职工奖励时综合考虑, 即承认个人的贡献, 又承认团队的成绩, 在对个人奖励的同时, 对员工所在的团队在精神文明上给予奖励。

(2) 团队的合作意识。 团队的合作意识是指团队和团队成员表现为协作和共为一体的特点。 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 同舟共济、 互相敬重、 彼此宽容和尊重个性的差异; 彼此间形成一种信任的关系, 待人真诚、 遵守承诺; 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 共享利益和成就、 共担责任。

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绩效团队的基础, 没有合作就无法取得优秀的业绩。 所以, 我们在工作中, 要努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 一是要在团队内部积极营造融洽的合作气氛。 团队的精髓就是在于 “合作” 二字。 团队合作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所属环境的影响, 只有团队成员都具有与实现目标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的基础上, 团队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是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 “前进的最佳方式是与别人一道前进”。 成功的领导者总是力求通过合作消除分歧, 达成共识, 建立一种互溶互信的领导模式。 很多的管理者热衷于竞争, 嫉妒他人的业绩和才能, 恐惧下属的成就超过自己, 而事实上没有一个领导者会因为自己下属优秀而吃尽苦头。 三是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及合作的规范。 在一个团队中, 如果出现能者多劳而不多得, 就会使成员之间产生不公平感, 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进展合作。 要想有效推动合作, 管理者必须制定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合作规范, 采取公平的管理原则。 四是要强调大家的共同长远利益, 管理者要使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未来前景, 使大家相信团队可以实现目标, 这样团队成员就不会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 主动开展合作。 五是要建立长久的互动关系。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 要积极创造机会使团队成员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融为一体。 如组织大家集中接受培训、 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 进行比赛或采取多种激励的活动等。

(3) 团队士气。 团队士气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拿破仑曾说过: “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气”。 将这句话的含义延伸到现代企业管理, 为团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对团队的业绩非常重要。 所以, 我们在管理中, 要始终关注员工士气的高低, 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要采取措施让员工的行为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如果团队成员赞同, 拥护团队目标, 并认为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在目标中有所体现, 员工的士气就会高涨。 二是利益分配要合理。 每位员工进行工作都与利益有关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只有在公平、 合理、同工同酬和论功行赏的情形下人们的积极性才会提高, 士气才会高昂。 三是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 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 员工对工作热爱、 充满兴趣, 士气就高, 因此, 团队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智力、 能力、 才能、 兴趣以及技术特长来安排工作, 把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 四是实行民主管理。 团队内部的管理方式, 特别是团队的管理层的领导方式对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很大。 管理层作风民主、 广开言路、 乐于接纳意见、 办事公道、 遇事能与大家商量、 善于体谅和关怀下属, 这时士气就会非常高昂。 而独断专行、 压抑成员想法和意见的管理者就会降低团队成员的士气。 五是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 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 互相赞许、 认同、 信任、 体谅, 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 六是要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层和下属之间、 下属之间、 同事之间的沟通如果受阻, 就会使员工或团队成员出现不满的情绪。

(二) 处理好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运作的润滑剂。 有人说: “管理者事业的成功, 15%由专业技术决定,85%与个人人际关系和处理技巧相关联。”

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具有明显的情绪体验色彩, 是以自己的感情为基础来建立的。 生活中, 工作中,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不同的人际关系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不一样, 亲密的关系会使人愉快, 而对抗的关系则会让人烦恼。

为了较好地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一是要理出与他人关系相对紧张的团队成员的名单。 二是要具体分析与谁的关系最为紧张。 三是从利人利己的观念出发, 找出存在的障碍。 四是对于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 要在自己的范围内设法解决, 不能解决的, 借助组织的力量, 找准时机, 寻求解决。

(三) 增强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 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 团队凝聚力的强弱对团队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凝聚力不仅是团队存在和壮大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且对团队潜力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工作质量和其存、 亡的必要性, 所以在团队建设中要不断地增强凝聚力的, 在增强团队凝聚力过程中需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 增强员工士气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心

首先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不可你估量的影响, 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的办公环境,还包括人为的 “心理环境”。 所以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变环境来增强士气。

①自然环境建设: 建议每一个公司的经理在营造办公环境时可以多向室内装饰师征讨意见, 看看家具应如何摆设, 何种家具可创造合适的公司形象和悦目环境, 应用哪种地板或地毯, 如何处理窗户。 并且考虑墙纸或油漆的颜色是否理想, 众所周知颜色搭配会影响心情,也可以通过像我们公司一样通过内部员工探讨征集意见。

②心理环境建设: 首先要进行降低噪声, 在这里噪声指的是一些不利于内部团结, 不于利于员工进步的声音, 比如在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面临着不景气现象的大环境下, 诸多公司纷纷进行裁员降薪, 身边的一些同事时不时发出 “公司是不是要倒闭”, 是不是要“变动” 之类的传言, 对于这种噪音, 我们公司领导针对员工的疑虑举办了两场大型员工沟通, 和不定期的BBS沟通会, 对目前出现的现象进行一些有力的解释, 成分达到安定人心的效果, 大大提高了员工的信心和团队整体的精神士气。

2. 采取措施满足员工需求, 使其不断受到激励, 从而增强团队吸引力、 提高绩效员工需求总体包括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针对这两种需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 物质方面: 如团队完成某个项目、 达成目标时可以适当地给予上物质上的奖励,通过奖金或奖品的形式发放员工, 这样可以使员工在一定利益的驱动下, 发挥更多潜在能力和动力, 从而不断的提高业绩, 增强凝聚力。 例如, 我司针对会务团队专设了会务奖励基金以此来奖励每次为大型会议作出支持的会务组成员。 其实人非草木, 岂能无情? 只要领导者用心地去体谅员工, 为员工的利益着想, 将心比心, 员工也一定会以努力工作回报上司。 领导们也一定要记住一点, 企业与员工并不是对立的两面, 而应该是并肩的战友, 不是互利双赢, 便是两败俱伤。

(2) 精神方面: 大部分公司调查显示大约85%的员工在入职的时候都是情绪高涨, 但是在6个月后热情就会急剧下降,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下降, 原因显示基本上都是, 工作时间久了过于乏味, 内心没有接收到激励和认可, 对此领导可以针对优秀个人事迹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不定期的采用了组织聚餐、 团体比赛、 运动会、 节假日娱乐活动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的安排, 以此来满足员工希望与人交往、 沟通、 增加热情的需要。 让每一位员工都亲身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同时达到很好的融洽整体团队气氛的目的;

3. 培养具有卓有成效的团队领导者

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领导者通常扮演着三个重要角色, 分别是典范、 发起人和教练角色, 以先将围绕这三个角色对于加强凝聚力建设方面加以论述:

(1) 发起人角色——启动促进团队发展和取得绩效的行动与流程认真把握方向、 设计旅程。 作为一名团队领导人, 首先, 从一开始就要为自己的团队设计好前进的方向, 并在此后的过程中不断对其加以调整和校正, 只有如此, 系统成员的 “全力加速” 才能保证不会偏离方向。 其次, 团队领导人要为自己的团队设计出通向目标的 “最佳旅程”。 团队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复制正确的程序, 一个领导人要擅长观察、 模仿、 复制, 在团队中实现100%复制, 如果程序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 整个团队就很容易产生 “多米诺效应”,一排排倒下去, 所以卓越领导者的发起人角色在团队的凝聚力建设上起到了先行者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典范角色——塑造期望团队执行的行为和实现的绩效以此达到快速旋转, 中心带动。 作为团队领袖, 一定要有一种特有气势, 一种以身作则的超级带动能力, 用气势带动大家迅速行动。 团队的成长依靠领袖的推动力, 如果领导人缺乏一种气势, 团队发展就会变得很缓慢。 因此, 要成为成功的团队领导人, 首先就要对自己加以强化训练, 从模仿其他成功的领袖开始, 学着说、 照着做、 跟着走, 从而满足绩效的提高, 绩效的实现建立在一组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的基础上。 核心价值观共有十一条: 追求卓越管理; 顾客导向的卓越; 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 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关注未来; 促进创新的管理; 基于事实的管理; 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 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 系统的观点。 这些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 也是许多世界级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 它贯穿于卓越领导者的各项要求之中和团队成员的理念和行为准则中。

(3) 教练——行使作为顾问、 导师和辅导者的职责, 了解队员, 制订方案。 系统领导人不应该成为团队的 “教练”, 凡事严力严为, 这样做表面上是对下属不放心, 其实是对自己不自信。 真正优秀的领导人应该让自己成为团队中的 “教练”。

综上论述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 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 来自于卓有的团队领导者, 同时也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 相信在卓越的团队领导者的引领下, 针对不同环境、 不同需求采取措施, 在加强团队凝聚力上定会起到很大成效, 高团队凝聚力将会带来高团队绩效, 同时高效的绩效也将会促进高效的凝聚力。

(四) 培养团队精神

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说: “我只强调三个音, 来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 首先强调‘起音’, 起音不齐, 乐曲就乱。 第二是个人的 ‘专业音’, 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 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认为是最好的、 最高段的音。 第三个音是 ‘团队音’, 当你打出自己的专业音之后, 还要考虑到整体, 是不是会成为干扰别人的音。”

我们不光仅仅只提倡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的齐心协力精神, 片面地认为只要这样就能够于成大事。 事实上, 光靠这一点是不够的。 要想合作得好, 尽快出成果、 见成效, 这个合作的团体还必须协调一致。 所以, 简单地把人员组织起来是不够的, 还应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提供其他成员不具备的特殊才能。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必须以营造积极向上、 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为前提。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积极宽松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 在相互交流中协调问题, 在共同探讨中提高认识, 把工作的主动性与前瞻性结合起来, 把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起来。 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经常讲, 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 应该珍惜机缘, 搞好团结。 同事之间、 上下级之间彼此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 也要有克己容人的处世态度, 对他人一味地求全责备, 就没有人能和你共事, 让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在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里, 使人人都坦诚相见、 彼此理解、 相互信任, 这样才能增强凝聚力。

(2) 加强团队建设, 必须建立畅通、 和谐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平台。

建立健全以员工委员会为基础平台的诉求表达机制, 为此公司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拓宽和畅通沟通渠道。 构建和谐企业, 打造一流企业团队, 必然要求不同的利益诉求都能有充分表达的渠道和充分有效的反映, 从而促进在各方面利益统筹协调、 各种问题妥善处理的基础上形成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前进的合力。 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 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意见和诉求。 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情报的及时反馈与回应, 有助于不同意见、 不同观点在最终认识上达成一致和共识, 有利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求大同存小异, 也有利于个人互补性格和团队更好配合意识的形成。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 增加信息共享, 这样才能更加深入了解自己企业团队的能力, 发展潜质, 发展愿景, 了解自己个体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位置, 个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 发挥各自的才能特长和优势, 只要每个人尽自己的力气, 就可以让企业团队更加优秀, 让企业团队更好发展。

(3)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学习培训工作, 以增强团队整体能力素质的提高。

培训学习的目的是要将形成的整体学习力, 转化为企业团队意识和集体智慧, 在实践中不断增长凝聚力和工作能力。 共同学习能够在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在学习中直接交流、 讨论, 可以加大信息交流量, 拓展每个成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学习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 个人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只是一个方面, 而企业团队的集体智慧要高于个人智慧, 团队的成就要高于个人能力的总和, 团队拥有整体合作、 协调作战的行动能力。 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有效转化的工作能力才更是团队学习所追求的。 参加集体活动, 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集体想办法、 出主意, 是保持企业团队锐气的必要条件。 “能用众力, 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它能促使我们在学习上更努力、 工作上更用心、 作风上更顽强, 从而加快前进的步伐。

(4) 领导的率先垂范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上行下效, 对于团队建设的推动作用。

团结, 是一个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象征, 是一个领导班子良好的整体形象的标志。 “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 只有落后的领导, 没有落后的员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高层的表率作用胜于耳提面命式的说教。 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 中高层、 各级管理层的齐心协力, 有利于推动公司工作作风的良性发展, 有利于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的形成,有利于带领全体员工步调一致的完成各项工作, 因此各级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领导艺术, 大事有原则, 小事显风格。 原则、 感情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是维系一个企业团队的纽带, 少了那一条都不行。 放弃原则, 迁就个别, 虽然满足了个别人的利益需要, 但却起到误导作用, 由此必然导致人心涣散, 从而失去了凝聚力。

总而言之,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领一席之地, 必须发扬团队精神。 作为企业的一员, 让我们身体力行、 义无反顾的践行团结协作, 投身到团结协作的行动之中去, 我们将不惜代价捍卫团结协作的硕果, 更要为团结协作精神高唱赞歌! 因为团结协作精神是企业团队生存的动力和灵魂, 我们都是一只翅膀的天使, 只有互相拥抱才能展翅高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