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突发事件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了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控、分类分级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内容,以及应急联动机制的运作程序、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的储备,并从社会控制能力、行为反应能力、安全技术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四个方面研究区域应急管理能力。研究基于突发公共事件扩散下多主体的动态应急决策模式。

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突发事件预警与系统优化

应对突发事件不仅要对事件本身有很好认识,能做出准确的预警,还应强化主体的稳定性,优化易受突发事件影响的主体的各主要功能。评估突发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模型,是防范突发事件及采取其他措施的基础,季学伟[1]从危害损失程度;致灾强度要素;时间要素;影响范围因素;社会影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能力;认知程度;应急管理水平等8个方面构建了预警分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在突发事件系统优化方面,王劲峰[2]认为从突发事件的致灾因子、社会承灾体以及监测和预报评估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日常运行和应急的效率。在突发事件系统优化的研究的进程中,明确了突发事件的范围及过程,其范围包括作用时间的快慢以及空间影响范围的大小,作用范围扩展为孕育环境、突发事件、社会冲击场三个主要部分。在应急物资运输系统优化方面,主要以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运输与车辆调度的问题以及可靠性路径搜索的问题为主[3],利用延期费用和时段划分的方法可构建出问题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和突发事件下不依赖于道路旅行时间概率分布的可靠路径搜索模型。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内容大多集中于机制与组织设计方面,韩建武[4]从分析社会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角度探讨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形成及其与国民经济和应急功能整合的关系。王湛[5]提出了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应急管理机制,为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以及有效开展应急综合能力评价及实现评价系统的“自学习”机制等提出解决办法,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蒋珩[6]根据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将区域应急联动组织设计为网络式动态联动组织。研究了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控、分类分级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内容,以及应急联动机制的运作程序、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的储备,并从社会控制能力、行为反应能力、安全技术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四个方面研究区域应急管理能力。

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建立的机制与组织进行有效验证,进一步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的理论依据。于辉[7]研究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时应该在何时启动应急预案,研究了单个企业以及两个企业启动应急预案的问题,建议采用援助机制协调企业在突发事件下的预案启动行为。张江[8]以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例,从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应急预防、应急反应和应急能力建设四阶段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上官艳秋[9]提出突发事件“可挽救性”度量的概念、原理和主要特征。通过详细分析影响突发事件“可挽救性”大小的关键因素,设计出对“可挽救性”可量化计算的评估模型。杨继君[10]分析了动态博弈框架下应急管理中的决策者与突发事件之间进行序贯博弈的过程,通过有限次序贯博弈获取未来应急资源的需求信息,形成资源调度的最优决策方案,在突发事件爆发后为应急决策者在应急资源的调度中提供支持。鞠娜[11]总结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分析了国家应急管理建设状况及典型城市应急管理的一般模式。提出一种以人为本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唐恒永[12]通过求解突发事件中的目标函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在假设突发事件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是随机的基础上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中断—继续随机排序模型,证明了在相融条件下,突发事件中的目标函数是期望加权误工时间及期望加权误工任务数的问题都是可解的。

在城市突发事件方面田依林[13]在深入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突变理论研究城市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郑双忠[14]构造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估方法。

3.突发事件链及扩散效应

突发事件的效应可分为链式效应和扩散效应,在链式效应的研究中李藐[15]指出突发事件由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相互作用形式4个要素组成,提出了描述突发事件链式效应的方法。季学伟[16]运用概率函数、层次分析和综合评判方法、复合事件概率分析、事件后果评估模型以及基于演化动力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指标体系风险评估等方法,分析和计算可能事件链场景的概率和后果,并对事件链进行风险评估。在突发事件扩散效应的研究中,吴国斌[17-18]采用实证模拟方法,从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方式、扩散阶段及特征、影响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研究基于突发公共事件扩散下多主体的动态应急决策模式。以三峡坝区为典型分析对象,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扩散方式、扩散耦合模式、事件的扩散机理,并依据三峡坝区突发公共事件扩散机理,构建相应的动态决策模式。

4.突发事件仿真

柴象海[19]采用基于视景仿真技术,将多Agent应用于仿真模型体系结构,对仿真场景建模,建立应急响应虚拟演习场景,并对场景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模型支持。刘奕[20]以雨害为例,采用multi-agent方法对雪灾中的典型多部门协同进行了建模,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协同机制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效果的影响。分析认识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协同工作的影响。研究表明协同情况下极大地减弱了各系统受损情况与天气条件的相关性。

5.其他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

除上述研究外,一些学者还从其他角度对突发事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Paul[21]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对突发事件风险进行了评估,介绍了美国化工业应对突发事件风险的经验总结,总结出十大风险管理方法。郭寒英[22]对突发事件下路网运行的时间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路网运行的时间可靠性与所承担的交通流量有直接关系。袁蔡群[23]将突发事件分为不利事件和有利事件,通过模型的模拟发现当不利事件发生时,企业进退市场的临界价格均随该事件的平均发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有利事件发生时,进退市场的临界价格则随该事件的平均发生率的增加而下降。鞠彦兵[24]建立了突发事件影响度的评价指标,并将影响因素约简为最小因素集,依据突变理论的归一公式给出了突发事件影响度的量化方法。邵荃[25-26]提出一种适合突发事件模型知识表示和模型操纵需求的层次网络模型表示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突发事件模型根据不同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的模型求解。随后又提出一种适合突发事件模型库的模型动态网络组合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应急环境和模型相应的领域知识进行模型组合来辅助应急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