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养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

建养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实例和实践证明,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的社会、经济效益,前提是必须抓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以控制养护费用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周期; 关键是必须坚持一体化、预防性和及时性理念,采取“四化”管理措施,即决策安排科学化、指导控制规范化、施工作业标准化、检查考核精细化。路元坐标测量与标识。通常养护工作在高速公路开通当天即开始运行。

大量实例和实践证明,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的社会、经济效益,前提是必须抓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包括通车前期准备),以控制养护费用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周期; 关键是必须坚持一体化、预防性和及时性理念,采取“四化”管理措施,即决策安排科学化、指导控制规范化、施工作业标准化、检查考核精细化。建设期间,根据某省经验,建养一体化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19个方面:

(1)对路面排水和服务区通道排水进行系统优化减少运营期水损害。

(2)尽量取消天桥中墩并适当提高标高以确保运营中桥梁安全。

(3)作好限速命名调整工作,使桥隧、互通、服务区命名大众化、国际化,行车速度满足发展需求。

(4)确定未来养护所需的养护中心和弃土场或垃圾场。养护工作必须配备垃圾场,不仅要日常清扫、清理需要倾倒的垃圾,而且大修期间还应将产生的大量废渣堆弃。据粗略统计,在断面交通流量达20000台次/天的高速公路,每公里昼夜产生的废物垃圾多达200kg以上。这些垃圾废弃物如不能有效处理,轻者形象不佳、领导批评,重者群众索赔、环保重罚。所以,建议建设期将现有的弃土场、废弃地等场地,通过征用或者协议形式,转变为养护垃圾场,并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办理相关环保手续。

(5)为保证未来养护检查需求,桥梁锥坡应增设踏步。

(6)交通流量观测站。高速公路断面交通流量数据采集与统计,是养护部门必要也是必需的基础工作。目前各省高速公路断面交通流量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无源(太阳能)、无线(无线数字传输)、无人(不需人员值守)全自动方式。进入运营期后,养护部门需要适时采集路网流量数据,按月收集车辆运输量数据(通过收费部门),掌握高速公路交通与荷载情况,以利分析流量、荷载与路况的对应关系和变化规律。建设单位应落实断面交通流量观测站建设和配套工作。

(7)路政、收费、养护、服务区等房建设施邀请运营管理专家从设计阶段开始提前介入,充分考虑生产生活与未来发展需求。房建工程往往是建设项目反馈意见较多的部分。问题通常出现在地基沉降、房屋防水防潮、功能不足或不合理、供水供电不正常或不达标、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或被投诉等方面。建议收费站房建施工和装修应可能提前3~5个月完成,然后定期检查质量,调试设备,发现问题抓紧整改。室内装修和设施应以实用、可靠、安全、整洁为原则,以利后期运营维修成本控制。

(8)省界按要求设置一类治超站,面积应不小于20亩。

(9)路况检测检查与评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完工通车前,必须由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委托专业单位完成工程的检查检测; 运营高速公路每年均需对路况质量检查检测并评定。因此,建议项目业主单位向相关检测单位提出要求,除按质安部门规定完成检测报告外,还应按照《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内容要求,提交路况检评报告。

(10)红线测定和标识。高速公路红线界定建设、运营单位的管辖职权和资产范围,以及与外部相连的界面。现实情况是,当新建工程通车运营一段时间后,外部侵入高速公路红线的情况频繁发生。一旦问题出现,由于多种原因,运营管理者很难找准确定当初的红线位置,因而在相关协调仲裁时非常被动。建议项目业主单位根据设计和征拆情况,重新测定红线范围,除了现场予以标识之外,还应整理相关文书并由当地政府签章认定。

(11)路元坐标测量与标识。养护工作需要将连续的高速公路路线方向,按5m间隔连续划分并编号“路元”; 所有路元位置通过工程测量确定其坐标,而且在实地(如波形护栏上)予以标记; 同时,建立路元数据库,并编制里程桩号对照表,核实长、短链情况。其作用在于精细化连续的高速公路路线、限界,构成准确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联系,为后期养护日常巡查和病害处治提供支持,进而为养护管理系统运用和辅助科学决策与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12)桥梁运营管理卡片建档与观测点设置。规范要求,新建大、中和特大桥交付使用前,应设置永久性变形观测点。测点的编号、位置和竣工测量数据,均应在竣工图上标明,作为必要的竣工资料归档。交工通车之前,还须建立所有桥梁的“基本状况(运营管理)卡片”,并将有关信息输入数据库。

(13)养护机械设备及材料。通常养护工作在高速公路开通当天即开始运行。在自行组织小修保养的管理模式下,建设单位应为运营单位配备常用的养护机械设备,并尽可能留存一定的原材料或成品料。常用机械设备功能需求,主要是清扫、洒水、铲雪除冰、高空作业、清障拖吊、打桩拔桩、运输等,不必追求“多而全”; 材料方面可考虑适量储备路面结构的成品料块,交通工程的钢构件等。

(14)应急准备。新建高速公路通车前后一段时期的应急处置,主要是针对自然灾害(严重冰雪气候和持续强暴雨)、重大事故灾难(易燃易爆物品运输事故、船舶或车辆撞击重要桥梁)、地质灾害(高危边坡垮塌、高填路基沉降)等突发事件,实施预防和处理的任务。建设单位应对上述关键部位和路段逐一认真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存在隐患、特别是隐蔽性工程(如涉及地质构造方面),须详细建档登记,以利后期养护跟踪观察,重点监控。

(15)与上级工作衔接主要含养护衔接、收费衔接、其他衔接。

养护衔接,主要还有以下方面:

①业务对接。提前3~5个月向省局养护处衔接,申请审查本项目养护准备工作。包括初验项目、时间、标准、手续等。上级养护部门将给予全面指导。

②机构设置包括架构、编制、人员、基地等。

③经费核定主要是小修保养经费标准与开支预算。

④规章制度包括管理职责、制度、技术指南或规程、记录台账等。

收费衔接,这里仅简述与收费计划和开支计划相关的内容:

①开办预算。按定编机构、岗位、人数确定,省局有统一标准,需要在采购和配套方面予以控制。

②收费计划。新开通的高速公路依据平行公路交通流量、结构情况,预测可能转移量,分阶段进行测算。运行一段时间后适当调整。收费完成情况直接与本单位职工荣誉和利益挂钩。

③经费计划(预算)。政府投资的高速公路实行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运营单位经费来源一般是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的预算部分,上年度超收奖金部分,本年度路产理赔返还部分。支出计划分为: 人员及管理经费,按定编人数和标准计算; 车辆使用经费,按定编数量和标准计算; 高速公路维修保养经费,按确定养护里程和标准计算; 中修工程经费,按具体项目预算审批。

其他衔接,按省政府厅局发文执行。

(16)收费许可审批程序。高速公路建设业主单位应提前3个月左右,通过省高管局向省交通主管部门(包括行业管理单位)、物价部门、财政部门(政府投资项目)衔接,报文申请开通收费计划,同时准备工可、设计、施工、完工、收费价格测算等有关资料—省交通主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前往建设项目,实地检查开通收费运营筹备及条件符合情况—省物价部门专项验算、审查路段和路网收费价格,然后报省政府办公厅、交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复审—通过后提前30天由各部门联合行文正式向省政府报告—省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后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执行。

(17)联网收费。联网收费是高速公路收费发展的必然趋势。交通运输部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规定高速公路应首先实现省内联网收费,即在全省范围所有车辆进出相连的高速公路实现“一卡通”。新建项目开通收费前,应在省厅局指导组织下,积极与相邻路段联系运营工作(包括收费、养护、安全等方面)的具体事项,就相关工作责任达成统一意见,形成协调联动机制。

(18)计重收费。高速公路公路运输的繁荣,带来了运输市场的竞争。部分运输企业和车主受利益驱使,擅自改装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直接破坏了高速公路路况,影响了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国家为此颁布并实行了治理超限运输的一系列政策,载货汽车计重收费就是其中主要措施之一。计重收费政策的原则一是公平合理收费,二是鼓励合法装载运输,三是不增加社会总体负担,四是引导运输发展。实践证明,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是治理超限运输的长效机制。新建项目都应提前安装调试计重收费设备,启动时要注意采取宣传、控制和应急措施。

(19)收费站车道建设与通行能力。收费站进出车道往往是高速公路车辆拥堵和司驾矛盾集中的主要环节,每年节假日期间县级、地级区划收费站大多出现长时间排队堵塞现象。根据工可报告和实际情况分析,由于交通流量的高峰、低谷差距巨大,区域流量增长变化无严格规律可循,收费站进出车道很难合理确定一定时期内的需求数量。但建设单位在开通前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复式收费。即适当增加现有收费岛长度,增设第二组收费亭。启用复式收费时,每次进入两台车同步收费,这样可提高通行能力50%左右。类似功能,还有便携式手工收费。

②双向收费/发卡功能车道。即在进出车道中央区,将部分发卡道安装收费设备,将部分收费道安装发卡设备。当出口道拥堵时,调整发卡亭功能为收费功能,同时调整广场隔离设施,改变相应车道行驶方向; 反之亦然。

③自动收费。即安装电子自动收费系统ETC,省局有统一部署。

④预留收费区场地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适当拓征收费亭区两侧宽度和纵深长度,前者可为增加车道预留位置; 后者可为采取阶梯式收费(同方向两级收费区)提供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