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标与基本环节

目标与基本环节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对于财务合约中的债务合约、管理合约等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的约束机制。对企业盈利性的计量最具综合性的方式是财务计量,所以企业目标也被称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在本书的论述中,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目标和企业目标作为同义语使用。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

1.4.1 财务管理的原则

1. 含义和基本原则

财务管理原则(Financial Principles),也称理财原则,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所应遵循的指导性的理念或标准,是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它是联系理论与实务的纽带,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并且为多数理财人员所接受的理财行为准则,它是财务理论和财务决策的基础。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有:风险收益的权衡——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价值的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增量现金流——只有增量是相关的;在竞争市场上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有效的资本市场——市场是灵敏的,价格是合理的;代理问题——管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纳税影响业务决策;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些可以通过分散化消除,有些则不然;道德行为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而在金融业中处处存在着道德困惑(道德风险)。

2. 主要内容

(1)系统原则。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等子系统构成。在财务管理中坚持系统原则,是理财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具体要求做到两点:第一,整体优化只有整体最优的系统才是最优系统。理财必须从企业整体战略出发,不是为财务而财务;各财务管理子系统必须围绕整个企业理财目标进行,不能“各自为政”;实行分权管理的企业,各部门的利益应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第二,结构优化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层级系统。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应注意结构比例优化,从而保证整体优化,如进行资金结构、资产结构、分配结构(比例)优化。环境适应能力强财务管理系统处于理财环境之中,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境界。

(2)平衡原则。

在财务管理中,贯彻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客观上要求在理财过程中做到现金收入(流入)与现金支出(流出)在数量上、时间上达到动态平衡,即现金流转平衡。企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发生,是因营业收入与营业支出产生的,同时又受企业筹资与投资活动的影响。获取收入以发生支出为前提,投资以融资为前提,负债本息的偿还支付及红利分配要求企业经营获利或获得新的资金来源。企业就是要在这一系列复杂业务关系中保持现金的收支平衡,而保持现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现金预算控制。现金预算可以说是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分配计划的综合平衡,因而现金预算是进行现金流转控制的有效工具。

(3)权衡原则。

在理财过程中,要获取收益,总得付出成本,同时面临风险,因此成本、收益、风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财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收益、风险三位一体的观念,以指导各项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成本、收益权衡。在财务管理中,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筹资管理中,要进行筹资成本与筹资收益的权衡;在长期投资管理中,要进行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的权衡;在运营资金管理中,收益难以量化,但应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分配管理中,应在追求分配管理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

第二,收益、风险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本关系是对等关系,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低收益对应低风险。但应注意的是,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有时甚至会带来高损失。可见,认真权衡收益与风险是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难的。在筹资管理中,要权衡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风险;在投资管理中,要比较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在分配管理中,要考虑再投资收益与再投资风险;在分配管理中,要考虑再投资收益与再投资风险。在整个理财过程中,收益与风险权衡的问题无处不在。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互矛盾的,为追求较大利益,往往要冒较大风险,风险过大会减弱企业未来获利能力,收益过小也会增加企业未来风险。因此,财务管理的原则是: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使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将风险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第三,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综合权衡。在理财过程中,不能割裂成本、收益权衡与收益、风险权衡,而应该将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综合权衡,用以指导各项财务决策与计划。权衡即优化,决策的过程即优化的过程。财务管理中,各种方案的优选、整体(总量)优化、结构优化等,都体现了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的综合权衡。

(4)管理原则。

在全面协调、统一的前提下,按照管理物资与管理资金相结合、使用资金与管理资金相结合、管理责任与管理权限相结合的要求,实行各级、各部门共同承担责任的财务管理,以调动全体员工管理的积极性,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务求有效。

(5)代理原则。

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一般包括顾客与公司、债权人与股东、股东与经理以及经理与雇员等多种关系。企业和这些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大部分是委托代理关系。这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需要通过“合约”来协调。在组成合约集的众多关系中,都会出现代理难题和代理成本。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有多次利益背离,委托人为了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进行激励、约束、惩罚和监督,而这些强制措施都会带来代理成本。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企业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另外,对于财务合约中的债务合约、管理合约等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的约束机制。

1.4.2 财务管理的目标

1. 企业的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组织,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应有自己的追求。因此,企业目标主要有生存目标、获利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从根本上说,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两者目标是一致的。创办企业的目的是盈利。盈利性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反映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盈利性的计量最具综合性的方式是财务计量,所以企业目标也被称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在本书的论述中,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目标和企业目标作为同义语使用。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决定了它所采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从它的演进过程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均直接反映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反映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均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2. 财务管理目标

(1)利润最大化。

其基本观点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其缺点有:第一,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价值因素,不符合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财原则,不符合现代企业“时间就是价值”的理财理念。如2014年的100万元和2015年的100万元显然不在一个时间点上,难以对两者的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二,没有考虑所获取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利润作为绝对指标,不能真正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优劣,也不利于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竞争优势的确立。如用5 000万元投入资本赚取的100万元利润与用6 000万元投入资本赚取的100万元利润相比,如果单单看利润这两个投入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考虑了投入就大不一样了。第三,没有考虑所获取的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不符合风险—报酬均衡的理财原则,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如同样投入100万元,2013年获利10万元,一个企业是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则全部是应收账款,有可能发生坏账损失收不回的情况,这两个企业的风险显然不相同。第四,没有明确利润最大化中利润的概念,这就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

(2)每股盈余(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由于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其基本观点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是解决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中没有考虑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的缺陷。其缺点有:第一,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价值因素。第二,仍然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即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性和每股盈余的风险性。第三,适用范围存在限制。该目标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因此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第四,不符合可控性原则。股票价格的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股民的心理等,这些因素对企业管理当局而言是不可能完全加以控制的。第五,不符合理财主体假设。理财主体假设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营上和财务上具有独立性的单位组织内,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将股东这一理财主体与企业这一理财主体相混同,不符合理财主体假设。第六,不符合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既是股东筹资和投资的场所,也是债权人进行投资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经理人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股东财富最大化片面强调站在股东立场的资本市场的重要,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全面发展。第七,股东财富最大化强调的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但在实际工作中,假设风险相同、每股收益时间相同,则每股盈余最大化也是一个可接受的观念,因此许多投资人都把每股盈余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最重要指标。

(3)企业财富(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利于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和最优的财务结构,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该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全面地考虑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由于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也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该目标解决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中的部分缺陷。但其仍有缺点,主要是:第一,企业价值计量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把不同理财主体的自由现金流混合折现不具有可比性。其次,把不同时点的现金流共同折现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不易为管理当局理解和掌握。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是几个具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体,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财富最大化和其他各种利益财富最大化,这些具体目标的衡量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标准的不同会使财务管理人员无所适从。第三,没有考虑股权资本成本。在现代社会,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一样,不是免费取得的,如果不能获得必要的投资报酬,股东们就会转移资本投向。

(4)相关利益最大化。

现代企业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体组成的集合体,财务管理是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妥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目标应从更广泛、更长远的角度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理财目标,这就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其基本观点是:不仅考虑债权人、股东等相关方的利益,也考虑企业员工、顾客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力求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但该目标也有不足:首先,企业在特定的经营时期,几乎不可能使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协调化。其次,所设计的计量指标中销售收入、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的经营指标,已超出了财务管理自身的范畴。

综上,财务管理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只考虑了财务资本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而忽略了知识资本——“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巨大作用。

3. 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1)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协调。

企业价值最大化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与企业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就解聘经营者。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就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股票选择权”方式。这种方式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股票的价格越高于固定价格,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越多。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溢价收入,就必然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动。第二,“绩效股”形式。这种形式下,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给予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目标时,经营者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绩效股”。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不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且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也会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

(2)股东和债权人矛盾的协调。

股东通常有可能以下列方式伤害债权人的利益:股东不经债权人同意,把借款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高的其他项目,增大偿债的风险;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不征求债权人的同意而迫使经营者发行新债或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或老债券的价值降低。针对这些情况,通常可采用的协调方式有: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等。限制性借债是指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等。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指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给予公司增加放款的措施,从而保护自身的权益。

(3)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矛盾的协调。

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企业在追求自身目标时自然会使整个社会受益。但是在现实中,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也常常存在矛盾。例如,“外部不经济性”、企业公益事业的缺失等。股东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在谋求自身的利益时,不应当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因此,为了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当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存在矛盾时,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等,以协调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的矛盾。

1.4.3 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1. 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信息,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发展趋势及其结果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测算的一种方法。

2. 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企业理财总目标要求下根据财务预算所作出多种设想和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3. 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及其指标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财务预算分为三个步骤:① 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② 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综合平衡;③ 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

4.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对财务活动如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耗费等进行日常的指导、协调、监督和限制,以实现财务预算所规定财务目标的过程。

5.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资料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公司财务过程的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剖析的一项工作。进行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是:收集资料掌握情况;指标对比揭露矛盾;因素分析明确责任;提出措施改进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