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聚区排名是如何排的

产业集聚区排名是如何排的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业集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随着学者们对集聚经济的不断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理论开始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Porter认为相关产业的地方需求是除了要素成本优势之外的另一个可能触发产业集群的因素。产业集聚带来的正向效应最终体现为企业生产平均成本的下降。产业集聚中不仅有企业主体,还存在大量的如地方政府、协会、各类中心和研究机构的中介机构。

一、产业集聚

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马歇尔在1920年发现并分析了同一产业中出现的大小企业地理集中现象,提出了“产业区”概念,他从产业集群与外部经济间紧密的相关关系出发加以分析,对同一区位集中了较多外部经济企业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归功于经济外部性,经济的外部性又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地理学家韦伯(Weber)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并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集聚因素。此后,廖什(Losch A)等学者对集聚经济进行了进一步阐述。随着学者们对集聚经济的不断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理论开始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l Porter)。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将集聚经济带上了新的高峰,“钻石模型”显示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撑和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其实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产业集群,相应的一个国家在某个地区的竞争力也就重点取决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波特将产业集群这样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般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种产业领域内,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高校等)通过复杂的关系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它主要由核心企业、配套企业、中介机构、销售商、规制机构这五大部分构成,既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又会涉及到某些地域的历史根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和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禀赋。根据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区域的要素禀赋决定它适合发展一些什么样的产业。无论是过去还是近些年,资源禀赋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另外空间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一些没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地区也可能发展并形成产业集聚,经济活动在初始禀赋条件相似的地区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2)供求因素。Porter认为相关产业的地方需求是除了要素成本优势之外的另一个可能触发产业集群的因素。Becattni认为新产业区形成由区域内大量中产阶层出现产生的需求条件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信用体系代表的供给条件决定,并且会形成由价值观念、行为、制度、知识等构成的多元文化系统。

(3)劳动力成本。韦伯认为如果在一个新的区域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比运输成本带来的资金要少,企业的布局选择就会从运输费用指向型变为劳动费用指向型,会使用劳动系数和劳动力成本指数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其他限制条件下,由于市场的逐渐扩大和价格指数的集聚力作用,产业最终都会与周边地区形成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

(4)运输成本。对于同一种商品而言,在同样的市场价格情况下降低各自的生产成本是增强其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经济集聚的利益超过成本,企业由于集聚力的作用开始集聚;而当运输成本较高时,运输距离产生的成本比集聚经济带来的利益要高,企业一般不选择集聚,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分散布局。

(5)创新。Friedman从创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这两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区域创新。他指出供给条件主要是指区域存在诱致创新的技术和金钱外部性,而需求条件则主要是指区域存在需要创新的压力。伴随区域间协同发展而产生的信息传递会引致创新的技术外部性,这与区域文化的异质性、信息的多样性、松散的权利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创新过程的制度化的现象有关。

(6)产业关联与外部性。产业间协调发展与产业向前发展或者后退现象的关联性。从钻石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Porter集群理论重点指出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是集群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资金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各自发挥作用,另外他还强调了资金外部性对于集群发展的作用。

以上因素是决定产业集聚现象发生和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另外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附加的积极效应会不知不觉地随之产生。首先,产业集聚能够产生知识的外溢交流和规模庞大的熟练劳动力市场,由此可以大幅度降低单个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其次,同一个区域属于相同行业的许多企业可以共享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这将会节约大量的社会基础建设成本。产业集聚带来的正向效应最终体现为企业生产平均成本的下降。根据Kaldor对集聚的定义,产业集聚加工活动会产生递增的规模收益效应,这能够节约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自身增长优势,为思想和经验的交流创造很好的机会,同时更好地促进人类生活中的分工。

本书中对产业集聚进行如下定义: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相关机构(包括大学、智囊团、职业培训、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的集聚体。集聚体中的每个个体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由于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聚中不仅有企业主体,还存在大量的如地方政府、协会、各类中心和研究机构的中介机构。

二、新型城镇化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Serda A首先提出了城镇化(Urbanization)的概念。然而从世界经济的历史来看,城镇化起源并非始于此,早在此前工业革命开始时就启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在经济学中,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扩展的过程,其基本含义是指由工业化引起的人口在城市的集中过程。从Urbanization一词的解译含义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城镇化”一词源于英文Urbanization,前半部分urban意为都市的、市区的,而后半部分ization由iz(e)+ation组成,意为“……化”,表示进行某种行为的过程。尽管城镇化一词提出至今已经有140多年了,但由于城镇化过程过于复杂,而且涉及到众多其他学科,学界对城镇化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未有定论。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口向市、镇集中导致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

当前,学者们在提到城镇化时,不仅会强调其中的人口转移和集中,同时也会突出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李克强总理就曾指出,城镇化的内涵中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居环境、产业结构、就业方式、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从“乡”到“城”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城市面积扩张和人口比例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报告指出我国目前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镇化,是兼顾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节约集约、和谐发展方方面面的城镇化(表1-1)。

表1-1 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区别表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差别》。

三、区域协调发展

一般而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是效率或趋利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通过市场机制将会较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目标。但是,仅仅依靠单纯的市场力量,将会增加地区差距(Myrdal,1957)。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发展重点区域,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但随之而来的是结构性产业失衡与区域失衡问题也日益显著。有国内学者指出,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央所贯彻实施的“顺市场调节”区域政策将是不必要的,因为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方式也能实现同等目标(魏后凯,2007)。据国际其他地区的经验,各国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多是面向各类问题区域展开,例如发展落后区域、萧条或衰退区域、膨胀区域等(张可云,2005)。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制定和颁布了多项有关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政策,2010年末,国务院在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了未来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和原则;同时,明确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相关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规划表明我国实现了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零突破,也标志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真正意义上的形成。这些规划和指导意见,促进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有资料表明,2012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投资增幅均高于东部地区,我国空间布局更趋协调和科学。综合来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区域间经济社会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程度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对于中西部后发地区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从地区层面来看,区域间协调合作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善,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相分割的客观矛盾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缺乏长期合作的积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应该着力于解决缩小地区差距、推进主体功能区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深化国内区域合作、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推向深入。

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和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度量标准和水平也不同。保持产业间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则是力争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前提条件则需要产业结构合理化。如果一国的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无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从动态趋势的角度要求,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从合理化状态向更高层次合理化发展的过程。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经济增长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以下4点:

(1)环境因素。在工业化以前,随着生产和生活中废弃物的增加,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和环境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才逐渐受到了人类的重视。经济学家们也因此将环境因素引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从而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

(2)人口因素。人口在经济中的作用,可以说既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又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人口主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在经济发展中则主要为人的需求。因此,人口对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制约作用较强。

(3)技术进步因素。技术进步则是在其他生产力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扮演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减少其他制约经济增长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技术革命往往引发产业结构的巨变。

(4)经济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变中起着最基本的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变的经济发展因素可以归纳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程度、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