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

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长期来说,1989年至2000年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强度系数0<<0.5,呈现U型趋势,即随着女性居民收入的增加,收入流动性强度由弱变强,再变弱,说明收入较高的女性对上期收入的依赖性大。虽然,2000年至2011年间绝大部分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系数在0.5左右,但高收入组流动强度却呈现下降型趋势,即收入越高,收入流动性越强。总之,女性中低收入人群向上流动的概率较为稳定。

就长期来说(见图5.2和表5.5),1989年至2000年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强度系数0<<0.5,呈现U型趋势,即随着女性居民收入的增加,收入流动性强度由弱变强,再变弱,说明收入较高的女性对上期收入的依赖性大。低收入组中约37%的女性居民在经历11年后留在原组,比同期的男性居民高7个百分点,其余63%的女性居民均不同程度的向上流动到较高收入组;中低收入中约26%的女性居民滞留原组,比同期男性居民滞留概率高;中等、中高收入组中约15%的女性居民留在原组;高收入组中约32%的女性居民留在原组,比同期男性居民的滞留概率高4个百分点。虽然,2000年至2011年间绝大部分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系数在0.5左右,但高收入组流动强度却呈现下降型趋势,即收入越高,收入流动性越强。在低收入组中约64%的女性居民留在原组,比1989—2000年间的滞留概率高27个百分点,也较同期男性居民的滞留概率高49个百分点,充分说明2000年以后女性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流动状况非常糟糕,远不及男性低收入人群增收机会多;中低、中等收入组滞留概率与1989—2000年间的滞留概率相差不大,但向上流动概率偏低;中高收入组中约18%的女性居民留在原组,与1989—2000年间的滞留概率相差不大,但比同期男性居民的滞留概率高了7个百分点;高收入组中约33%的女性居民留在原组,仅比1989—2000年间的滞留概率高1个百分点,比同期男性居民的滞留概率低。总而言之,绝大多数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强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强,但高收入女性对上期收入的依赖性较大;女性低收入居民滞留原组的概率太高,且向上流动的概率低于同期男性居民;但高收入女性居民滞留原组的概率较男性低,收入流动性变强。

就短期来说(见图5.2和表5.5),整体看,1989—1991年间绝大多数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系数0.2<<0.6,呈现倒U型分布,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流动性呈现先强后变弱再增强的趋势;1991—1993年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系数0.4<<0.8,并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流动性不断增强;1993—1997年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系数0<<0.6,呈现U型分布,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流动性呈现先弱后变强再减弱的趋势;1997—2000年间,中等收入以下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系数0.2<<0.4,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中等收入以上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系数0<<0.2,并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收入越高,收入流动性越强;2000—2004年和2004—2006年间的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整体呈现“震荡”特征,而且后者的收入流动性较弱;2006—2009年和2009—2011年间的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系数接近1,说明该段时期女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整体变弱。

图5.2 1989—2011年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强度示意

表5.5 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方向变化概率(%)

(续表)

(续表)

女性低收入人群滞留在原低收入组的概率在23%—76%之间,高于男性低收入人群的滞留概率,其中2004—2006年间的滞留概率最高,而1993—1997年间的滞留概率最低;女性低收入人群向中低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14%—35%之间,向中等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18%—26%之间(除2004—2006年、2006—2009年外),流动概率均比较稳定;女性低收入人群向中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0—13%之间,向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0—20%之间,尤其2004年以后向上流动的概率低至0。总之,女性低收入人群滞留原组的概率比男性高,向中低、中等收入组流动的概率比较稳定,且向中高、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有降低的趋势,说明女性低收入人群向中等收入组流动的机会大于向高收入组流动的机会。

女性中低收入人群1989—1991年、1991—1993年、1993—1997年、1997—2000年、2000—2004年、2004—2006年和2006—2009年这七个短期内滞留在原中低收入组的概率在17%—38%之间,尤其以1997—2000年间的滞留概率最高;而在2009—2011年这个短期内的女性中低收入人群滞留原中低收入组的概率达58%,说明近期女性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流动性不佳,中低收入人群滞留概率较大。短期内,女性中低收入人群向中等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6%—32%之间,其中2004—2006年间的流动概率最高,2009—2011年间的流动概率最低;女性中低收入人群向中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6%—30%之间,其中2009—2011年间的流动概率最低,2004—2006年间的流动概率最高;女性中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2%—13%之间,其中2000—2004年间的流动概率最低,1993—1997年间的流动概率最高。总之,女性中低收入人群向上流动的概率较为稳定。

女性中等收入人群滞留在原中等收入组的概率在18%—42%之间,其中2000—2004年间的滞留概率最高,而1997—2000年间的滞留概率最低;女性中等收入人群向中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15%—38%之间,向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在9%—20%之间,且近些年基本保持稳定。总之,女性中等收入人群向中高、高收入组流动的概率比较稳定。

女性中高收入人群滞留原中高收入组的概率在20%—24%之间,其中2006—2009年和2009—2011年间的滞留概率有所增加,向上流动的概率降低。2000年之前女性高收入人群滞留原高收入组的概率在28%—45%之间,而2000年之后女性高收入人群滞留原高收入组的概率在51%—64%之间,滞留概率增幅较大,与同期男性收入组滞留概率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通过对男性和女性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流动性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男性作为“个人收入”的中坚力量,其收入流动趋势影响整个社会收入。男性居民低、中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滞留原组的概率太大,不利于不同收入阶层的自由流动;男性中等收入组向上流动的机会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依然是维持收入稳定流动的重要人群;男性中高收入组中约四分之一的人群可以实现向上流动,增收渠道较宽。因此,维持中等、中高收入男性居民的收入稳定性以及促进“两极”男性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是加快居民收入自由流动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之处。(2)2000年以后绝大多数女性居民收入流动性变弱,而且高收入女性对上期收入的依赖性较大;约半数以上女性低收入居民滞留原组,且向上流动的概率低于同期男性居民,但向中低、中等收入组流动的概率比较稳定;女性中低收入人群向上流动的概率较为稳定,而女性中高收入组向上流动的概率降低;高收入女性居民滞留原组的概率虽较男性低,仍然不利于收入的合理分配。因此,应该在保证女性居民低收入、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基础上,鼓励中等、中高收入人群向高收入组流动,并促进高收入人群的有效流动,合理分配居民收入。

[1] 个人年收入工资=月工资*12+年奖金。

[2] 划分方法与第三章第二节“收入流动视角下的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