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问题识别与路径探索

问题识别与路径探索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精准扶贫实施两年多来,探索了一些新的扶贫方式,扶贫成果显著。持续干旱导致部分贫困地区的返贫现象可能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因病致贫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2002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确认指出:“为了加强生态保护

(一)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实施两年多来,探索了一些新的扶贫方式,扶贫成果显著。但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粗放的扶贫方式等,部分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大多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资金缺口大

水、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大的制约因素。贫困地区往往山大沟深,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在如此的自然条件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就目前当地财政收入计算,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资金缺口很大。特别是实施的多数项目都要求县上按一定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导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2.扶贫政策和措施碎片化、短期化

扶贫政策和措施碎片化、短期化主要体现在扶贫政策和措施不具备可持续性。部分贫困地区由于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开发推进艰难,规模小,链条短,效益差,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还十分困难。不得已,有些地方扶贫干部直接将工资给了贫困户来帮助其脱贫,这种扶贫方式只能“输血”,不能“造血”。域外资金、人才、技术多头投入,扶贫的部门和省市一般也只能面向对口县开展扶贫工作,不能够将各方面资源(如资金)统一调配集中使用,也无法根据贫困地区的需要,全方位精准提供帮扶。

3.脱贫产业基础脆弱,容易返贫

由于脱贫缺乏强有力的产业基础,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即使脱贫也是临时性脱贫,脱贫基础极其脆弱。调研中发现,因灾、因病、因婚、因学等导致返贫率高,有的地方年返贫率达到20%。能否脱贫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条件。持续干旱导致部分贫困地区的返贫现象可能更为突出。调研中还发现,在目前未脱贫的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的,有些地区因病致贫甚至占到了总帮扶对象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因病致贫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病致贫之所以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自然条件艰苦,贫困户大多居住分散,且多住在偏远地方,交通极其不便,导致就诊困难;二是除部分老年人享受免费体检外,其他人员常年不体检,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疾病等大病和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三是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大病医疗保障体系很不健全。

4.行政主导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调研中发现,部分贫困地区推进的精准扶贫,从制度设计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输入为主的层面上,强调资金输入、政策输入、项目输入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种制度安排的缺陷在于:一是扶贫开发制度仍然以政府主动提供为主,党政资源作为扶贫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一种行政主导式扶贫,社会参与度不高,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二是扶贫制度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限,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扶贫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只注重增加收入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忽视区域发展能力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由于缺乏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经济基础薄弱的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对国家帮扶的路径依赖,发展能力较弱。尽管贫困人口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医疗、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多维度的贫困仍然存在。

(二)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1.推进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的实质,就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激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一条依靠自己力量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路子。产业扶贫是通过确立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提供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户和企业双赢,从而达到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产业扶贫的内在要求有两个:一是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二是要将贫困人口连接到产业链上,使他们参与主导产业发展,并从中受益,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2.推进劳动力培训常态化

解决扶贫不是简单的解决温饱,而是解决贫困人口能力发展的问题,使之实现“造血式”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扶贫先扶智,应该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通过对农民进行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和综合素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转移劳动力,促进其实现就业,将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转化成人力资源,将农村劣势变为发展优势。劳动力培训能使贫困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加才干,是能让他们寻求到一条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还应警惕“扶贫致懒”情况出现,改变“等靠要”想法,即不仅培养他们脱贫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脱贫的意识,使其思想意识由“让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这也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路。

精彩论述

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精神脱贫。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就会真正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就会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

——新华社评论员

3.推进旅游扶贫开发

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是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为指导,乡村居民为旅游开发主体,乡村居民的脱贫致富为目标。该模式立足乡村实际,积聚和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经济,逐步改善乡村贫困人口生活状况,最终推进乡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该模式是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普遍增加的产物,同时又是和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相适应的。该模式的成功推行不仅能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也可以改善农村的自然和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交往,增加他们的信息获取量。

4.推进移民搬迁扶贫

移民搬迁扶贫模式即按照采用“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原则,通过移民搬迁实现扶贫目的,对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采取一定的扶持激励政策帮助其搬迁到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生产和生活,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达到逐步脱贫致富的目的。2002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确认指出:“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生态移民、封山绿化。对居住在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实行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主要是通过人口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移民是一项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扶贫模式。

5.推进“互联网+”扶贫

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扶贫方式。电商是偏远地区的县域打响品牌、走向全国的新“抓手”。电商能够让当地的农特产品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使“优质优价”“订单式营销”“快递式服务”有了可能。通过发展“互联网+”扶贫方式,利用信息化,发展分享经济。

(曹立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