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中国无法与这些国家相比。发展模式多元化正因为中国的产品要求、产业要求与目标要求如此之大,在中国的资源环境状态之下,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中国的地形、地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在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是完全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多元化的。从粮食生产来看,生产有逐步从东南部发达地区向北部地区转移的趋势。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

(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1.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从农业资源角度来说,我国无法与美国、加拿大、巴西等新大陆国家相比;从科技水平角度来说,我国无法与日韩、欧洲等经历了绿色革命的国家相比。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量少、科技含量较低是中国农业的客观现实基础,也决定了农业生产主要特征。

(1)目标要求多重化

中国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是多重化的,既要保证粮食的自身供给,保证增加收入,同时还要保证环境不受污染。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目标是单一的。如,美国只要保持粮食、棉花、大豆几个重要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即可,而日韩保持大米100%能够自给,其他农产品依靠进口可解决问题。荷兰全世界花卉生产能力最好,只要保持花卉在全球的竞争力,其他可以通过欧洲内部协调解决问题。而中国无法与这些国家相比。一是13亿人靠农业提供农产品解决吃饭问题,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需要通过农业来提高收入,三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做出正面贡献的同时,要讲究可持续发展。

(2)产业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现代农业从产业角度来看,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产业类型需要多样化,需要农、林、牧、渔产业以及更多样化的农产品。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对我们13亿人口的这么一个大国来说,哪种产业都不能少。而多样化的产品靠贫瘠的农业资源来生产,压力很大。

(3)发展模式多元化

正因为中国的产品要求、产业要求与目标要求如此之大,在中国的资源环境状态之下,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中国的地形、地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在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是完全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为:东北规模化农业、江浙集约化农业、城市都市化农业等。第一,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现代农业模式与新大陆国家十分相似,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第二,江浙地区为代表的集约化农业。与此对应的广东、浙江、上海这些城市郊区的农业,包括沿海城市,注重土地产出率与农业资本投入。第三,城市都市化农业。北京、上海、广州郊区的农民则与东北地区的农民不一样,不仅仅注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除了提供普通的农产品之外,还特别强调农产品本身的生态观光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中国粮食安全基本情况

(1)粮食需求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转折性变化,进入“以高附加值农产品替代口粮或主食”的新阶段。自1990年代以来,大米和小麦等谷物人均消费持续稳定下降,而蔬菜、水果、植物油、肉、蛋、奶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人均消费量从稳定增长转变为较快增长。随着居民食物需求结构的显著改变,工业需求和饲料粮需求快速增长。其中,饲料粮需求由1980年的0.4亿吨增长为2010年的1.5亿吨,增长2.8倍,年均增幅为4.5%;工业需求在2000年之前增长较为平缓,但在之后增速显著提高,由2000年的0.3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0.85亿吨,在10年间增长了2倍,年均增幅达到11.8%。相应地,粮食需求结构发生显著改变,从1980年到2010年,饲料粮需求和工业需求所占份额不断提高,从20%增长到50%,口粮需求所占份额持续下降,从68%下降到43%。尽管口粮消费下降,但由于饲料粮消费快速增长,粮食消费总量保持持续增长。

(2)粮食供给

从1980年到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从32056万吨增加到60710万吨,增长了89%。2014年,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分别为20643万吨、12617万吨和21567万吨。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实现的“十一连增”,并且从2007年以来产量连续超过1万亿斤,粮食保障能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过去3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是靠单产的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年均产量增长率分别为0.6%、1.5%、3.5%、2.1%。而同期,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率分别为-0.6%、-0.9%、1.7%、0.8%,单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4%、1.7%、1.3%,单产的增长是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和农业投入增长是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化肥、农药和机械等生产资料投入增加以及国内农业生产支持政策都对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粮食生产消费格局的变化

不同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差异,使得各地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差异日益明显。从粮食生产来看,生产有逐步从东南部发达地区向北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水稻在东北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产量比重持续下降;小麦在其主产区华北的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在其他地区的播种面积有所缩小;玉米在我国北方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长,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增长得更快;大豆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在加入WTO之后受到了冲击,除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其他地区的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从畜牧业生产来看,生产也逐步由南方向北方地区转移,但不同畜禽的转移方向略有不同。生猪在华北、北方和华中地区的产量比重不断增加,而传统的主产区西南和东南地区产量比重出现下降;肉牛和肉羊在华北地区的产量比重不断提高,而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则不断下降;禽肉生产的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华北和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产量比重从不到20%增加到一半以上,而其他地区的产量比重均有所减少,其中东南地区的下降幅度最大,从占全国禽肉产量的50%以上下降到30%以下。从食品消费来看,城镇人口粮食消费总量占比上升,并且在向三大城市群地区集中。尽管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但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城镇家庭对高附加值食品消费量的增长,城镇人口在我国粮食消费中比重不断上升,已超过50%。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城镇人口占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较高,使得城市粮食消费向这三大城市群地区集中。

(4)粮食进出口

我国粮食贸易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新世纪之后,进口增长较快,增速超过出口,使得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678.3亿美元,进口额1188.7亿美元,贸易逆差51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2%、5.7%和3.7%,农产品贸易总体上延续了近年来逆差不断增大的趋势,农产品进口国地位进一步固化。不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贸易逆差的贡献差异明显,其中谷物类粮食贸易逆差对贸易逆差贡献相对较小;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畜产品贸易逆差对贸易逆差的贡献较大,而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则呈贸易顺差态势。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一些粮油品种进口增长较快并具有不可逆性,目前大豆进口依存度已超过80%,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超过10%,食用油进口依存度也已超过50%。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粮油供求平衡的水平,节约了国内的土地和淡水资源,但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在2003年以前,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比较高,保持在95%的安全线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过100%。但在2003年之后持续下降,到2014年已下降到87%,比2002年下降13.2个百分点。粮食自给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豆自给率大幅下降导致的。如果不算大豆,谷物的自给率还是较高的,基本维持在99%左右的水平。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面临的挑战

(1)从农产品需求角度看,随着城乡居民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粮食消费的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超过14亿,城镇化率将超过60%,人均GDP将达到7000美元以上。2030年到2035年,中国人口和城镇化率都将达到峰值,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一方面,农村人口将持续向城市转移,人均食物消费量会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自身的食物消费量也会增长。与此同时,食品消费结构也将发生持续转变,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将有很大增长空间,城乡居民口粮需求总量将会逐渐减少,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则会增长。

(2)从农产品供给的角度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红利以及化肥农药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生产增长的效应已显著减低甚至发挥殆尽,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耕地面积的刚性下降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形成的威胁也越来越严峻,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同时,农业科技的推广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农民的需要。国内粮食生产的约束条件增强,粮食增产潜力向现实转化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中的开放型大国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不断增长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以及更高的生产成本均对全球粮食生产形成制约,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发达国家对粮食需求领域的拓展,将使得全球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全球粮食供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中国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条件不容乐观。

(3)从农产品价格的角度看,则面临着“天花板”与“地板”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国际国内价格的倒挂: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而农民对现在的农产品价格还不满意,而若再提高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敞开大门,形成对国内农业发展的新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一旦使用国内原料,就必然会亏损,面临倒闭,无奈只能进口粮食等原料。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粮食等连续增产而进口规模却迅速扩大的经济原因。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还面临着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在快速上升,特别是生产性服务费用支出的年均增幅达到8%-9%,这对农产品成本的上涨推动力很大。

(4)农业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就粮食产量的增长而言,中国农业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农业资源日益偏紧的制约,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一方面,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上工业的污染、大气的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

(5)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就业,务农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6)农业生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条件不相匹配,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并存;粮经饲结构不尽合理,一些农产品库存增加与部分农产品进口增加并存;种养业结合不够紧密,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便未能有效利用并存。

2.存在的机遇

(1)居民农产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添了动力。我国目前已进入食品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阶段,人们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得安全、营养和健康。挑战的另一面就是机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结构升级提出了要求,也为优质、安全、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保障。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之后,主要农产品库存充裕,有的产品已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经济增速放缓,使农产品出口、消费和加工的需求增长有所减弱,农业生产保数量的压力有所缓解,为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产量和数量,向注重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打开了时间窗口。

(3)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留出了余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目标。农业生产由过去的保全部、保所有向保重点、保口粮转变,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

(4)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比世纪之初增长了约一倍,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同劳动力工资的增长基本同步,未来这一趋势势必将继续延续并将加快发展。机械化在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规模化禽畜养殖当中应用相对容易,因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将十分有助于增加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面积,以及规模化禽畜生产的发展。

(5)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提高,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正在向专业大户和大规模趋势发展。据农业部统计,2012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约2.6亿亩左右,占全部承包地面积的20%。2公顷以上的农户已达880万户,试点家庭农场已达到6710家。

(6)农业科技进步迅速,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传统的动植物育种技术将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杂交水稻和玉米杂交增产能力还将不断提升,高抗和高产的杂交小麦也将得到应用。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资源循环增效利用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将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提高我国应对农业资源短缺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信息化将有力推动着农业信息化变革,物联网技术正在向农业领域扩展,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发展,强化农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农业资源的数字化,为农业高技术的产业化提供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