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就业一般理论的完成

就业一般理论的完成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35年到1936年2月4日《就业通论》出版,我们把这一年多的时间划为“就业一般理论”的完成阶段。1934年6月,凯恩斯在美国访问时向美国经济学会提出了一篇论文。从就业一般理论的创作过程看,凯恩斯是从货币理论与生产理论的结合开始,把这种结合作为背离旧经济学说,建立新经济学说之突破口的。

从1935年到1936年2月4日《就业通论》出版,我们把这一年多的时间划为“就业一般理论”的完成阶段。在这段岁月中,凯恩斯的主要任务是把他的新书草稿提供给剑桥同仁们讨论,进一步调整全书的体系结构,精制若干概念和完善若干原理。

要使倍数原理抽象化和数量化,即完成倍数原理,必须依赖边际消费倾向概念的完成以及确定边际消费倾向与倍数的关系。一旦达到了这一步,倍数的大小就不需要概略估计和常识推理,而可以直接根据边际消费倾向作出确切计算。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是根据消费(或储蓄)和收入的经验统计资料计算出来。这样,倍数原理就完成了精确化和数理化的制作过程。

从现有材料看,1932年,凯恩斯还没有正式提及倍数这个概念。他似乎遗忘了1929年在《劳合·乔治能办到吗?》那本小册子中论述公共工程计划时处于萌芽状态的倍数思想。1933年,他大量地论述了倍数,并有了边际消费倾向思想。但是直到1934年,他还没有根据边际消费倾向来确定倍数值的计算。这时,边际消费倾向和倍数还处于分离状态。我们可以在1934年的草稿中,看到凯恩斯不仅为边际消费倾向下了定义,而且把边际消费倾向数量化了。他写道:“……作为一个规律,当实际收入增加时,收入中一个更大的部分被储蓄起来。我们可以把下面这一点看作任何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心理规律:当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时,他们将不会在消费上增加一个相等的绝对数量,除非其他因素同时发生极大的和不寻常的变动。”

这时,凯恩斯并没有把公式化了的边际消费倾向同倍数计算联系起来。1934年6月,凯恩斯在美国访问时向美国经济学会提出了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在“倍数原理”的标题下,讨论了倍数值的大小问题。他认为倍数值不会无穷大,是由于人们不会把他们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存在若干漏损因素。但他没有根据边际消费倾向来制定倍数公式。

用边际消费倾向来完成倍数原理以及确定倍数的计算公式,这项工作大约是1935年上半年进行的。我们在1935年6月的凯恩斯新书目录中,才看到他把边际消费倾向和倍数结合在一起,单独列为一章;(118)也大约在这期间,凯恩斯才系统地讨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与经济活动水平的关系。

凯恩斯在1936年(具体日期不详)致斯拉法的一封信中有过如下论述:“如果这个边际消费倾向为1,那么均衡就是中性的。任何产出水平都能达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引入一种心理规律,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那么产出的任何扩张会使市场充斥和降低物价,直到投机被引诱将一部分产品变成存货,或消费者刺激他们的需求。这实质上是一样的。”在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的情况下,“除非同时增加投资以适合这种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否则任何产出扩张都会充斥市场”。“因此,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共同决定总就业量的均衡水平。”(119)

从就业一般理论的创作过程看,凯恩斯是从货币理论与生产理论的结合开始,把这种结合作为背离旧经济学说,建立新经济学说之突破口的。在1932年,他就有了流动偏好概念,但就业一般理论中的货币、利率理论直到1935年下半年才告完成。

1935年2月,凯恩斯与卡恩用通信方式讨论了货币与利息根本特征,然后重写了我们现在在《就业通论》中所看到的第十七章。(120)

1935年9月,凯恩斯开始系统地检讨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和他创立的利率理论的区别。他于9月10日致哈罗德(R.F.Harrod)的信,实际上成了后来《就业通论》中第十四章的内容。在这封信中,他就已采用了哈罗德提供的利率水平决定图式(重现于《就业通论》1936年英文版的第180页)来说明两种利率论的区别。(121)

凯恩斯货币利率理论的变革为什么经历这么长的时间?主要原因在于,他早年以货币金融学家起家,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要摆脱这些影响而建立新的学说,当然要经历“长时期的挣扎”。

1935年6月,凯恩斯重新编写了一份新书目录,计分六篇、二十八章。(122)不难看出,这个草稿目录及其内容与后来正式出版的《就业通论》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差别。1935年11月26日,凯恩斯在给他母亲的信中说:“我于星期四完成了我的著作——它已经花了5年时间……”。他在1936年1月18日又向母亲报告说:“我的著作已经脱稿,将在2月4日出版”(123)

1936年2月4日,《就业通论》正式由伦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至此,《就业通论》的创作史就告完结了。

————————————————————

(1) 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4、104~105、110、121页。参照原文,译文略有改动。

(2)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7页。

(3)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9页。

(4)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8页。

(5)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9页。

(6)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0~111页。

(7) 凯恩斯:《就业通论》,英文版,序言第6页。

(8)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9)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10)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11)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12)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13)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14)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8~121页。

(15)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7页。

(16)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7页。

(17) 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7页。

(18) 本节引用了安徽大学八一级研究生方福前同志硕士学位论文——《倍数理论与凯恩斯革命》的一些资料和论点。原先,我们接受了安徽大学经济系的委托,他在武汉大学经济系代培。在谭崇台同志和我的共同指导下,他完成了学位论文,由武大经济系代授硕士学位。他写论文时,参阅了我的《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思想发展过程》和《时代背景》两文初稿,并进一步钻研文献,掌握了这方面的一些第一手资料,论文达到了优秀水平,殊堪嘉尚。现在,征得了他的同意,回过头来,我采用了他所搜集的一些资料和论点,助益良多。因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可以说是他和我合作的研究成果。不敢掠美,特此注明。

(19) 凯恩斯:《就业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原序”第5页。

(20) 这是哈里斯对这阶段中凯恩斯努力方向的评论。参见哈里斯编:《新经济学》,1947年纽约英文版,第402页。

(21) 这是凯恩斯1929年5月英国普选中为自由党代撰的竞选纲领。世界经济大危机这时尚未爆发。参见凯恩斯:《劝说集》,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92~93页。

(22) J.A.熊彼特:《凯恩斯:经济学家》,载S.E.哈里斯编:《新经济学》,1947年纽约英文版,第83、87页。

(23) 琼·罗宾逊:《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Ⅰ),胡代光译;《凯恩斯革命的结果怎样?》(Ⅱ)崔书香译。两文均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参阅第1~2页、第19~20页。

(24) 詹姆士·米德:《凯恩斯革命》,载米洛·凯恩斯:《关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论文集》,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英文版,第82页。

(25) L.R.克莱因指出:“他(指凯恩斯——引者)并不是先有理论再有实用政策,而是先有目的在于医治经济病症的实用政策,再由此引出他的理论”。见他的《凯恩斯的革命》,薛番康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6页。

(26)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7页。

(27)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12~13页。

(28)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13页。

(29)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22~24页。

(30)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22~24页。

(31)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22~24页。

(32)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24~25页。

(33)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24~25页。

(34)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32~33页。

(35)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32~33页。

(36)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35~38页。

(37)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35~38页。

(38)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35~38页。

(39) 凯恩斯和汉德森:《劳合·乔治能办到吗?》,载《民族与文艺》,1929年伦敦英文版,第35、36、38页。

(40) 《凯恩斯全集》一书的编者对此点作了如下评论:“在《货币论》中,包含在《劳合·乔治能办到吗?》中的思想处于次要地位,差不多作为一种经济特有的一个例外。”见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编:《凯恩斯全集》第13卷,第五章“通向一般理论”,编者说明。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37页。

(41) 凯恩斯:《就业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原序”第3页。

(42) 琼·罗宾逊:《凯恩斯革命的结果怎样?》,崔书香译,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20页。

(43) 琼·罗宾逊:《凯恩斯革命的结果怎样?》,崔书香译,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页。

(44) 卡恩:《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载[英]《经济学杂志》1936年6月号,第173页。

(45) 卡恩:《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载[英]《经济学杂志》1936年6月号,第173页。

(46) 转引自《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152页。

(47) 帕廷肯和利思编:《凯恩斯、剑桥和一般理论》,1977年英文版,第5页。这里,编者指出,凯恩斯因为忙和其他事项,对校样未作修改。

(48) [英]《经济学杂志》1931年6月号,第182页。又《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40~342页,编者对卡恩这种论证作了引述。

(49) [英]《经济学杂志》1931年6月号,第182页。又《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40~342页,编者对卡恩这种论证作了引述。

(50)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40页(参见编者说明)。

(51) L.R.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44页。

(52) 1974年2月25日帕廷肯写信给卡恩询问,他1931年发表“倍数”论文的头等重要性是什么?卡恩作出回答。转引自帕廷肯和利思编:《凯恩斯、剑桥和一般理论》附录,1977年英文版,第147页。

(53) L.R.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页。

(54) 帕廷肯1974年曾函询卡恩关于“倍数论文”的头等重要性问题,卡恩回答说,计有三点。前两点已见前述,这是他的第三点。见帕廷肯和利思编:《凯恩斯、剑桥和一般理论》附录,1977年英文版,第147页。

(55)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55页。

(56)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73~374页。

(57)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73~374页。

(58) 凯恩斯:《就业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原序”第4页。参照原文,译文略有更动。

(59) 凯恩斯:《就业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原序”第4页。参照原文,译文略有更动。

(60) 凯恩斯:《就业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原序”第4页。参照原文,译文略有更动。

(61) 凯恩斯:《就业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原序”第4页。参照原文,译文略有更动。

(62)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380页。

(63) 1932年的第二草稿目录可参见《凯恩斯全集》第29卷,1979年伦敦英文版,第49~50页。第一个草稿的章次内容和排列顺序基本上与第二草稿者相同,第三草稿的目录则遗失了。

(64)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08~411页。

(65)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08~411页。

(66)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08~411页。

(67)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08~411页。

(68)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12~413页。

(69)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12~413页。

(70)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5页。

(71)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9~12页。

(72)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9~12页。

(73)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9~12页。

(74)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9~12页。

(75)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9~12页。

(76)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12~13页。

(77)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15页。

(78)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18页。

(79)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14页。

(80)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21页。

(81)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33页。

(82) 凯恩斯:《通向繁荣的途径》,1933年伦敦英文版,第16页。

(83)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3页。

(84)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4~175页。

(85)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4~175页。

(86)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4~175页。

(87)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7页。

(88)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4~175页。

(89)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178页。

(90) 萨缪尔森对《一般理论》的评论文章,载S.E.哈里斯编:《新经济学》,1947年英文版,第160页。

(91)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20~421页。

(92) 1933年12月《就业通论》的完整目录参见《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21~422页。

(93) 这篇演讲词原载[英]《经济学杂志》1935年6月号,总第45卷,后来,这两篇文章分别以“剑桥经济学家中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和“罗伯特·马尔萨斯:一百年训谕”为题编入《马尔萨斯传记》中,载《凯恩斯全集》第10卷“传记论文集”。

(94)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19页(参见该书编者说明)。

(95)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97~101页。

(96)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97~101页。

(97)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97~101页。

(98)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100~101、106~107页。

(99)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100~101、106~107页。

(100)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100~101、106~107页。

(101) 《凯恩斯全集》第10卷,1972年伦敦英文版,第100~101、106~107页。

(102) 这是1933年11月20日塔西斯的听讲笔记。转引自帕廷肯和利思编:《凯恩斯、剑桥和一般理论》,1977年伦敦英文版,第16页。

(103)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89页。

(104)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89、291~292页。

(105)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89、291~292页。

(106)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93、334~335页。

(107)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93、334~335页。

(108)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93、334、335页。

(109) 《凯恩斯全集》第21卷,1975年伦敦英文版,第293、334、335页。

(110) 凯恩斯:《就业通论》,英文版,第242~243页

(111) 《凯恩斯全集》第29卷,1979年伦敦英文版,第111、114、113页。

(112) 《凯恩斯全集》第29卷,1979年伦敦英文版,第111、114、113页。

(113) 《凯恩斯全集》第29卷,1979年伦敦英文版,第111、114、113页。

(114) 《凯恩斯全集》第29卷,1979年伦敦英文版,第112页。

(115)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21~424页。

(116) 莫格里奇:《凯恩斯传》,1980年伦敦英文第2版,第111页。

(117)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21~424页。

(118) 这个目录见《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英文版,第525~526页。这是第五篇、第二十三章“边际消费倾向和倍数”。这份目录草稿及其内容与后来正式出版的《就业一般理论》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119)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449~450页。

(120)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525页。

(121)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525~526、557~561、653页。

(122)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525~526、557~561、653页。

(123) 《凯恩斯全集》,第13卷,1973年伦敦英文版,第525~526、557~561、6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