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的基本特征

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1 节点在产业共生网络中,我们将网络中所有的共生基本单元看作网络节点。Cv与节点v的局部聚集水平正相关,C表征了网络中各节点的局部聚集的平均水平。在产业共生网络中,网络特征路径长度可以反映出企业之间的交流关系和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便捷程度。max等于根据网络节点数,理论上所有对称可达的点对数。

3.2.1 节点

在产业共生网络中,我们将网络中所有的共生基本单元看作网络节点。一个网络的节点数就是所有节点的总数,是反映网络规模的一个几何表征量。

一般而言,网络节点可以选取企业等实体或物质实体,取决于网络的具体分析目的。

3.2.2 关系

两个节点之间的直接邻接性质称之为关系,也就是指网络的边。网络的关系数即为所有节点之间的邻接节点之间的关系总数。网络的关系一般具有方向性和权重

产业共生网络中关系的选择应以节点性质为依据。例如,当以企业为节点时,可选择企业-物质关联;而以物质为节点时,则不可。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节点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作为主要关系。

3.2.3 平均度

反映了网络在整体水平上的连接程度。其定义如下:网络中节点i的度数d i为从节点i发出的关系数(出度)与节点i接受的关系数(入度)之和,则网络的平均度d为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数的平均值,即

3.2.4 关系密度

网络关系密度(density)指的是在整个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即产业共生网络的关联程度,主要反映网络的整体聚集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ealr是指网络中真实的关系数,feasr是指由网络中节点构成的完全图的关系数,也就是所谓的可行的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取值区间为[0,1]。当且仅当网络节点间完全没有连接时,取值为0;当且仅当网络各节点对间均相连时,取值为1。

此外,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考虑:

(1)赋值图的密度。赋值图密度的测量比较复杂,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并没有达成共识。

(2)密度对于图的规模的依赖性,它使得不同规模网络的密度难于比较(Friedkin,1981)。如果每个行动者能够保持的关系数目(即点度数)有一个上限,那么整个网络的连线总数将受到点度数的限制。这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大网络的密度要要比小网络的密度小。Mayhew和Levinger(1976)认为,一个人用于维持某些关系的时间是有限的,投入到维持某个关系的时间更有限,并且随着接触人数时间的增加,每个人投入的时间就减少,因此当回报减少并且投入太大时,行动者就会决定停止发展新的关系,他们能够维持接触的关系数量将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有限的时间也会限制网络密度的加大。他们利用随机选择模型分析指出,在实际的网络图中,能够发现的最大密度值为0.5。

3.2.5 网络簇系数

网络簇系数(Clustering)是反映网络局部集聚水平的物理量,局部的概念主要反映了节点与周围节点的关联程度。在产业共生网络中,以网络节点选企业为例,网络簇系数可以反映该企业在该网络中的局部集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在网络中的交易能力。

设节点v有k v个邻接节点,这些邻接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数为Ev,节点簇系数Cv即是指E v与由邻接节点组成的完全图的边数之比,即

遍历所有节点,计算Cv的均值,可得网络簇系数C,即

Cv和C的取值区间均为[0,1]。当且仅当v的邻接节点完全没有连接时,Cv取值为0;当且仅当v的邻接节点完全连接时,Cv取值为1。Cv与节点v的局部聚集水平正相关,C表征了网络中各节点的局部聚集的平均水平。

3.2.6 特征路径长度

特征路径程度(Average path length)主要反映网络上要素传递的快捷程度。在产业共生网络中,网络特征路径长度可以反映出企业之间的交流关系和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便捷程度。

将网络中节点依次编号,第u个和第v个节点之间的特征路径长度d uv定义为连接这两个节点的最短路径上的边数。网络特征路径长度L的计算方法为:先对所有节点对之间的距离求和(节点选择不计次序),再计算出节点对间距离的平均值(当u=v时,节点对间距离为零,这些距离也纳入求均值过程),即

3.2.7 等级度

等级度(Graph Hierarchy,GH)表达的是网络节点间在多大程度上非对称的可达(asymmetrically reachable)。计算公式为:

其中V等于网络中对称地可达的点对数。max(V)等于根据网络节点数,理论上所有对称可达的点对数。等级度越大,表明网络越具有等级结构。

3.2.8 效率

效率(Graph Efficiency,GE)指的是在已知网络中所包含的成分数确定的情况下,网络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多余的连接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是多余线的条数,max(V)是最大可能的多余线的条数。该公式与等级度的计算公式类似,但是含义不同。效率越高,则表明网络的连接关系越少;相反,效率越低,表明网络的连接关系越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