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经济分析中不考虑经济社会的价值判断及其差异。实证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微观经济学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演进与发展中,研究方法也日趋丰富、具体和完善,同时,也日益发挥着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形势和为微观经济主体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等多种作用。在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经济分析中不考虑经济社会的价值判断及其差异。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相应地,经济学便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分。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研究经济体系中稀缺资源与要素实际是怎样配置的,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例如,假设政府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实证经济学就要研究与预测这将对市场消费产生多大利好影响。这就是实证分析。然而,有时候人们并不满足于分析与预测,还会提出别的问题:为什么要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这就涉及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经济体系中稀缺资源与要素应当是怎样配置的,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规范分析涉及已有的事物现象,对事物运行状态做出是非曲直的主观价值判断,力求回答“事物的本质应该是什么”。实证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它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上。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其次,表现在实证经济学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则力求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它要确认经济现象的社会意义。第三,表现在实证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结论具有比较强的客观性;规范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结论则具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往往体现阶级利益。实证经济学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所得的结论要受到分析者自身提出的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人往往从自身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概念与不同价值判断标准,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相应地,从经济分析方法的角度,微观经济学便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前提下,用公理化的方法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而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阶级的利益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阶级的利益目标的步骤。比如,政府对农业实行补贴,实证分析重点分析的问题包括:实行补贴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财政能否负担得起这样的农业补贴;如果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补贴,补贴资金来自哪些途径等。而规范分析重点分析的问题包括:是否应该对农业实行补贴;农业补贴资金用在其他方面是否会更好;如果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补贴,补贴资金应该来自于哪些途径;等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这两种方法必须结合起来,因为微观主体最优经济行为的选择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公平问题。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二者之间不是绝对地相互排斥的。规范经济学研究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说来,越是微观具体的问题,实证分析的成分越多;而越是宏观决策性的问题,则越具有规范性。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这两种分析方法需要结合起来运用。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是由人来进行的,不同的人由于对经济现象和问题分析的价值观念不同,即使都是采用同一实证分析方法,对分析过程中概念的界定、方法的选择以及分析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往往会打上阶级的烙印。[6]西方经济学只是简约化的分析工具,如果要将其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就需要考虑特定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等问题,这就进入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就是超脱一切价值判断,就客观问题本身去分析其规律性,也不可能把个人本身的主观因素完全排除在外。另外,在进行规范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完全脱离客观现实去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也只能是使问题的分析过程步入主观臆想的死胡同。

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是一种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则是一种定性分析。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的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问题,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一)理论的组成

经济理论是对经济实践的高度概括。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由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等几个部分组成。

定义是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因果关系[7]两种关系。基于不同的考虑,可将变量分为若干类型。从变量的性质看,可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模型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理论模型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模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它是理论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给定的常数,是理论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一般来说,自变量是外生变量,因变量是内生变量。参数是可变的常数,由于参数是已知的或可知的,通常是由理论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也往往被看成外生变量。假设有消费者需求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量Qd与商品自身价格P1、消费者收入I、消费者偏好T、其他商品价格P2、消费者预期E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则a、b、c、d、e、f都是参数,都是该模型的外生变量;Qd、P1、I、T、P2、E是该模型要讨论的变量,其中Qd是该模型的内生变量,P1、I、T、P2、E是该模型的外生变量;a是自发量,b、c、d、e、f各项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各自对应的P1、I、T、P2、E变量的单位变动对Qd的影响参数。从变量的形态看,可分为存量与流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所测度的量,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测度的量,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从变量的因果关系看,可分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是变动的原因,被解释变量是变动的结果。

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有条件的,所以在一个理论的形成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理论的分析与结论就是毫无意义的。例如需求定理是在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偏好、人口量、社会风尚等既定的前提下来分析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收入、偏好、人口量、社会风尚等不变就是需求定理的假设。离开这些假设,比如需求定理所说明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真理就没有意义。在形成理论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通常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是未经证明的理论。在理论形成中提出假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往往是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性概括或总结。但这种假说要经过验证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因此,假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仍然来源于实际,只是未经验证而已。

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科学的预测是一种有条件性的说明,其形式一般是“如果……就会……”。预测是否正确,是对假说的验证。正确的假说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正确地预测未来。

(二)理论的形成

可以用图1-1来说明一种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种理论在形成时,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所作的预测是否正确,或者对作为理论基础的假设条件进行检验。如果预测是正确的,基本假设能够成立,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基本假设不能成立,这一假说就是错误的,或者要被放弃,或者要进行修改。

图1-1 理论的形成过程

三、实证分析方法的分析工具

实证分析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诸如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边际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等等。这里着重介绍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多的几种分析工具。

(一)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是马歇尔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是表示,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经济中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各自最大利益的追求中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比如说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会形成均衡关系。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年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首次将均衡运用到经济学中,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马歇尔引入这一概念主要是用市场供求两种力量的平衡来说明市场体系的均衡。均衡分析能够看出经济运行的若干特征。

均衡又分为特短期、短期与长期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一般意义上,特短期内所有解释变量都不能改变,短期则至少有一种解释变量是不能改变的,长期内所有的解释变量都可以改变。本教材对短期概念不作细分。短期均衡是指流量稳定,存量只有相对微小的变动而可以忽略不计的平衡,长期均衡是指所有的存量与流量都保持稳定,即新增流量等于零时的平衡。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是假定均衡点是微观主体最优行为选择点,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局部均衡是指不考虑所分析的商品(要素)市场或经济体系内某一局部以外因素的影响时,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局部均衡分析是把整体市场简化为仅有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的市场,且假定一个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或一个厂商对要素的购买仅占其总预算的一小部分,该种商品或要素的市场供求变化几乎不影响其他所有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即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也能使问题更简单化、明了化,但获得的结论却有假定条件下的片面现象,而非反映各市场互动关系的全面现象。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则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时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对影响经济现象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现象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但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实际上使得这种分析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非均衡是指各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并不都相等的状态。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通过对历史、制度、社会等因素的分析作为基本方法;即使是个量分析,非均衡分析也不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工具。如微观部分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宏观部分的国民收入均衡,都贯穿了均衡分析思路。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内部诸因素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均衡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是很自然的。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工具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二)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在存在极值的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就是在外生变量不变条件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在外生变量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内生变量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也就是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实际上只是对两种既定的自变量和它们各自相应的因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动态分析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是在假定生产技术、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等因素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活动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发展变化过程。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这种分析考察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演化的过程来看待,认为理性的微观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并不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策,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其中著名的动态分析有微观经济学中的蛛网理论分析和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理论分析。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框架中,无论是个别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还是个别厂商的价格、产量均衡分析,都主要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只在蛛网理论分析这类研究中,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上采用了动态分析方法。

(四)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的简明表述,是对经济现象或过程的数学模拟。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要描述经济中成千上万厂商、消费者最优行为选择所有细节的特征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家常常是运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的技术工具,通过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建立能抓住其本质的简单模型,来表明主要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用适当的数学关系式近似地、简化地表现出来,以对经济理论进行简明表述。因而,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特定经济现象中相关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是对经济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帮助我们省却了无关的细节,集中注意于诸重要变量的关联,并展现外生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内生变量的变化。衡量经济模型优劣的一个标准是:如果一个经济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经济现实,模型就是成功的。如果模型过于复杂,模型的使用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一个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很简洁,但是它的预言能被验证,那么说明这个理论能用较少的投入来解释大量的经济现象,这恰恰是理论“经济性”的表现。

经济模型从分析手段的角度,可以分为概念模型、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类。概念模型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对经济理论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几何模型是通过几何图形的形式对经济理论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数学模型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数学方程的形式对经济理论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上述三种模型在对经济理论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时各有特色。建立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的一般过程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步骤:对经济现实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概念;概括和总结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规律;进一步把概念符号化;建立模型;估计参数;对模型所得结论进行检验;对模型进行解释与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经济决策者寻求最优化”的假设以及实证性与规范性的区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