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业务员

做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业务员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要使其真正产生效果,需要了解中国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尚未完成的改革任务,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已经确定要实行市场经济,竞争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会导致中国永远落后,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产业层次上。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如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利用金融和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增长,通过治理失业问题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内需。这些措施无疑都是正确的。然而,要使其真正产生效果,需要了解中国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尚未完成的改革任务,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自1998年始,中国经济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是现在的市场供需形势与过去大不相同。过去是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比较容易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现在绝大多数产品则是买方市场,出现过剩,投资的市场风险增大,不容易找到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其次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过去银行贷款受到直接的行政干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可以向银行下指令或变相下指令要求其为某个具体项目或单位发放贷款,银行本身对项目的质量不负直接的责任。接受贷款的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归还贷款往往并不认真对待,到期还贷对它们的约束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拖欠银行贷款的现象就十分严重,银行呆账、坏账比较常见,发放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自然不会对放款失败或低效率负责。即使不是由于政策或行政干预造成的银行呆、坏账,银行工作人员也会将之归咎于政府政策或行政干预,两种类型的责任搅和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因此一旦政府决定放松银根,启动经济,银行工作人员就有放贷的积极性,企业也有贷款积极性,经济马上可以走向繁荣。但是,1993年7月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不但以收紧银根为主要措施,而且开始对银行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四大专业银行开始了商业化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垂直管理,地方政府无权干预银行事务。银行工作人员发放贷款的责任大大增强,一笔贷款的经手人必须对贷款的质量和还贷承担责任。即使在贷款到期前调离原工作岗位,也逃不脱对贷款的责任,即出现所谓的责任终身制。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不能确保贷款安全,银行宁愿购买利率较低但没有风险的国债,出现所谓的惜贷现象。

在绝大多数产品过剩的市场状况下难以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政府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诸多局限。这些项目一般都比较庞大,从立项设计到工程开工,再到工程完工发挥效益,周期很长,见效很慢。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过剩,也有个投资效益问题,这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沿海一部分地区机场、高速公路利用率很低,经济效益差。

中国已经确定要实行市场经济,竞争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但是如果经济处于普遍短缺状态,竞争就不会真正展开,只有生产相对过剩才能确保有充分的竞争,消费者主权和社会福利才能得到维护,企业也才会有压力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生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相对过剩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银行惜贷也是好事,说明金融体制改革和专业银行商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果银行还像以前那样放款比较随便,企业也可以不负责任地得到贷款,结果只能是投资效益低下,银行呆、坏账增加,这对整个社会和银行信用都是不利的。

然而,近年中国公开失业率估计至少已达6%,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也已经超过1000万,城镇每年还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国有企业职工需要下岗分流,加上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无法提供足够的新增就业机会。

为解决就业问题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方面,但是投资方向、发展战略可能更为重要。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投资重点放在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的产业和现代化程度高的大企业,能够增加的就业机会就少;如果将投资重点放在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和中小企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多,甚至不需要由政府提出百分之几的经济增长率即可达到就业目标。

解决就业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上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达到以下三个目标的发展战略:一是要能够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二是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要能够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本书所提倡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这样一种可行的选择。遵循中国现阶段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特征,而且以中小企业为主,能够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成本低廉,具有竞争力,盈利能力强,即使从银行借款,还款能力也强,而且资金自我积累快,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增长率较高。而且,这种投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是启动经济的捷径。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会导致中国永远落后,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产业层次上。相反,遵循这种发展战略会使资本快速积累,资本稀缺及劳动力富余的程度逐渐降低,随着资源禀赋的变动可以不断从国外引进现成而较先进的技术来达到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可以因低成本技术创新不断而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在较短的时间里赶上发达国家。

那么,如何有效支持符合中国现阶段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同样需要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在资金和技术两方面为其提供便利。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准备在四大专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帮助中小企业得到贷款。但是,四大银行体系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融资体制一致的,即为优先发展重点项目的融资目的而设计的。而且,实际上大银行天生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而是偏爱大型企业和项目。因为大额贷款申请者一般为大型企业,银行比较容易调查其信誉和还贷能力,经营贷款的平均成本低。一笔小额贷款的交易费用与一笔大额贷款差不多,而且银行了解分散于各地的中小企业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也比较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无力经营大的贷款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其主要服务对象,而且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与当地的中小企业之间在信息上比较易于沟通,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当然,建立中小银行需要有一整套法律、法规和制度,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等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因此对当前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而言远水不解近渴。

替代的办法是利用现有的银行体系,下放贷款审批权。目前银行贷款审批权高度集中,可以考虑将中小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县一级分支机构。这样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县一级分支机构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比较了解,收集有关企业信誉、还贷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的信息比较容易。另外,银行贷款经手人既要对贷款质量负责任,又不能因此束缚手脚,逃避发放贷款。投资总是有风险的,银行贷款因此也总是有风险的,让发放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对每笔贷款都负完全的责任显然不合理。银行贷款责任终身制应予改进,当然每笔贷款最好都成功,但在强化发放贷款责任的同时,也要允许贷款发放者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某个比例的失败,这样才可以避免消极的惜贷行为。

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技术供应。目前中国经济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市场趋于饱和,必须开发新产品或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才能开拓市场,增加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劳动力较密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不需要较先进的技术,任何类型的企业技术太落后一定没有竞争力。国际市场上一般有现成的适用技术可供中小企业选择,这些技术相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现有的技术是先进的。为保证中国中小企业方便地、低成本地获取这些技术,需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国外的中小企业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到中国来投资、设厂;也要通过报刊、杂志发布各种产品、技术信息;同时,要增加中国中小企业对外交流、接触国外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机会,允许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包括拥有外贸经营自主权,可以方便地与国外进行人员、信息、产品交流等。

按照我们在第1章中的分析,中国具备在今后几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条件,只要经济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即通过解除国有企业承受的政策性负担和实现发展战略转轨,进而消除经济生活中的“活—乱”循环,这种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就可以成为现实,下个世纪中叶前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注 释

①Justin Yifu Lin,Fang Cai and Zhou Li,“Competition,Policy Burdens,and State Owned Enterprise Refor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8,No.2(May 1998),pp.422—427;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对于中国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滞后于产品价格的改革这一现象,许多经济学家都观察到了。参见Lardy,Nicholas,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Washington,D.C.: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4,pp.8—14。

③关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通货膨胀的分析,可分别参阅林毅夫、蔡昉:《论我国通货膨胀及其治理》,《发展研究通讯》,1989年第2期;林毅夫、蔡昉、李周、沈明高:《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3年第23期。

④Simon Kuznetz,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 tur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⑤Myer,G.M.,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 versity Press,1988,p.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