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蝌蚪与青蛙

蝌蚪与青蛙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年我在规划、设计欧亚卖场的时候,提出欧亚卖场要建成“既是长春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纵观欧亚卖场过去的面貌、如今的发展与将来的蓝图,足可印证这种态势。蝌蚪与青蛙就像欧亚卖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态。卖场的发展会从蝌蚪成长为青蛙,从水中走向陆地,但这也不会是尽头,在前面还有更加浩瀚的天空。

当年我在规划、设计欧亚卖场的时候,提出欧亚卖场要建成“既是长春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这种构想不仅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即使到了今天也找不到现实的参照物,这就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片中,小蝌蚪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妈妈后,却对自己与妈妈的身形大为不同而感到疑惑,青蛙妈妈解释道:等你们长大了就会变成我这个样子了。青蛙的成长过程很有趣味:一只卵先是孵化成蝌蚪,然后慢慢长出四肢后面还拖着尾巴,随着尾巴渐渐的消失最终成长为水陆两栖的成体。这在生物学上称为“变态发育”,就是幼体与成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幼体时期的显著特征如蝌蚪的尾巴,在成体身上完全消失,而成体的功能如青蛙的四肢,却在幼体发育阶段根本看不出来。纵观欧亚卖场过去的面貌、如今的发展与将来的蓝图,足可印证这种态势。因此,我用“蝌蚪与青蛙”来比喻卖场的发展态势。

世纪之交的2000年,在长春的西南出城口附近一块不起眼的地块之上,我们的欧亚卖场破土动工。当时卖场的周边居民稀少,四周环绕着煤场、铁路和农田,没有丝毫的商业氛围。甚至在一些人看来,这就是一块商业的“不毛之地”。但是公司上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通过一、二期工程的建设,硬是用数年之功在这块“不毛之地”上建立起一座大型商场,并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商贸圈。然而,单纯传统百货业态的规模扩充并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可以说,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时期的卖场,还处于蝌蚪的阶段,虽然有着青蛙的基因,却还无法看出雏形,还没有长出四肢。

经过几年的调整建设,如今的卖场已经从一、二期工程建设时期以百货零售业态为主的大型商场发展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金融、教育、医疗、健身、餐饮、展会、旅游等多业态、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单体建筑面积达到60余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并已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初审;日均客流量20万人次,节假日50万人次,最高达60万人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卖场商圈早已从商业的“不毛之地”蜕变成为长春地区的商业中心,地产、物流经济的发展高地。它的强势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使得原来发展较为滞后的长春西部城区拥有了一个强劲的引擎。如今的卖场虽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我看来也还只是长出了四肢却还拖着尾巴的蝌蚪,离最终的成体还相差甚远。我们的目标绝不是满足于暂时的成绩,超大型现代化商业综合体也并非卖场的终极形态。

未来的欧亚卖场,将至少占地100万平方米,依托巨大的体量优势,在世界上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购物、休闲、娱乐,还可以实现他们所有想实现的生活诉求,这将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悄然颠覆,是对未来社会生活方向的启迪和引领那时的欧亚卖场,才是褪去了尾巴,冲出水面、走向陆地,适应两栖生活的青蛙;才能称为“既是长春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

蝌蚪与青蛙就像欧亚卖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态。发展就像生物的进化,不可以局限于简单的复制扩大,而应有本质的变化、取舍和提升,这是我们应该竖立的信念。商业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进化。卖场的发展会从蝌蚪成长为青蛙,从水中走向陆地,但这也不会是尽头,在前面还有更加浩瀚的天空。卖场的未来还有宏伟的蓝图有待绘就,还需要我们永不停歇地去探索、去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