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导致养老保险收益率偏低的原因

导致养老保险收益率偏低的原因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文已得出结论,我国养老保险收益率在总体上是很低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导致参保人的投资收益率降低。所谓养老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是指养老保险基金的用途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如果在实践中按照这一制度模式运行,我国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应该不会很低。这就导致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庞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弥补。

前文已得出结论,我国养老保险收益率在总体上是很低的。从制度性质上看,我国的基础养老金制度与美国联邦养老保险制度都属于现收现付型,而且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远不如美国,那么为什么我国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没有明显高于美国呢?探究其中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导致参保人的投资收益率降低。所谓养老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是指养老保险基金的用途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我国养老保险的目标模式是“统账结合”:(由企业缴费形成的)基础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由个人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采取完全积累制。如果在实践中按照这一制度模式运行,我国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应该不会很低。然而,我国的“中人”和“老人”在1997年之前并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我们一般将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已退休的人群称为“老人”,将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已参加工作,但在制度建立后退休的人群称为“中人”。这就导致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庞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弥补。显然,这样巨额的债务,是目前已很紧张的财政无法负担的。在政府无力承担养老保险改革成本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在职人员的缴费率来解决,此外,社保部门还动用了“新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来发放“中人和老人”的养老金。因此设想中的流程图当代在职人员的负担大大加重了。企业缴费形成的养老保险基金不但要负担退休者“现收现付制”的基础养老金,还要部分负担退休者“完全积累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就在所必然了。

需要指出的是,从表面上看,“新人”的投资收益率较低,是由于“中人”和“老人”的“剥削”造成的。但实际上“中人”和“老人”并没有额外受益,因为以前国家长期实施低工资制度,职工在得到工资之前已经扣除了隐性的社会保险资金。然而,当时国家把本应预留用于未来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障的资金先用于投资,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

实际运行中的“统账结合”模式此外,面对庞大的养老保险历史债务,我国各级财政开始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助。尽管财政对社保的投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然而,与数万亿元的社保资金缺口相比,靠财政补助来解决社保的历史债务是不现实的。

(2)地方保护主义造成逃费现象严重。首先是政府不愿强化管理。李雯铮等(2008)指出企业、个人逃避缴费的行为与政府的态度及管理效率有很大关系。由于养老金的给付是几十年以后的事,地方政府更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对逃费现象采取容忍、纵容的态度。地方政府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就业,对于经济状况较差的企业和个人,为避免他们陷入更差的经济状况而不愿意惩罚;对于那些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又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企业,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考虑,并不愿与企业对立。

(3)管理不善造成缴费基数不实,影响收入再分配功能。一些雇主为了降低缴费负担,常常隐匿或降低雇员的缴费基数。一些雇员看到低收入者缴费相对较少而养老金给付相对较高,因此也愿意配合其雇主故意降低缴费基数,从中获取好处。这就造成许多雇员都是按最低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保。例如,在南京,2009年150万参保人员中超过40%按最低基数缴费。黄红芳:《南京150万参保人员中超过40%按最低基数缴费》,《新华日报》,2009年11月3日。我们不难想象,如果这种现象继续蔓延,养老保险参保人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低收入者(其中不少是高收入者也以很低的缴费基数缴费),那么有限的高收入者难以提高整体参保人的收入水平,将来的“社会平均工资”会被严重拖低,从而降低全社会所有养老金领取者的收入,同时也造成收入再分配效果不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