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

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_新编西方经济学教程一个国家如何使它的经济实现上述宏观经济目标呢?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利用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促使上述目标的实现,这些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已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相去甚远。

一个国家如何使它的经济实现上述宏观经济目标呢?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西方国家基本上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利用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促使上述目标的实现,这些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指控制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政策,它包括政府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改变政府在购买物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可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短期的国民产出。政府支出也同时决定经济活动中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相对规模的大小。税收的变动具有双重作用:第一,税收变动会改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从而改变总需求和实际国民产出;第二,税收的变动可以影响潜在国民产出水平。例如,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削减了新企业投资的所得税,这一政策刺激企业增加生产性投资;随着新投资不断加到资本存量上,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潜在国民产出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间接地对市场利率从而对私人投资施加影响。增加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减少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上升,迫使投资减少。投资支出的变动直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产出和价格水平。

在西方经济学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方式,以及货币、国民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等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1979—1982年间的美国政府主要靠控制货币供给使通胀率明显下降,但同时也造成了利率和失业率的大幅度提高。

当经济活动中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控制通胀成为主要经济目标时,西方国家政府一般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降低总需求,抑制价格水平上涨。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宏观经济研究表明,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代价太高。如美国在1980—1984年间,为减轻通货膨胀,通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代价是损失1000亿~220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建议采用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直接控制工资和价格上升的政策,它包括多种做法。例如,政府对于增加工资和涨价作出若干指导性的规定,政府与工会、企业进行协商,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提高,以及实行强制性的工资、价格指导等。

收入政策是最有争议的宏观经济政策,一些人认为它毫无用处,不但不能抑制通胀,反而干扰自由市场;另一些人认为收入政策虽不完善,但比其他政策要好,不至于造成高失业那样的资源浪费,孰是孰非,至今尚无定论。

对外经济政策包括多种不同的工具,如汇率管理、外贸控制、关税、补贴,甚至不惜以增加失业来稳定对外贸易。运用对外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维持进口和出口的平衡,以及外汇市场的稳定。

根据表1-1中的资料计算:

(1)各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以1994年为基期年,计算199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3)1995年GDP价格矫正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4)1995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表1-1

解析

(1)1994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50×1.8+75×5+40×10)元=865元

1995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60×2+100×6+40×11)元=1160元

(2)199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0×1.8+100×5+40×10)元=1008元

(3)1995年GDP价格矫正指数=1160÷1008=1.15

1995年通货膨胀率=(1160-1008)÷1008×100%=15%

(4)1995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60-865)÷865×100%=34%

199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008-865)÷865×100%=16.5%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

从亚当·斯密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涉及贸易和交换、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垄断和新科技等问题,他们集中研究不同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情况开始有所改变,因为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于瘫痪。1929—1933年期间,美国的经济萎缩了30%,1933年失业率高达25%。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失业率仍居高不下,高达17%。从此以后,经济学家们转而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像失业率和DDP这样的总量指标。

现在,即使并非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大致区分。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样的划分。1933年,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首次清楚地界定了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他给出了如下定义: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结分析。

约翰·凯恩斯也曾于1936年提出类似的概念,他认为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单个厂商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

但是这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未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字眼。首次使用这两个名词的是一位在荷兰统计研究所工作的不太知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活尔夫。1941年,活尔夫在文章中提到:微观经济学描述的是关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关系,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例如国家或整个社会阶层)相互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已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相去甚远。然而,十分有趣的是,最近20年以来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则开始寻求一些方法来打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他们着手研究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如何一起对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的守护神

宏观经济政策每一课题的讨论都必须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开始。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天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了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主办了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位俄罗斯最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他还是一位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还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的坎斯学院赚了大钱。

然而,凯恩斯的主要贡献是首创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方法。在凯恩斯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经济周期的高峰和低谷的到来如潮汐一般不可避免。长期形成的观点使得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茫然无措。凯恩斯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对上述情形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解释。凯恩斯有两点重要的论述:其一,市场经济中高失业率和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能力有可能长期并存;其二,他认定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产出从而降低失业率并缩短经济衰退周期。

凯恩斯首次提出的这些观点具有爆炸性的效应,引发无数的异议和争执。战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开始在宏观经济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说每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都基于凯恩斯主义。后来,伴随着经济学对有关供给、预期、工资及价格变动的研究成果的吸纳,凯恩斯主义早年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曾经保证:政府的行为可以消除经济周期。但现在已经很少有经济学家还坚持这一观点。经济学和经济政策都已经时过境迁,不再是凯恩斯伟大发现所处的那个时代。

美国宏观经济史(1960—1996年)

经历了多次衰退后,美国经济走进了20世纪60年代。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后,希望重振经济。在那个年代,被称为“新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主宰了华盛顿。肯尼迪以及后来的约翰逊总统的顾问们力主扩张政策,国会批准了刺激经济的举措。内容包括1963年和1964年的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GDP每年增长4%,失业下降,物价保持稳定。到1965年,美国经济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

令人遗憾的是,政府低估了越南战争所需要的开支,国防开支从1965年至1968年增长了55%。甚至当严重通货膨胀性的经济景象已经变得很明显时,约翰逊总统仍然推迟采取旨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痛苦的财政措施,直到1968年,增税和减少民用支出的措施才得以出台,但这对缓解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来讲已经为时太晚。联邦储备系统也以采取货币供应快速增长和低利率的政策来容忍经济的扩张。结果,在1966—197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都在大大高于其潜在产出能力的水平上运行。在低失业率和高负荷的运转压力下,通货膨胀率逐步升高,开始了从1966年持续到1981年的所谓“通货膨胀时代”。

经济学家由此看到:面临通货膨胀危险时,刺激经济发展比说服政策制定人通过提高税收来减缓经济发展更容易。面对这一教训,许多人对于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是否明智产生了疑问。

20世纪70年代,工业国世界受到一种新的宏观经济综合征的冲击,这就是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是指成本或生产率状况发生突变,从而使总供给发生急剧变动。供给冲击这种经济综合征在1973年最为严重。那一年被称为“七灾之年”,发生了诸如农作物歉收、海洋环流转变、世界商品市场大规模投机、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由中东战争引起的世界原油价格猛涨(涨幅高达4倍)等“七灾八难”。

对原材料和燃料供给的这种严重冲击引发了批发市场价格猛烈上涨。原材料和燃料价格在1972年到1973年一年中的上涨幅度,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这一整个期间的涨幅还要大。供给冲击出现后不久,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实际产出下降,美国进入了滞胀期。

如何理解产出下降和价格上升并存这种现象呢?原材料成本突然大幅上升构成供给冲击,我们可以将它描述为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AS曲线上移说明:只有当价格明显升高时,企业才愿意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出。

供给冲击引起价格水平上升,又使产出水平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因此,供给冲击导致了宏观经济政策所有重要指标的恶化。

到1979年,美国经济已经从1973年的供给冲击中恢复过来。实际产出已回归到潜在产出水平。但中东地区不稳定,特别是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又引起了石油价格再度上涨,从1978年初每桶14美元跃升到1979年每桶34美元,从而导致了另一场石油冲击。同期通货膨胀率也急剧上涨,1978—1980年平均每年上升12%。

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是不可接受的。联邦储备系统采取了措施,在经济学家保罗·沃尔克的领导下,为减缓通货膨胀而开出了货币紧缩这剂猛药。1979年和1980年,利率大幅上升,股市下跌,企业很难获得贷款。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减缓了消费者和企业支出的增长,受打击最为严重的是总需求中那些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的部分。1979年以后,住宅建设、汽车购买量、商业投资及净出口额全都急剧下降。

执行货币紧缩政策的收获是通货膨胀率的急剧下降。通货膨胀率从1979—1980年的年平均12%下降到1983—1988年的年平均4%,货币紧缩政策成功地结束了“通货膨胀时代”,但国家为此付出了代价,即货币紧缩时期的高失业和低产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货币政策为1982—1997年的长期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除了1990—1991年这一段温和的衰退外,这个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宏观经济稳定期,实际GDP以3%的年增长率增长,同时通货膨胀率只略高于3%。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劳工都未经历过痛苦的经济周期和高通货膨胀的年份,有些人因此天真地宣布经济周期在“美好的新世界经济”中已被消除。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从狭义角度来说,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式产生的。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宏观经济学很早就有了。可以说,早在大约4个多世纪前,就有了对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总体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是15—18世纪活跃于欧洲的一种经济思想和学说,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正式产生初期资本主义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经济理论观点。17世纪中期以后,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是欧洲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时代。此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时代,古典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是在市场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增进国民财富的途径。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基本沿袭了古典经济学家侧重研究微观经济问题的倾向,只有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以及少数经济学家在某些问题上涉及宏观经济理论和问题。现代宏观经济学时代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直至今天西方宏观经济学活跃的时代,其诞生的标志就是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条件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19世纪以来的关于经济危机和周期性波动理论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另一方面,19世纪20年代以来经济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的发展为宏观经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宏观经济学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后,其理论体系日益成熟,并最终与微观经济学分离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1.4.1 萨伊定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萨伊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他认为,商品的买卖实际上只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在交换中,货币只是在一瞬间起了媒介作用,卖者得到了货币,马上又会购买商品,所以卖者同时就是买者,即供给者就是需求者。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过剩,至多只是暂时的积压,市场上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是相等的,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对萨伊定律的全面表达。其基本观点认为,由于价格机制是健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该模型主要内容包括:总产出等于总供给,总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工资的灵活变动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使总产出量达到最大;利息率的灵活变动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货币数量决定总需求,并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1.4.2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进行了带有革命性质的批判,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其标志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稀缺资源最优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运行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有效需求理论。

20世纪40—50年代,凯恩斯的理论得到了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地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1.4.3 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的争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严重地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既不能在理论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又不能在实践上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内在合理性和可解释性遇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古典学派和凯恩斯理论的“综合”因而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怀疑,其中以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最大。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理性预期下,市场能够自动调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没有必要的,这又回到了古典学派的主张,因此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由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理论主张和新古典学派基本一致,货币主义往往也被看成是新古典学派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在吸取了理性预期的某些研究成果后,出现了“新凯恩斯学派”。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争论主要在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之间展开,其争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而且这种争论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宏观经济理论的学派之争是宏观经济学的又一大特色,这也是与微观经济学不同的地方。

经济学的含义

我们经常也会说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这样的词语,地方政府也说,中央政府也说,经济学者、企业家都在说。那么,这些词语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范围是什么呢?经济学家自己讽刺自己的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最好的经济学家也可能失业,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时他和别人最大的差别仅仅是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失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包括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些基础知识:这个市场怎么运转,经济怎样运行,经济发展的过程,包括动态的过程,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等。

有人说经济学到处“侵略”、到处应用,好像经济学能够解释各种领域的问题。政治学也在用经济学分析,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都是用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在分析,“侵略”了别人的众多领地。经济学分析了人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学是行为效果学,即行为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有什么样最有效的方式来取得他最想要的效果。经济学也研究人们的关系,特别是研究人们的利益冲突、利益均衡。资源是有限的,商业机会是有限的,市场需求是有限的,人们要在这些有限中尽可能地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现在资源有限,大家都在竞争,农民和工人,失业和不失业的……各种利益都在冲突,而利益冲突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人和人之间不同的行为是相互约束的,你的行为构成对别人的约束,而别人的行为,别人寻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行为,同样构成对你的约束,你想多赚钱,别人也想多赚钱。

在国际上我们现在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典型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也是我们做生意、搞企业的最终制约,技术制约、资源制约,这些都是一些物质条件,最终是你和别的企业、别的国家冲突。中国现在出口高速增长,我们是很高兴了,可是世界上总会有人不高兴,以致某国发生了当地人烧了我们出口的鞋。世界各地都在研究怎样对付中国出口的增长,立案调查各种“倾销”;随着配额制度取消,全世界都紧张得不得了。现在有人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中国制造”,这是非常严峻的形势,也不仅仅是需求问题。还有另外一种约束,是利益约束,这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研究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决定着今后出口能否增长的问题。理解社会学的问题、理解政治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什么是政治,美国的政治并不是在一天到晚说意识形态,而是研究财政预算怎样分配:哪个地区多得一点;是妇女多得一点还是儿童多得一点;白人多得一点还是黑人多得一点,或者说是少数群体多得一点。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市场之外,市场看不见手之外的利益冲突。当然,政治包含了意识形态,包含了观念的冲突,包含了宗教理念等,但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利益分配。利益分配时的冲突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而这构成了政治分析的基础,所以现在有宪政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宪政经济学研究人们在交易中的基本规则,整个社会人们利益相互冲突的基本规则。怎样理解经济学?经济学不是数钱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基本行为和人的利益冲突的,所以经济学是很有用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理解人,理解各种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理解国际关系。

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第一本正式的经济学专著由亚当·斯密写出来之后,到现在也有几百年的时间了,读经济学读到博士的人都只能说是刚刚入门,其知识量确实非常大。通常我们所看到的教科书大部分是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这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体系部分。微观经济学跟管理学相结合,研究消费者、劳动者、企业,将政府当做一个个体也可以,反正是不同的经济主体行为,从个体角度来看,它不仅仅是个人,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关系,发生交易行为。但是在微观经济学里抽象了一个东西,其制度前提是人们可以自由交易,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机制是前提,人和人相互利益冲突和均衡,都体现在市场交易中,市场结构、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关系,资源在各个行业、各个产业之间的配置等,这些都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

经济学特别要讲到产业结构的问题,即所谓经济结构问题,现在很多人以为这是宏观问题,其实它是微观问题,因为它属于市场结构问题。过去我们为什么理解它是宏观问题,主要是因为它是当时的国家计委管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多少螺丝钉都管,从宏观管到微观。但是,在市场经济体系里,即使属于个体行为,也没有人在那里管理和操作。在不同的产业之间,都有利用资源的机制,资源在各种产业、各种产品上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市场转让来实现的,因此它不是一个政府行为或宏观问题,而是个体行为。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说,研究个人怎样使自己的资源最大化,也就是使资源利用达到最高效率。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配置,讲究配置效率,这里我们说的是另外一个效率——动态效率。企业节约成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内部减少内耗、改进技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管理等,都属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技术效率。而市场结构、市场均衡问题,是资源效率,某人有一万元钱,买多少吃的、多少用的、多少穿的,经济学上叫做效率。提供的幸福最大化,或者痛苦最小化,各人口味不同,有的人愿意多穿点,有人愿意多吃点。企业的道理也是一样,企业是多生产点这样的产品,或者是那样的产品,一个怎样的产品组合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这就属于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这些概念现在也经常在不同的文章里出现,资源在不同领域里有不同的配置,由此产生不同的产业结构,它是由个体的行为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价格机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非常重要,因为价格是揭示各种行为主体偏好、技术、能力等基本经济要素的信息机制,同时也是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利益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使生产者、消费者、卖方、买方相互关联,形成不同的买者、不同的卖者。什么叫价格大战?它是一个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低的价格把另一个企业挤出市场的行为,目的是让自己的产品可以多卖一点,可以多一些市场占有率。

人们现在经常关注工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叫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之前是农业补工业;另一个趋势是进一步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讲应该没有这么一回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剪刀差现象才有可能发生,计划经济不让价格变动,粮食价格不能提高,那么就形成廉价收购粮食的状况。但是,如果价格是浮动的,工农业产业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产业结构上的关系了。资源在农业与工业如何配置?一个人从事工业与从事农业在工资上是否相等?这些都取决于社会及市场对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需求结构,大家想吃多少粮食,想穿多少衣服,也都取决于这一结构。因此,农产品价格高了或者低了,这不是农业补了工业或者工业补了农业的问题,基本情况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没有达到温饱之前,人们还吃不饱饭时,那一定是农业的资源配置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农产品价格提高速度可能快于工业品。

广东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1983年因为产品价格放开,农产品价格猛涨,农民成为第一批万元户,工业品价格涨得还比较慢。但是一旦进入了温饱,人类需求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就不再依靠农产品,因为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人吃饱了之后幸福感的增强、福利的增长,就不再靠多吃点东西了,而要靠其他工业品的增长和服务的增长。从个人的幸福角度来说,吃饱了不能再吃了,但是要住多大的房子、要有多少电器等,那是无止境的,因此农业就变成了一个弱势产业,农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就会低于工业品增长的幅度,这是人类的需求决定的,这里面没有谁补谁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农民怎样从土地上出去,过去那么多人务农,但现在农业不再成为新的收入增长源泉。怎样将农民转移出去,到工业和服务业领域中去,实现就业结构的调整,这是我们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谁补谁的问题,补充其实都是政治问题,比如说要搞粮食安全。经济结构的问题,说起来很大,但从经济学道理上来说,它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问题,属于市场结构中的资源配置,这是一个大的领域。

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公共经济学,也就是福利经济学或者公共选择理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经济问题,通常所说的经济产品,买卖东西当中,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叫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比如说这个茶杯我买了就是我消费而你不能消费,消费具有排他性,而且因为排他,消费能够为我提供的幸福,或者说效用,这是可计算的,至少我自己知道,我花一元钱买它值还是买两元钱买它值。还有一类是公共物品,它的消费不具排他性,你消费了别人也可以消费,比如说路灯,路灯这个灯值多少钱是另外一回事,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由于路灯的消费不具排他性,你走过来可以享受这个路灯,他走过来也可以享受这个路灯,但是这个路灯对我提供效用的高低,和对你提供效用高低,可能不同,你是一个年轻人,眼睛看得清楚,不怕抢不怕劫,有没有路灯无所谓,但是对老年人或者妇女来说非常重要。这种“重要”不好计算,真正计算对你效用高你就多付点钱,这里有一个收费问题,要计算为社会提供了多少效用,我们发现计算效用很难,可能大家都不说实话,这叫道德悖论,叫搭便车,大家会说这个东西跟自己没有关系,只是你交了钱我搭便车而已。因此,采用的办法是用公共物品的办法,它们是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在供给上采用的是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统一收税,由政府拿钱建一个,个人不必去计算,计算起来会使交易成本太高。公共物品说白了就是交易成本计算成本代价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计算起来太难,因为涉及多个人的消费,定价成本太高,社会上有一大类是属于这种产品的。

再比如说公路,公路是可以定价的,但是也属于交易成本太高。高速公路可以定价,但是城市交通没有办法收费,要收费会给大家造成堵塞,成本太高,也正是因为成本太高没有办法来定价,没有办法来收钱,因此城市内部的道路就变成了公共产品。此外像环保之类,也是公共产品。

还有一类经济产品属于可以私人搞,但是公共的办法比较经济,于是也就变成了公共产品,比如说消防队。一个工厂也可以搞一个消防队,一个家庭也可以搞消防队,但是火灾发生的概率很低,一个城市有一个消防队可能就可以了,既然是公共的东西,那就是国家(政府)掏钱了。邮政也有点这个性质,用规模效益的办法,用公共的办法比较便宜,能降低交易成本。

现代社会里有一大批的产品属于公共产品,因此有公共产品的就有政府,市场秩序也是属于公共服务,有人来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共治安,大家就可以来做生意了,但是摊到每个人头上交多少钱却说不清楚,因此要统一收税、统一支付。公共治安、社会治安、法制、市场秩序,包括宏观经济稳定这些软的东西,还有制度等,都属于公共产品。制度一定不排他,刑不上大夫不是好制度,比如说打官司的企业也是在作贡献,因为你使法制越来越健全了,大家都能够受益。现在有一系列的公共产品,国防的、外交的、社会平等的等,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是一个公共产品,太不平等就社会动乱了,大家都不舒服,企业也赚不了钱,老百姓也受罪。而且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些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占的比重可能会特别大,诸如美国这样的发达社会,软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量特别大,除了军队之外,还有社保、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等。到日本去看,日本的公共设施、环境,过街天桥都是有电梯的,都是属于政府提供的。而我们这个国家,现在其实还是属于私人产品的东西量比较大,公共产品类还比较少,现在正在建设的公共产品,是由于城市化正在实现过程中所带来的。典型的公共产品质地是比较差的,以前的住宅小区家家室内装修都很好,但一出门却是连楼道都没有灯的,是脏脏的。例如在农村比较普遍的一类现象,各家的小楼都盖得挺好,但一出门却是条泥路。我们一方面私人市场大发展,一方面公共产品大增长,看清这一点对我们理解中国市场,理解中国今后数十年的发展,理解我们发展的现阶段和当今发达国家的差别,理解这里面的商机,都是有好处的。

市场可分为两类:一类叫私人产品市场;一类叫公共产品市场。这两个市场是相通的。比如说我要在城里修条路,这属于公共产品。但是修路的过程中,我要买多少砖等,可能是私人产品,可能是私人工程队来建的,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用于公众享受的。

腐败是什么概念?腐败是利用公权谋私利,没有公权就没有腐败。大家都知道香港为什么腐败少,廉政公署打击起来不太难,因为没有几个人手里有公权、有公钱,而中国内地许多人手里有公权、有公钱,最后是法不责众,大家都腐败。这是公共权利问题、公共选择问题,经济学专门有一套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叫公共选择理论,也叫现代新政治经济学,诸如怎么寻租、怎样影响政府、怎样游说政府等。现在我们面临很多问题,是公共政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当今社会政策、收入平等之类。

在微观经济学、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研究之上,就有了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专门研究市场和政府运行的制度基础,包括宪政。制度是什么呢?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也是一种社会契约。其实说白了,就相当于两个企业之间做一件生意签的合同,合同已经越签越细了,一般性的规则都要遵守,那一般性都要遵守的规则,就拿出来作为社会制度、社会契约,每一具体的两个企业之间的协议,就用不着写这么多一般性的规则了,比如说合同第一句话写上“此项目约定双方遵守已有的法律”就可以了,接下来界定具体的事项,最后写上未尽事宜协商解决。作为制度来说,这里面有一些规则是国家用强权、暴力强制执行的,还有一些规则是文化、道德的。企业之间大家讲道德、守信用,属于文化类,也叫制度或者是软制度、不成文的制度。这些制度或规则与我们的经济利益有重大的关系,决定着我们的交易成本高低。

现在中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制度完善是一个过程,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之间的差别和演进,研究不同的体制、不同的制度,研究变化和改革。制度经济学下有一个特殊的分支,叫转轨经济学,就是研究制度转变的。制度转变、制度形成、制度创新又有一系列的代价,如下岗、国有企业的改革等。就常州“铁本事件”而言,铁本那个厂被停下来正在重组,怎么重组还不知道,但是那里的人们怨声载道,地方政府就抱怨说还不是因为民营企业家的口气太大,说要超过宝钢什么的,结果其他的钢铁厂就到中央政府告状,因而这是利益冲突造成的,是制度改革里的代价、成本。制度经济学也有一套东西,研究制度改革里的各种因素,研究制度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学者将市场经济已经当做经济学研究不言而喻的前提,所研究的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我们学习经济理论,首先是要搞清楚经济运行的制度背景,当年是公有制,公有制这样大的制度背景导致了人们的经济行为跟自由市场的交易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面都有一个制度背景,制度经济学将这个不言而喻的前提打开研究了一通,研究的是这个制度怎样发展变化、法律是怎样演进的、中国的股市怎样演进、西方的股市又怎样演进、为什么会出现安然事件而且引起了美国股市制度的进一步改变、制度是怎样通过市场的博弈关系逐步演变的等等。这些确实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我们中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进程中,更需要研究这些问题,因而制度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

接着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其实不小但是很窄,就管一件事,这件事当然很大。什么事呢?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问题,总量的均衡和总量的增长。它解决不了结构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体制改革的问题,更解决不了政府改革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经济怎样稳定地增长,怎样实现动态效率,研究总供求的平衡。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将宏观经济学翻译成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翻译成个体经济学,这可能更准确一些。

再就是增长理论。经济学增长理论研究经济怎样才能增长,就此而言,主要研究资本积累、劳动就业、人口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还要进行体制改革,要提高改革效率。体制改革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且体制改革本身产生效率,效率改进使经济能够增长。现在解释中国的增长,光靠投入多少资本、技术有没有改进,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效率提高。体制改革了之后,原来只能生产800元的东西,现在能够生产出1500元的东西,那不就是增长吗?体制改革本身成为增长的因素。增长现在还有环境的问题,还有可持续增长的问题,这是增长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

最后是发展经济学。要增长必须有技术、有资本,而发展经济学是特指落后国家的增长。发展这个词在全世界实际上是“落后”的代名词,落后国家叫发展中国家,国外有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一说到国际发展问题那就不是研究发达国家自己增长不增长的问题,而是研究落后国家的增长问题。国际上一说发展的问题,那就是落后国家的问题。什么叫发展经济学?其范畴就是落后国家的增长。落后意味着什么呢?落后国家、落后地区、弱小企业。那些在中国属于发达地区的企业,在国际上还是属于弱小企业,国际市场上有很多在管理、技术、资本、人才上都比它们强的企业,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要增长、发展,怎么办?这就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2010年中国人均GDP4382美元,欧洲也有人均GDP4382美元的时候,大概是在18世纪中叶,但是那时候的问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增长问题,因为当时没有比它更先进的国家压着他,没有比它更大的企业压着它,它就走在前沿。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前面已经有人占领了市场,你要撕开一个缺口挤进去,而且还要比他们增长快。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报告指出,我们国家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百年的差距,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要想缩短这100年的差距,还得比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现在企业都在思考怎么竞争,别人的企业比我们的技术、资金、人才都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样追赶,这是需要研究的。

现在我们所说的问题是,经济学用哪一个方法、在哪一个领域去加以分析和研究,这确实比较庞杂了。两三年来我们又经历了一个宏观经济过渡,大家现在对软着陆、硬着陆、宏观经济发展比较关心,结合现在的情况,我们来理解理解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也许会讨论点企业如何应对宏观动态的风险,如何有自己的动态发展战略,最后落到这一点上。但是我们更应该了解、理解整个经济运行为什么会这样、那样,这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然后是企业怎样在其中应对、面对、驾驭。

经济学是一个整体,前面讲了经济学的几个分支。从几个角度来看经济学,它们相互之间是关联的,理论的作用,经济学思维的方法,是将这个东西适当地抽象开,我们在研究这个东西的时候,将其他的东西假定不变了,但是并不否定跟其他几个方面没有关系。

1.简释下列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价格水平 现实国民生产总值 潜在国民生产总值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 )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 )。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8.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9.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会导致( )减少。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0.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马克思
D.凯恩斯

11.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

1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13.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14.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5.宏观经济有哪些调控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