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主品牌培育

自主品牌培育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品牌经济是对品牌的市场化检验,特别是加入世贸以后的中国制造产品品牌,经历的更是一场严酷的考核。在自主品牌培育过程中,除了来料加工为贴牌商生产外,中国制造品牌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合资创牌,一种是借牌。与服装业的自主品牌建设不同,汽车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方向则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个转变即是提高科技水平,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自主创新的过程。

品牌经济是对品牌的市场化检验,特别是加入世贸(WTO)以后的中国制造产品品牌,经历的更是一场严酷的考核。市场就是一个无形的考场,若想走进国际大市场就必须首先过品牌关。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中国制造必须走完一个由贴牌、借牌至自主品牌培育的生死蜕变。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大量的外向型企业所接受的来料加工订单,绝大部分属于贴牌产品,即在中国制造,外商在行销中贴上自己的品牌标志。这种情形决定了中国制造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品牌,而是借牌出海,获得的是较为低端的利益回报,绝大部分利润都归属于品牌所有者即贴牌商。

在自主品牌培育过程中,除了来料加工为贴牌商生产外,中国制造品牌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合资创牌,一种是借牌。比较而言,合资创牌现象较为普遍,比如汽车业的奥迪、桑塔纳等都属于这种品牌,没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但属于中国注册品牌。此外,借牌出海的现象也存在,但数量较少。比如荣士达的借牌出海就是属于这种现象。客观地说,不论合资创牌还是借牌,所证明的都是中国制造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提升的是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培育的底气。而在历经了来料加工、借牌出海与合资创牌等这些历程之后,中国制造必将走出一条自主品牌培育之路。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品牌首先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其次是较高的品牌附加值。没有品牌注定无法赢得市场,而没有自主品牌则意味着失去较大部分高附加值利润。因此,自主品牌的培育是品牌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较高层面的品牌发展战略。

品牌竞争的前沿阵地,江苏红豆集团总裁,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周海江指出,我们的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很多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基因,但是仔细分析,大多数产业都是“被基因”,很多产品今天在广东加工,广东就是全球基因,拿到江苏加工,江苏就是全球基因。谁有资格把“制造”拿来拿去?就是品牌拥有者。我们很多产业都不属于主动基因,而是被动基因。要掌握国际分工主导权,就必须打造一批自主品牌。我的观点是,把我们自主品牌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周海江分析指出,一个没有优秀人物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优秀品牌的经济是被动的经济。比如服装,在中国加工的价格是100元,拿到美国后,美国做了什么?贴上品牌后,通过运输、分销等产业链升级,用接近零的资源消耗,实现了高附加值销售

我们现在讲拉动内需,动力是什么?我想最主要的来源是劳动者收入。如果我们的制造价格还是维持在100元,我们拿什么来增加劳动者收入,而我们有了品牌,把价格提到1000元,甚至更高,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差额利润,用来增加员工的收入、增加对环境的保护,所以我们制造业必须走自主品牌之路。

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对红豆集团20多年的经营,我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技术含量,二是文化含量。技术含量通过创新实现,而创新主要围绕三个要素,就是人才、平台、投入。三大要素中,我觉得很多企业最不注重的就是投入,不舍得牺牲短期利益。不注重对研发环境、制度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投入,令自己缺乏成长基因。

文化是品牌的附加值。中国制造要赶超西方品牌的百年文化,没有捷径,只能打民族文化这张牌。比如时装,红豆借助脍炙人口的王维诗句,在2001年创建了“红豆七夕情人节”,开始的时候,外界没有重视,但我们坚持了10年,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闻名的文化项目,同时也成为红豆时装重要的文化基因。

比较而言,红豆集团并非坐而论道,而是实实在在地搞品牌培育,并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准确地定位于文化含量的提升。与服装行业感受到的品牌敏感度相同,汽车行业也是品牌敏感行业。不过,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建设仍然存在难以弥补的短板。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在汽车业自主品牌阵营中,按照销量排名来看,排在前四位的均为民营自主品牌。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在与外方合资的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的国有汽车集团,由于发展重心的问题,合资企业的技术、产品优势并没有转化成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

2012年7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这种反差与企业的体制有关。“民营企业机制更为灵活,但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年初制定的企业经营目标不会中途改变,否则对地方政府没法交代。”

有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民营企业对市场反应更为激烈、国有汽车集团普遍沉默,内在原因在于国有汽车集团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的运营能力有限,原动力有限,自然投入精力也有限,“做合资企业轻松赚得大把利润,做自主品牌又辛苦、利润又低,国有汽车企业的积极性虽然日渐增强,但与民营企业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这些分析准确地道出了汽车业自主品牌建设动力不足的内在原因。与服装业的自主品牌建设不同,汽车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方向则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个转变即是提高科技水平,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自主创新的过程。

什么是自主创新?为什么要在“创新”前面加上“自主”二字呢?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拟而言的一种发明运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进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起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解脱技术引进、技术模拟对外部技术的依附,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讨开发而获得的,其实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自主权,把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其核心理念是要依附自己的能力,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叫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的结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明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自主创新的经济学意义,就是通过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获取逾额利润而不是均匀利润,在竞争中博得先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主创新是晋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的生机所在、命运所在。

为什么强调自主创新?我国在改造开放初期,长期处在国际化分工链条的低端,这一阶段,我们是以牺牲环境与廉价劳动力来支撑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品牌已基本适应了国际市场,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享受高端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向品牌经济迈进的必然趋势。目前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权重正在明显降落,而基于技术实力、创新水平的竞争更加剧烈。在科技水平上领先一步,往往也就意味着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主导权。相反,如果在科技水平上停止不前,将很难解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所以仅仅依靠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全球分工,就无法产生强有力的竞争力与丰厚的高端利润。

因此,自主创新是自主品牌培育的又一个核心,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和晋升竞争力的战略要素,品牌不但能增添企业的资产价值,提升竞争力,还能构成企业强有力的营销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强调自主品牌培育就是强调提升产品竞争力。

2012年4月,社会科学院首次推出“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报告(CBI)”,共发布了房地产、金融、汽车、IT业、服装、医药、通信、百货、家电、食品饮料、纺织、酒业、造纸印刷、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16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力指数(CBI)报告,分别对16个行业品牌竞争力总体竞争态势、指数排名、指数评级以及品牌价值排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各行业的企业分别按照区域和省份经济分区进行了分析,对入选企业品牌从财务表现力、市场竞争表现力、品牌发展潜力和消费者支持力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出策略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在发布会上致辞指出,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民族自主品牌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

陈佳贵主任指出,中国制造在获得GDP增长的背后是“世界廉价打工仔”的无奈,在世界经济中仍然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我们目前还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不是一个品牌强国,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已迫在眉睫。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品牌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又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各行各业都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赶上世界先进行列,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品牌转变;又要塑造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分享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成果,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地位转变。

陈佳贵主任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没有一个企业品牌进入世界100强,中国作为奢侈品第二大消费国却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奢侈品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却背负低价低质“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这就是中国品牌生存状态的一个现实,称之为品牌危机也不为过。抛开中国品牌登陆国际市场较晚这个因素,品牌危机的背后仍然可以看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子。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自主品牌的多寡将直接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潜力,中国的自主品牌培育刚刚拉开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