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的全域覆盖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的全域覆盖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全域都市化的发展导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城乡居民享有优质化的生活。这显然需要在全域都市化的进程中,坚持“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实现设施的城乡高标准全域覆盖。治污水,主要是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实施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废气排放总量。

根据全域都市化的发展导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城乡居民享有优质化的生活。这显然需要在全域都市化的进程中,坚持“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实现设施的城乡高标准全域覆盖。

以“五水共治”为契机,深入推进治污水、防洪水、保供水、排涝水、抓节水攻坚战。治污水,主要是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清三河,就是通过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基本达到水体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质无毒无害、水中能够游泳。两覆盖,就是力争到2016年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基本覆盖、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基本覆盖。两转型,就是抓好工业转型、农业转型。防洪水,重点是推进强库、固堤、扩排等工程建设,治理洪水之患。保供水,重点是推进开源、引调、提升等工程建设,保障饮水之源。排涝水,重点是要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打通断头河,着力消除易淹易涝区。抓节水,重点是抓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全社会亲水、爱水、节水的良好习惯。

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新城区基础设施开发必须同步建设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和再生水回用管网。推进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统筹布局建设污泥处理设施。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镇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

提升农村供水水平。按照“城乡统筹、资源共享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以城镇建成区和中心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地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区域供排水设施网络体系,全面保证城乡居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实现城镇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基本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完善供水设施建设,合理确定供水模式,扩大乡镇水厂供水能力,改善农村供水条件,逐步实现市域农村水利与城市水务的一体发展。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和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确保城镇供水安全。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外洪内涝防治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按照生态功能区和垃圾处理网络体系建设要求,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相互补充的处理模式,合理配置区内垃圾处理设施,实行垃圾多元化处理,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系统。要规范居民区垃圾收集设施配备,推行垃圾分类回收。要规范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普通中转站及运输队伍,提高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和无害化处理能力。

完善农村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加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力度,推广生态处理模式,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保护土壤环境,防止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良好人居环境。要严格保护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提升土壤环境监测能力。要着力构建依法治污、多元投入和责任管理的工作机制,发动群众、上下同心,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依据区域环境总量,确定原煤消费总量“红线”,坚决贯彻“环境优化”原则,对临港大项目有所取、有所弃;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统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要将开发引进天然气能源作为宁波未来能源供应的一个战略选择,加快奉化、宁海、象山天然气管道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开发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适度加大对风能、太阳能开发的投入。

实施污染物协同控制。针对各种锅炉,区分大中小、市县镇,分别采取强制脱硫脱硝、集中供热覆盖、清洁能源替代等对策措施。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废气排放总量。加大节能减排设施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