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全域都市化的发展框架

宁波全域都市化的发展框架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新型城市化的目标就是要推进全域都市化,通过市域统筹、城乡一体、整体谋划,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形成“网络布局的大中小城市共同承担独特功能、城乡基础设施按现代城市标准对接联网、特色化产业集群有机根植于城市体系、城乡居民共同享受高水平均等化品质生活、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运行”的格局。地位凸显的中心城市。

宁波新型城市化的目标就是要推进全域都市化,通过市域统筹、城乡一体、整体谋划,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形成“网络布局的大中小城市共同承担独特功能、城乡基础设施按现代城市标准对接联网、特色化产业集群有机根植于城市体系、城乡居民共同享受高水平均等化品质生活、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运行”的格局。简言之,就是形成空间布局网络化、基础设施同城化、城市产业融合化、居民生活品质化、城市运行高效化的现代化城市格局(见图1-1)。

图1-1 全域都市化发展框架

空间布局网络化,就是形成由良好的生态隔离带和永久性基本农田承担生态功能,以控制功能强大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功能独特的中小城市为节点、以宜居的村镇集聚点为基础的“一核多节点”网络化的三级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网络化是全域都市化的空间载体,其目的是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解决由于内外功能不平衡而产生的种种大都市问题,如城镇职能的雷同和重复、旧城有机更新缓慢、新城建设散而不充分等问题,在区域层面上获取整合效应,以提升城市化质量和城市空间效率。

地位凸显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成为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集聚高地。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影响力,在金融、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具有强大的跨区域服务能力。中心城市具有较为发达的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

功能互补的节点城市。节点城市由县(市)城、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部分卫星城、中心镇、特色镇等区域构成。各节点城市具有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根据不同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潜力,确定主导产业、人口密度、城市定位,集聚、吸引周边要素,营造都市能级的特色功能。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城市的范围经济和实现整体的协作效应。

布局合理的村镇集聚点。村镇集聚点由一般镇(乡)驻地和中心村组成,构成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区域,以居民生活服务为核心定位,发展相关生产和生活服务业,配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生态良好的隔离区域。生态隔离区由生态隔离带和永久性基本农田组成。确定市域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利用好已有的自然山体、河流、湖泊、湿地,规划建设人工生态隔离带,切实发挥其在城市功能组团中的天然屏障作用。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目标。

基础设施同城化,就是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对接和区域联网,按城市标准统筹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形成区域、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体系。基础设施同城化是全域都市化的基础支撑,旨在解决路网布局、给排水设施、环保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和资源要素整合,实现基础设施有效对接、互联互通。

开放、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线路布局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辐射能力显著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以市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内外对接的交通网络;形成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为骨架的中心城市交通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线路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市域一体化公交客运体系。

统筹、安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创新水务管理体制,统筹全市自来水生产及输配业务、污水收集处理及排放、水务投资与运营、水务设施设计及建设等业务,实现市域农村水利与城市水务的一体化保护与发展;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实现城乡供水的同网、同质、同价;提高防洪、排涝的建设标准,防止重大内涝灾害发生,全面建成人水和谐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

统一、集约的垃圾处理体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市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建成、高效运行,医疗等废弃物分类收运和集中处理全面实现,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走在全国前列。

高效、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推进基础通信网、无线宽带网、数字电视网、电子政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建成以“宽带、泛在、融合、安全”为标志,以“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百兆到户、无线城市、功能提升、满足应用”为目标的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城市产业融合化,就是以特色产业集群和合理城市布局为基础,通过整体谋划、分类推进,把特色产业集群有机根植于城市体系之中,实现目标统一、布局合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匹配、开发管理主体同一,形成产业与城市共生共利、持续发展的格局。城市产业融合化是全域都市化的核心要素,旨在解决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布局不协调问题,实现就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匹配。

产业与城市布局高度协同。增量产业布局于不同层级的城市产业集聚区域,一般产业园区向省级以上产业园区集聚,分散的乡村工业向节点城市加速转移,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

产业与城市功能高度匹配。重大产业园区加速完善园区的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中小城市;节点城市按照现代城市标准形成基础功能的同时,特别注重特色产业的形成,产业支撑强大;中心城市致力于高端产业功能和高端城市功能的双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控制、辐射功能体系;生态保护区的产业对城市的作用为生态保育、城市安全。

产业与城市开发主体同一。近期和今后规划的开发区域做到产业与城市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理;产业集聚区与城市功能区相近的区域整合开发管理体制,形成同一主体;节点城市周边的乡镇和产业集聚区纳入节点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发展。

居民生活品质化,就是坚持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实现城乡居民有序、平等享受城市文明,人身财产食品安全有保障、发展可预期,就业充分、物质财富充裕,空气、水等生态环境健康宜居,诉求表达和有序参与的机制广泛形成,城乡居民生活充满平等感、安全感、富足感、舒适感和认同感。居民生活品质是全域都市化的价值追求,旨在塑造充满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对创业者、外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居民生活充满平等感。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农民财产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农村居民进城的支付能力有效提升;有序吸纳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居民,平等享受城市福利。

居民生活充满安全感。社会治安环境平安和谐,居民的人身和财产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拥有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体城乡居民。

居民生活充满富足感。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发展能满足居民的就业和物质需求,居民衣、食、住、行、用的要求不仅能得到满足,并且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上、用得起,社会进入全面小康。

居民生活充满舒适感。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与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整座城市容貌整洁、蓝天碧水、生态宜居、出行畅通,居民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宜居指数达到国内前列。

居民生活充满认同感;城市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增强对社区和城市的认同感;居民主动参与城市发展的途径广泛而顺畅,诉求表达和反馈解决机制健全,主人翁意识增强,对城市认同感不断增强。

城市运行高效化,就是在法治城市的理念下,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责任边界清晰、各司其职、互促共进的制度安排;完善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市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协调、有序、可持续的政府服务长效机制,城市运行依法、规范、顺畅、效能。城市运行高效化是全域都市化的机制保障,旨在建立健全城市的发展体制机制,破解条块分割困境,不断优化城市运行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高效率地调动城市内外资源,实现城市自身正常运转和向前发展。

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主要承担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社会组织权责明确、依法自治、活力激发,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有序交流、功能耦合和共同治理。

行政运行协同顺畅。强化市级政府领导统筹力度,政出多门、相互干扰现象基本消除;中心城市六区实施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众多独立、封闭的开发区域有序纳入城区管理体制;市、县(市)、乡镇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财权、事权相互匹配,最终形成市级部门相互协调、中心城区体制一致、区域之间全面统筹的新型城市化运行体制。

政府服务长效机制健全。打破市域分割局面,完善跨区域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撤除行政藩篱,健全跨区域产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机制,市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健全;坚持少养人、多养事,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加大项目维护、运行的财力保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长效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